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大学生就业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触动策略建设

发布时间:2015-07-28 18:40

 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的课题,是有关民生之本的问题,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前提和途径。当前我国尤为突出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毕业即失业,曾经满怀理想的天之骄子变成了前途渺茫的待业青年,成了社会沉重的负担,这里有高等教育的原因,高校难辞其咎。因此,把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驱动和向导,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改变大学生“就业难”和“难就业”的尴尬局面,成了中国各类高校的当务之急。
  一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找工难!”是当今就业市场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全国每年有超过600万毕业生待就业,但就业岗位却有限,致使大学生当保姆、当搓澡工已不再新鲜,甚至连“零工资就业”、“负工资就业”都有了,还有大学生“回炉”上技校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社会经济因素
  我国传统制造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占有较大比重,服务业则发展相对滞后,从服务业占GDP的比例来看,美国是80%以上,日本是65%,印度也达到50%,而中国仅为40%左右。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缓慢,一方面降低了该行业提供脑力劳动岗位、吸纳大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缺少发达的服务业,特别是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使中国的传统制造业迟迟未能升级换代成现代制造业,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脑力劳动者就业市场的发育。另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也导致了人才资源的结构性过剩。一些职位待遇较好、社会保障健全、发展空间较大的地区和单位求职门庭若市,如沿海发达地区、行政机关、大中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部门;一些职位待遇较差,社会保障较少的地区和单位则求职门可罗雀,如一些中西部落后地区和中小型私有企业。
  2.教育因素
  中国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养成的倾向几乎成为顽症,忽视学生的潜能挖掘和个性发展,仅满足于制造平庸的“产品”。在人才培养方面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多学校仅重视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其他素质教育则流于形式,很少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最终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心理素质差、社会适应性差,这种现象在中学尤为突出。另外,大学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培训的最后一站,肩负着直接的责任,但目前中国各类型的大学在教育教学上也存在众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其中最明显的是专业设置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专业设置普遍雷同,特色越来越弱化,这势必造成人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造成人才的“积压”,同时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3.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就业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学生自身,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1)大学生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大学生就业的薪资期望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之间存在着反差,大学生的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也存在着反差。很多大学生头脑中的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眼高手低,不能给自己恰当定位,导致高不成、低不就,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宁愿在家待业或做临时工作,也不愿意“屈就”。(2)大学生求职心理不成熟,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独立性不强,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这些均造成当下大学生“就业难”和“难就业”的局面。
  4.用人单位因素
  有些用人单位在招人时只追求实用性,以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为目标,认为应届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的因素也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瓶颈。
  二 大学生就业对高等学校的触动与反思
  大学生就业尴尬的局面触动着整个社会,高等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直接输出单位触动尤为深刻,应积极开展反思与探究,尽快找出原因和出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僵局。
  1.对高校办学定位的触动与反思
  大学生就业难对高校办学定位首先产生了触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些高校不顾自身培养实力盲目扩招,致使高考录取率十年间翻了数倍,最终毕业生数量和现有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大学生“就业荒”最终爆发;(2)很多高校在学校规格上盲目冒进,盲目求大,纷纷以研究型高校作为仿效对象,完全不考虑自身具体状况,更有一些原本就业率很高的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大专院校也仿效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方式,最终造成学生“不伦不类”,缺乏就业竞争力;(3)很多高校在大环境中盲目跟风,造成定位无特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知识能力雷同,最终导致人才结构性过剩。
  2.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触动与反思
  大学生就业难直接折射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1)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错位。有的高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人才供过于求;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专业划分过细,专业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专业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结构性矛盾突出;有的高校对一些冷门、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导致学生一毕业就失业。(2)高校的学科结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实习制度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培养模式仍沿袭精英路线,强调知识灌输,偏重于理论教育,不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培养,致使部分大学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和操作应用能力,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总体素质水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造成了结构性就业难和素质性就业难并存的状况。(3)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缺失明显,缺乏诚信和吃苦精神,同时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不够。(4)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出现种种心理偏差,甚至产生严重的就业障碍。
 3.对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触动与反思
  大学生就业难从很大程度上对高校管理工作也有不少触动,特别是就业管理工作。目前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就业指导工作不得力,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就业指导内容空洞、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没有对大学生进行系统 的择业观、职业观、诚信观和创业观教育,自主创业教育方面尤为薄弱,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比较窄。另外,学生就业指导老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经验和业务能力,高素质的专业职业指导老师较少,没有把人生职业规划和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就业指导和规划,没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生涯规划体系。
  三 大学生就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驱动与导向
  近年来,各高等院校一直在探索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途径,但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便是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没有联系社会经济动态、学校自身状况、学生需求,只是互相效仿,人云亦云,致使毕业生毫无特色。对此,高校作为培养单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应及时把当前的就业“寒冬”当成新的驱动和导向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有的放矢,积极创新,打造品牌和特色。
  1.以生为本,加强高校进行合理的办学定位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境况必须加强自省,不同层次的高校在进行办学定位时,必须坚持以生为本,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校自身特点,不能盲目冒进和跟风。只有各个层次、各个类型的高校进行了合理的定位和有特色地办学,学生在层次结构和知识能力结构上才能有所区分,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大力缓解结构性人才过剩的局面。同时,高校合理的办学定位有利于打造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全面推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还要养成其良好的非专业素养,只有全面推进,打造“全才”、“通才”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被社会淘汰。
  第一,专业素质培养。首先,灵活设置专业,突出学科优势和特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中国经济不断改革和深化,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使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各高校要根据整个经济发展的情况,积极研究和预测未来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确定招生专业和比例。同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还应考虑自身的学科优势,在培养学生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强项,使学生能够适应新形势下专而精的竞争要求。其次,以综合化、实践化为标准,优化课程设置。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凸显综合化和实践化:(1)合并若干门学科,开设一些综合性课程及系列课程;(2)使课程结构综合化,设置灵活多样的课程,把基础教育和专门教育,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穿插起来,相互渗透,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3)加强实习实践课程设置,规范毕业实习的管理和监督,将学生的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搭建毕业生实践平台,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最后,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产学研结合,即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了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第二,综合素质培养。高校要在立足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同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优质就业奠定基础。高校要将综合素质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并给予相应的学分,从课程设置、组织机构资金支持上保障综合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另外,学校还要不断探讨和研究综合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把大学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素质拓展训练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机结合,构建完整、科学的综合素质教育平台。
  3.为生服务,高校就业管理工作进一步人性化、温馨化
  在当今大学生就业遭遇困境的形势下,高校就业管理工作应进行全面改革,进一步人性化和温馨化。(1)应开展全程化职业教育,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2)以实习基地等实践平台为基础,加深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发展观,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和职业开发;(3)打造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对毕业生进行求职技巧的实战性指导,调适其求职心态,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5)学校作为推荐者应为学生在应聘过程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进行实时维权。
  参考文献
  [1]郭亮.从就业危机看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兼论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的缺失与建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
  [2]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
  [3]门瑞雪、陈军.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改革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0(10)

上一篇:培养师范生班主任工作技能的实训几个重要方法

下一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践路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