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障碍及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02 13:52
论文关键词:高职生 心理特点 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和影响,提出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能没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在我国,高职教育近几年发展较快,高职生因为社会地位不高,学历和就业的双重竞争,以及社会媒介和家长的误导,经常产生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为适应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重视和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向高职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当前高职生心理特点和心理障碍的一般表现
近两年,在进行“两课”教学调研中,我们在我校高职生中进行心理调查和心理测验,并在日常教学工作的观察和访谈中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当前高职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
1.自我观念发展很快,但还不够成熟。高职生一般年龄在2o岁左右,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由于受社会经历的限制,对自我的认识还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导致高职生心理上的情绪困扰,影响身心健康。
2.思想活跃,精力充沛,但为数不少的高职生对智力开发利用不当,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信心不足,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毅力,缺课、缺作业、考试作弊和补考是常有的,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
3.人际交往欲望强烈,交往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高职生不再像中学那样为高考拼搏而过着单调的学习生活,迫切希望参加社会交往,多数学生能实现个人生活与社会同化。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城乡、山区,生活环境和思想意识存在较大差异,环境改变后的角色适应能力差,导致在校人际关系失调。
4.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心理发育发展不平衡与不稳定。如男生常关心自己的身高、体型、眼睛,女生常关心自己的身材、头发、肤色,有的学生为身材、身高苦恼,有的学生为容貌、发型顾虑,又普遍缺乏相关的审美知识和心理学常识。
5.性意识和性体验欲望增强,容易产生性冲动。高职生都渴望与异性交往,建立友谊,有的很快发展到恋爱,甚至性生活行为,同时大多数学生的恋爱又是游戏式的,对爱情的价值观、道德观、责任感等心理发育、品德要求滞后。
6.上网现象急速增多。网络为学生多渠道、多方位学习知识提供便利,但学校周围诸多网吧存在不规范经营、非法经营等现象,相当部分的高职生偏离上网的正确轨道、聊天、游戏、网恋、赌博,有的彻夜不归,上网成瘾。一些学生用虚拟的世界代替现实生活,逃避现实,忘记学业,忘记竞争,在网上寻求精神安慰,长此下去,容易导致心理失常。
7.对毕业就业前景信心不足,存在过度无为心态。高职生对将来毕业的就业问题,主要存在下列心理冲突:所学专业与市场需要的矛盾,个人志趣与现实利益的矛盾,真才实学与歪门斜道的矛盾,学历过低与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致使部分学生信心不足,女生的自信心更低,常常陷人内心矛盾,烦恼紧张、无奈苦闷的情绪中。
  二、高职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我们认为高职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是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造成的。

首先是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高职生生理发育虽已成人,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脆弱,对如何正确处理学业与就业、就业与人生,如何正确分析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期望过高型”的学生对自我评价过高,目标不切实际,导致自己的心理无法平衡。“期望过低型”的学生过低地评价自己,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子,只是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勉强就读高职,缺乏自信并带有沉重的失落感。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我,都会使处于心理成熟过渡期的高职生不适应环境的改变,心理挫折的承受力差。
其次是家庭教育的影响。目前望子成龙还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理,判断孩子有无出息的惟一标准是能否考上大学,对发展高职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认识不足,家长对高职的认知评价,给自己的孩子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独生子女,家长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其期望值更高,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更容易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前两年因考试原因在江苏、浙江有杀死父母的事件发生,去年在甘肃又发生一中学尖子生在家里杀死父母的惨案。所以,家长应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松绑。
再次是中国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实行“精英教育”,高职教育发展缓慢。2001年同期相比,高职在校生为72万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是719.07万人。中学教育实施的是升学为目的应试教育,为追求升学率,各中学每年都把学生能否考上大学,特别是重点名牌大学作为评价老师教学效果的惟一标准。学生考上高职不列人大学类型,使学生从获得高职录取通知书那一天起,就认为自己不是“正宗”的大学生,“上高职是不得已”“没办法”。由于教育思想错位,部分学生产生理想的失落感,一些学生还由于认知失调,行为失当,形成矛盾的人格,或病态心理和人格障碍。
最后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变革时期,一方面高素质的实用技术人才短缺,广州十万年薪难觅高级技师,另一方面又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今年2月21日,我们在广西2003年高校毕业生双选会看到: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待遇不公平,劳动与报酬倒挂,某些单位招工非大学本科不要,外加身高、相貌等苛刻条件,激烈的就业竞争又存在大量劳动力过剩,使高职生的社会地位没有得到尊重。同时,任人为亲的不正之风使许多高职毕业生望而却步,无奈又无助,心理压力培增。
近年来,我们发觉一些学生的思想矛盾,如能及时疏导教育,效果很好。如2000级、2001级高职生人学后都有一种普遍心理:认为就读高职学院低人一等,产生压抑、苦闷、困惑等心理。他们精神萎靡不振、缺少青年人应有朝气和活力,对学习生活无兴趣,还伴有不满的牢骚。学生的这种心理主要是由于客观实际与自我意识中的理想差距大造成的,如不及时调适宣泄,长期压抑,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对学生疏导时,我们不持批评的态度,而是运用共情法,进人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诉说,体验学生的感受。当学生在我们面前倾泄时,我们的反应是:你们的苦恼,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们和你们一样,也曾经有过迷惘和疑虑。简单的几句话,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接着我们采用转移法,引导学生把目标转移,分析了人才市场对高职生需求量逐年增长的市场潜在规律,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加人wto带来的就业机会,鼓励他们学好本专业课程;同时建议他们参加各种学生活动,或参加函授自学考试,职业资格培训等;并帮助学生矫正心态,教育他们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不顺,升华他们的理想。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学生的情绪得到调适,效果是明显的。
我们认为:进人21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能没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帮助学生克服种种心理困惑,在学生思想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顺利完成学业,自信地走向社会很有必要。我们呼吁:高职院校应重视和开展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上一篇:浅谈高职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调适

下一篇:浅论国外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