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创新策略的发展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为广西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当前正是广西贯彻十八大精神,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立足当前,认真分析和正视广西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有开拓性和新亮点的策略,成为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办学历史不长,文化积淀不够,但是这些不足对于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来说并非完全是不利因素。实际上,年轻的高职院校更容易摆脱传统办学思想的约束,通过合理吸收世界先进办学理念,依据地方市场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能够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创新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广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创新策略。
一、彰显特色,提升优势,打造区域性高职院校品牌
广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一个渐进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当前与实际,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的开展。广西与东盟各国有着深厚的友谊,双方人文关系与文化传统亲近密切,国际交流源远流长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相关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已广泛开展并受到重视,如2013年9月以“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为主题,教育部和广西区政府联合主办的“201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在广西科技馆成功举办,旨在进一步促进广西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全面加快发展广西职业教育。广西各少数民族与东南亚多个民族有着相近的亲缘关系,在文化认同、生活习惯和风俗信仰方面极为相似。广西同时也是中国第三大侨乡,有200 余万广西籍的华侨华人分布在东南亚各个国家,这些条件十分有利于东盟国家学生理解中国的教育文化,接受广西高职教育的服务及产品。而广西背靠大西南,南邻北部湾,面向东南亚,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唯一水陆相交的省区,既有通往东南亚中南半岛的陆上交通路线,也有前往东盟各海岛国家的多个港口,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双方的高职教育交流与合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可以说,广西的地缘优势是一种其他省份无可代替、引人瞩目的地域优势。此外,广西的生活消费水平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与东盟国家十分相近,这对于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东盟各国而言无疑是非常契合的。基于上述优势,广西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应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推出符合东盟各国实践需求的职业教育产品,赢得这一重要消费群体和市场份额。广西高职院校与东盟各国应进一步挖掘各自的职业教育资源,共同开辟新的交流合作领域,充分利用各自在人才、资金、区位、政策及学术积累等领域的条件,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真正实现“1+1>2”的效果。广西高职院校应借助政府部门牵线搭桥的合作项目开展广泛的对外合作办学,主动联系国外优秀高职院校,全面引进先进的教师、教材、课程计划、课程资源、教学设计、考核标准等,选择有发展潜力与合作条件的优质项目作为载体。如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合理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科学构建国际对话和合作的规则,重视知识结构的变化,最大限度地在教学方法、手段、评价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应清醒地看到,无办学特色就难以形成竞争力,特色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已成为重要的竞争利器与无形资产。广西高职院校在创建高水平职业院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应形成一种比优势、创特色的战略觉醒,以生机和活力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准确定位,立足东盟,主动适应广西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策略,打造有竞争力的区域性高职院校品牌。
二、优化政策与战略组合,实现规范与扶持并举
政策与战略是高职教育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广西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应在完善的法律规章的范畴内开展,因此,完善合作的法制环境,优化政策组合是广西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实需求。即国际交流与合作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具有严谨的法定依据,不能违背国内和国际的相关法律、公约及协定。高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还涉及学历、学位、学分的互相认可,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应树立国际性标准观念,全面实现与国际通用标准及惯例的接轨,如各种职业的专业资格标准、职业教育质量准则,等等。参照已有的国际惯例,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各种对外合作项目进行规范管理。深化改革运行机制,集中优势,整合资源,力求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树立长期合作的理念,避免短期化倾向,加快制度建设的步伐,以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管理机制,如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应树立市场观念、开放观念和竞争观念,完善淘汰机制,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加大外籍教师和专家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高水平、国际化的教师到广西高职院校任教,促使国际化教师队伍管理新模式的完善。对于本院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师给予大力资助,为培养他们成为国家化师资人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既要严格规范,又要科学扶持,与新变化和新形势相适应,让教师在国际交流与合作进程中各尽其才,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
三、建立高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加大国际宣传的力度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提升,高职教育逐渐被视为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中的出口产业,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来提高国际竞争力,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广西高职院校应以先进国家为参照系,通过建设先进的理念机制,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基础,树立“教育是服务”的办学观念,积极探索和建立高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将学校的各项工作打造成一条完善的服务链。深入分析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将学生看做服务的对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将最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努力将广西逐渐
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化高职教育服务中心。在引进国际先进教育资源的同时,还要“走出去”,扩大广西高职教育在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力。例如,与广西毗邻的东盟地区可以作为广西高职教育输出的第一站,并逐渐拓展至其他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强国际推广,提高知名度,如开展一系列广西职业教育展、汉语考试介绍会、留学说明会,等等,利用各国传媒及华人华侨团体等资源来进行招生宣传。从邻近的东盟各国开始,逐步辐射到世界更广阔的范围。同时,还应充分重视互联网这一经济、有效的途径,加强国际招生宣传网页的建设和维护,为广大国际学生提供了解广西的有效平台,让他们加深对广西高职教育优势的了解,强化学习动机,充分认识到前往广西学习对其人生发展规划的意义和价值。
四、拓宽教育教学合作领域,以国际化高规格人才为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和规格,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层次。广西高职院校要在新形势下发展壮大,必须在综合考虑广西的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人才需求及区域特色基础上,借鉴国际上高等教育合作成熟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发展形式,大力拓宽与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合作管道,如在项目合作、特许(授权)办学、国外分校等层面,增加职业教育产品供给的选择性和多样性,力争在新的机遇期构建广西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新优势。这就要求进一步创新现有的高职教育结构,前瞻性引进国际上新的专业和成熟的学科,优化学科专业和课程资源建设,优化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招生就业体制,转换合作机制,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调整和布局领域的探究,以培养面向国际,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需要的职业人才为目标。职业教育不只是靠需求驱动的,更是依靠发展需求来驱动的,适应国际化的职业人才是具有全球意识,熟悉WTO规则的人才。因此,除知识技能的培养外,还应重视学生国际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深刻理解多元文化,增进对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理解。
五、解放思想,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广西高职院校在过去20多年的国际化办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多成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各高职院校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和行业优势,不断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做出了重要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2006年开始,学校通过桂林市政府牵头,申请加入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成为其旅游教育类会员单位。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通过全球招标,选取香港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作为项目执行方,具体协助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开展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每年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两个项目班,全面引进世界先进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课程计划、互动式教学法和评估体系。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相关数据显示,项目班学生在专业水平、外语技能和职场适应性方面全面超越非项目班学生。该国际项目的成功实施,在全国乃至世界旅游高职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另辟蹊径,通过与世界顶级国际行业组织合作,不仅引进了先进的国际教育资源,还全面提升了学校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充分说明了合作模式的创新可能带来的巨大效益。
综上所述,广西高职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正处在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各高职院校应自觉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对外合作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创新,积极拓展教育教学合作领域,加大宣传力度,以国际化高规格人才为培养目标,引进来的同时还要走出去,打造有竞争力的区域性高职院校品牌,全面提升广西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魁.价值链视阈下广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
[2]缪秋菊.高职院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3(8)
[3]潘小明.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与动因[J].职教论坛,2012(3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2013A013)
【作者简介】张海琳(1976- ),男,壮族,广西贵港人,硕士,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