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几个方法建设
一、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支持
目前应用型人才的缺少,是我国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在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大背景下,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的急迫。人才成为了最为重要的第一资源,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而教育是人才发展的根本。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的终端。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大力推动研究生教育的结构调整,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重的战略转变[1]。教育部自2009年起就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范围,之后每年都在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范围。2012年研究生总计招生50余万,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就有20万人,占到招生比例的38.7%,而2013年其在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中更是占到了40.3%。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重越来越高,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结果,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要求。
二、社会学校和企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需求
不同于以往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社会对实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大工厂,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支持中国高速发展的核心就是各种高素质的人才。现代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缺口日益加大,极大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人才已经成为学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心。
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学以致用,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用。江苏科技大学正是在《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鼓舞下,坚持创办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校与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有针对性的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其中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企业签订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与实习的合作协议。研究生培养重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实际并重,在课堂能了解工厂的实际问题,在工厂能联系课堂的理论原理。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每年都供不应求,是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中的典范。
三、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目标
在以往的研究生教育中,老师指定的内容多,学生自由掌控的内容少,教学任务模式相对固定。要转变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机制,把研究生当成科研工作的主体,鼓励研究生不断完善人生规划“自我管理”调动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创新意识。[2]更加能动主观的调动学生的研究学习热情,参与更多的项目,促使其学习工作能力得到提高。明确培养机制,区分教育管理人员和研究生导师的具体职责,使其各司其职,更好的把握研究生的教育进度目标。教育管理人员能够随时跟进评估,进行量化考核,研究生导师可以在学生研究学习的各个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其确立目标,顺利完成研究学习任务。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模式
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双导师机制也越来越得到认可。[3]学校的专业导师负责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工作,工厂的实习导师负责学生的实践工作,对其实际能力进行指导和锻炼。江苏科技大学也采用了这种培养模式,除了在校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工作外,还在上海外高桥沪东船厂设立了校企联合实习基地。极大培养了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也帮助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设置
当前的世界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由于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导致教育的全球化趋势已经显现。作为教育的最高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正在加速,高端教育体系的国际化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对于改善和优化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国外研究生教育而言大致可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结合型、教学科研生产结合型、工业实验室型等四类模式。[4]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教学科研生产结合型和工业实验室型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比较符合我国现有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设置,注重实践和应用的培养,属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资源共享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互联网把地球村变为了可能。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各种信息充斥着我们周边。教育的方式也和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教育资源的获得变的日益简单且丰富。资源共享成为了现实,利用好网络工具学生可以足不出户的享用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优秀的导师可以同时指导更多的学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因为网路有了惊人的发展。
四、结语
教育的培养总是根据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而调整,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但在各个不同时期又有着各自的特点。目前根据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已经成为了共识。注重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并重,总结其他国家研究生教育中的得失,调整和优化现行的教育体制已经迫在眉睫,国家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参考文献:
[1]吴仁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1):20
[2]孙鸿雁,刘洣娜.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目标管理模式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2(2):22
[3]冯涛,常媛,成爱武.突破培养资源瓶颈,促进研究生教育和谐发展[A]教育研究,2009(12)
[4]陈新,胡朝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与管理模式研究[A]高等教育2013(12)
作者简介:
安晋(1980,11-),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