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培育
发布时间:2015-07-02 13:52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学研讨合作文化;问题;培育策略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推动高校合作文化创生的重要途径。但当前高校教师的教学研讨普遍存在着趋于功利、流于形式及迫于任务等问题。究其根源,是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评价的片面导向、高校教师对教学学术内涵和合作研讨价值理性认识的匮乏及高校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的管理模式,阻抑了合作研讨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遮蔽了其理想价值的充分实现。文化作为最深层次的东西,是在长期积淀中形成的,对学校长远发展和教师持续成长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建立激励教师合作研讨的长效评价机制、深化教师对教研合作价值的理解及恢复与重建教研组织的活力,逐渐培育新型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教学研究型组织,教师作为学校组织的主体,其思维和行为方式、教育教学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深受学校文化的影响,有人认为:“教育改革对教师以及教师文化的忽视是造成各种改革项目表面化和低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文化是最深层次的东西,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以个体劳动为特征的工作模式和分化主义倾向的教师文化已难以满足和适应高校学科发展和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形成将有助于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研讨是教师个体在自我发展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研究、集体讨论形式,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间题,揭示教学规律,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的活动。而教师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是在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的过程中,逐渐积淀或凝结的稳定的价值观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它的形成与发展将会对教师持续成长产生决定性影响,也从深层次制约学校的长远发展。然而,近些年来高校在扩招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学工作的地位日益被边缘化,致使教研合作文化的形成、发展缺乏有利的环境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一、当前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存在的问题
(一)趋于功利
目前高校管理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与政策导向,以及职称评聘与相应利益机制的影响与制约,教学常常被视为非学术活动和教师职称评审的点缀。因为教学不具有科研成果的高功利价值,部分高校教师则较为明显地反映出对科研尤其是科研成果数量的过分注重,而作为教学者的责任意识则逐渐淡化。即使有为数不多的教学研讨活动存在,也多为追求功利目的。例如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各种重点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等,往往更多地是为了获取和科研成果相媲美的金钱与名利,而大多并不是纯粹基于对教育教学研究本真价值的追寻。实质上,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它反映的应是教师日常的工作状态,体现的是教师的强烈教学责任感和对待教学的热情。
(二)流于形式
从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上看,一般都有关于教师教学研讨的相关规定与具体形式,但教研活动的真正开展一般需要依靠学校或院系制度规定强制式地推动。同时,由于教学研讨制度的确立和活动的开展缺乏对教师主体需要的了解、唤醒和满足,也很少建立起教研合作文化与教师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而作为教学合作研讨本可依托的基层组织—高校教研室,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组织涣散、功能弱化及缺乏凝聚力等问题,使高校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失却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教研活动的形式主义和行政意味的浓烈很难吸引教师的充分关注和投入,也失去了通过教学改革与研究推动学科建设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再加上教师自身对教学合作研讨的价值缺乏深人理解,使高校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常常流于形式。
(三)迫于任务
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活动一般是围绕学校或院系的特定任务和要求展开的,例如修订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申报重点课程或课题、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的参赛选拔、为了完成院系规定的教师之间听课及学生实习之前的听评课等。类似的教研活动一般都规定了显性的短期可达成的具体目标,一旦完成教研活动也随之终止。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并没有成为教师日常的职业生存方式和重要的专业发展途径。这种“任务”取向在无形中窄化了教学合作研讨的内涵,造成合作研讨价值的萎缩,难以形成丰富而完整的教研合作文化。
二、阻抑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评价使高校教师的合作研讨文化的发展空间萎缩
国家对高校的办学水平评估存在重量轻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它诱导一些高校去追逐物质化、可量化的科研目标,偏离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的轨道,弱化了评估对高校教学改革应有的导向功能,也难以产生促进高校教师教学研究与创新的动力。其片面导向也影响了高校对教师评价的激励功能的发挥。一些高校为了达到规定的评估指标要求,赚取更多办学经费与相应权利,在教师评价制度中不断强化对科研的硬性要求及奖励,如论文发表数量及获奖情况、课题立项、刊物级别等,而与教师教学相关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与教学水平等软性指标,却几乎未被纳人评价体系,评价内容难以体现对教学和学术研究长期性、迟效性和创新性的支持与鼓励。评价的功利价值取向驱使高校教师根据利益多少及相关度来决定工作付出和投人程度,导致行为方式上对名利的极度追逐和心理上的严重失衡;也使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研究的激情逐渐消退,作为教学者角色的职责意识弱化,高校教学研究的地位也日益边缘化,这也是教研合作文化难以生成与培育的重要制度根源。
