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网络通识课程建设的方式创新
全球范围的信息化发展为我们变革教育教学,增强教育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在世界一流高等学校(如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的成功试验,使之成为越来越多高等学校拓展自身课程内容,开展个性化学习的资源平台。优质的课程资源、丰富的培训内容、自主灵活的学习方式使其被看作基于学分教学的一种非常吸引人的课程形式。
一、高校网络通识课程建设的现状
通识教育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早在19世纪初即由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 S. Parkard)提出,并尝试运用于教学实践。\[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区别,通识教育主张以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强调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教育,注重培养情操优美、见识通达、知识博雅的高素质公民。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通识教育的理念逐步得到推广,通识课程成为美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通识教育理念被引入我国高等教育,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
中南民族大学2004年开始试行学分制,为适应学分制选课需要,学校采取措施加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程建设。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就业与技能类四个课程群,由此组建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将之归属于通识教育平台。学校把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作为推进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全方位动员,鼓励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程。在“05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必须选修不少于8个学分的公选课,且必须从自然科学类公选课、人文、社科类公选课中各选2门以上;在“09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选修不少于10个学分的公选课,且理工类专业学生选修人文、社科类公选课不少于4个学分,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选修自然科学类公选课不少于4个学分。虽然从课程结构体系来看,我校的公选课建设已经趋于规范化,然而从我们组织的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来看,学生对公选课的满意度并不高,对公选课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例仅有35.8%。
从数量上来说,公共选修课程课源不足。以2010—2011和2011—2012学年为统计期,平均每学期开设152门,一般每门课程2学分,要达到10个学分就必须选修5门课程,学校现有本科生约2.3万人,4年的公选课总容量要达11.5万人次。而按照每学期152门课程的平均数计算,四个学年共可开设1216门课,每门课平均要容纳95个学生,如此大的班额难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从内容上来说,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多,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较少。虽然我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覆盖面比较广泛,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也基本符合教育部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要求,但与当前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程度还有较大差距。并且从课程特点来看,很多课程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基于此,系统、适量地引入网络通识课程,是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过引进网络课程,首先是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网络课程可以将名校、名师、名课聚合在一起,学生通过网络就能获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这使得师资不再成为通识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其次,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网络课程不仅提供了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丰富的课程内容,同时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和配套教参书、作业、试题,多样化的选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随时随地学习、交流,不受时空限制的新颖学习模式,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可以说,网络通识课程的引入,对于高等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网络通识课程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网络通识课程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开设网络通识选修课是我校在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一个新举措,在带来了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对传统教学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教学组织形式转换所带来的教学过程管理的问题
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是师生共同处于一个时空当中,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考勤、现场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网络课堂由于“太过自由”而使得教学过程的管理相对比较松散,对于那些自律不强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情况,反而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2\]有些学生由于对网络资源不能很好地加以掌握和利用,较拘泥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思想,达不到很好地利用资源的效果。现在由于某些原因,很多的网络学习只是单纯地转移了一下上课的地点,由原来的面对面教学改成了“声音教学”,但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还是没有得到改变。传统课堂的学生在同一个空间里进行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这也是网络课堂所缺乏的。
(二)自主学习模式下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参与网络课程这一自主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最大挑战便是自制力。相比传统课程,网络课程缺乏真正的课堂学习气氛,学生需要更高的积极性。现在很多网络课程都是使用视频教学方式,还有一些测试用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但这只是借助新的技术来进行我们传统的教学,电子学习革命使得学生需要越来越多地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缺乏社会参与度的自主学习跟传统的学习环境有很大差异,所以学习成果非常难以控制,也很难监测,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是否需要开展教学过程管理、如何开展过程管理是一系列全新的问题。
(三)课堂教学的虚拟化和教学过程的网络化所带来的学习评价问题
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3\]因此,通选课程的开设应该围绕着培养“合格公民”与“完整的人”开展。这就意味着通识教育不仅仅要传授学生不同学科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更要以通识课程为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思维方式、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等多方面的共同成长。而目前网络通识课程所提供的评价方式还是以抽取试题库中的客观问题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主,
辅以观看课程视频、完成平时作业、互动提问讨论、期末考试成绩等环节,教师通过非直观、虚拟的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考核和评价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需要引入网络通识课程的学校进一步思考如何改革评价方式,提高学习评价的效果。
三、加强网络通识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一)提高认识,更新网络通识课程的观念
网络通识课程是将“优质通识课程资源”和“自主修学分系统”紧密结合的一站式学习体系。开设网络通识选修课程,对加强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引入“名家名师”入课堂,丰富了通识选修课的课程资源,提升了通识课堂的教学水平,优化了通识选修课的课程结构,让广大学生能通过网络这种新型的教学平台与方式接受高水平教师的授课,学习到更多更权威的通识性知识。其次,通过网络授课与网络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度、自由度与选择性。再次,网络课程建设通过引入了名师授课,配备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辅导,这种做法既满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与答疑需求,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同时还有助于加强课堂监管,解决传统网络课堂随意性较强、管理缺位的问题,实现了网络虚拟课堂与实体课堂的有机结合。\[5\]如何让网络通识课程的成效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我们更新网络通识课程观念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配备高素质的课程辅导教师
网络通识课程辅导教师辅助学生学习,并进行答疑解惑,如公布课程信息、考试公告,解答学生关于课程内容的疑问以及学生信息、学习成绩及学分的导入、导出等。因此,学校在选择课程辅导教师时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能够经常上网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按进度学习,认真解答学生关于网络课程的问题;二是能熟悉多种计算机软件,确保通过网络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以及开展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三是对通识课程有充分的了解,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指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4\]
(三)进一步完善学习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效果做出价值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对教学起到调节、激励、促进作用。\[5\]因此,在制定网络通识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时,可以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融合,考核内容包括观看课程视频、完成平时作业、互动提问讨论、期末考试成绩等,同时,将学分认定嵌入到网络通识课程模块中,即根据上述考核方法核定并最终得到教务处确认的综合成绩在60分以上者,可以认定相应学分;最后核定综合成绩未达到60分者,不能获得相应学分,需要重新修读或者选择其他课程修读。
(四)建构合理的网络通识课程体系
网络通识课程建设应采取“分批建设、分期开课、外购课程与自建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规范有序地推动,将引入的网络通识课择优纳入到学校本科通识课程体系当中,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在网络通识课程平台上进行统一管理,对完成发言、提问、作业、考试等考核要求的,承认其网络学习获得的学分。这一阶段对目前教学管理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如建立课程助教团队,在线实时答疑等,但同时带来的机遇也是巨大的,如对微小学分的管理,建立超出培养方案学分要求的学分银行,实时累计学生的碎片学习时间等,这些都是网络模式教学管理发展的新方向。
全球范围的信息化发展为我们变革教育教学,增强教育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高校通识课程改革要顺应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给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网络通识课程,才有助于学生打通学科专业壁垒,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近,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发布的《2013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称,“新的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教育模式正给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顺势而为,结合国家和社会提高教育质量的紧迫需要开展应用新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创新性实践探索,继续推进通识课程改革,充分发挥通识教育课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101.
\[2\] 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编者注:应为“联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0-36.
\[3\]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