(二)高校教师对教学学术内涵和合作研讨价值理性认识的匾乏阻抑了教研合作文化的发展
在美国学者博耶的倡导下,国内外学者对学术概念进行了新的诊释,认为教学属于学术的一种类型,赋予了教学学术性的内涵。“教学学术”提倡以新的学术视角看待教学活动,给予它和高校科研活动同样的地位,目的在于实施有效教学,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但现实中一方面高校教师对教学的学术性缺乏充分认识和理解,仅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是在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础上的自觉迁移运用过程,无需保持对教学敏感的问题意识和对教学本身深人细致的研究,教学研究的功用与价值常常被漠视。实际上高校教学工作是一项环节复杂和效果迟显的工作,对教学的研究既需要多学科综合的学术基础,还需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且研究难度较大都钳制了其学术性的凸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制度环境的支持,缺乏对教师作为教研合作主体意愿和需要的充分把握,合作文化并没能够真正成为高校教师的主流文化,合作研讨的价值未被教师充分理解和悦纳。由于评价制度的片面导向、学科之间本身存在的疏离及高校教师不坐班工作制等因素的影响,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在高校教师间更为盛行。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虽然具有不可否认的优势,但它却易于使教师形成封闭的心态,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与思想交流严重匾乏,不利于教师的主体性成长和获取外界积极的情感支持而加剧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孤独感。
(三)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不利于合作研讨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实质是一种自觉的人为合作文化,而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不利于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首先是高校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管理模式约束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校内横向的组织结构是一种以分割和阻隔为特征的蜂窝状结构,教师们被分隔在一个一个独立的教室或教研室中;学校纵向结构是具有等级明显、分工明确特征的科层制,教师仅限定于狭窄的工作岗位上。这种相对封闭与隔离的特征限制了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目前高校实施的是强调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严厉的奖惩措施的管理模式,驱使教师之间围绕名利展开激烈角逐,要在竞争中获胜,必然不愿坦陈自己的教学感悟与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势必淡化通过合作研讨改善教学的热情,也日渐丧失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教师之间孤立、封闭的现象,使高校教师之间缺乏合作共事的习惯与相应文化氛围;其次,高校教学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并且高校教学工作的迟效性相对于中小学教学更明显。因为中小学教学成效还可以用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去衡量,而高等教育教学成效却难以用眼前现实功利的标准去评判,因此高校教师很难体验到教学的即时成效所带来的成功感与愉悦感,却常被一些消极情绪所困扰,为了维持专业自尊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一般不情愿向同事公开自己的教学并乐意接受同行评价,当然也限制了教师通过同行合作吸纳新鲜思想和交流有益的教学经验。再次,教学工作也缺乏诸如医生律师等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一样的公有文化的支持,使教师们很难相互分享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经验和知识体系,很难运用一些“公共技术术语”来进行相互之间的批判反思。劳蒂对此曾断言:“教学公有文化的缺失,造成了教师之间的孤立,这就是代价之一。……由于教学工作私人化和‘成败靠自己’的社会化准则,个人主义、教师文化被强化了。
(一)高校应逐步建立激励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动力机制,以保证教师参与合作研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只有用激励因素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生产效率。真正的激励因素就是工作本身以及职工对完成工作的感觉。”因此,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及教师的主体需求,摈弃影响教师长远的潜在发展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评价机制,积极构建激励教师教学改革与合作研究,能促进教师持续成长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将学校评价重点放在引导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上,增加教学合作研究与教学创新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充分体现学校对教学工作这一高校中心职能的足够重视。只有教学研究在职称评定、专项奖励、年终考核等教师评价体系中举足轻重,其价值能被充分认可,才能激发教师教改探索的自由或自主的激情,也才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教学实践精神的培育;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被评价教师的理解和接纳程度,应赋予基层教学研究组织和教师教学改革的相应权利。只有逐渐建构起具有正确导向的评价机制才能有助于教研合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高校教师应深化对教学学术内涵的理解和追求教学合作研讨价值的实现
学术视野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研究,将对教学问题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体现教学的学术性,即教学的研究性、成果的创新性与可交流性以及实践的有效性。大学教学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还须通过与学生间的交流对话,扩展完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品质,促进教师新知识的发现与创造。高校教师教学的学术性表现在对不同学生的清晰了解和研究,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需要及个性的深人分析与认识基础上的尊重、理解与关注;在熟练掌握运用已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能结合教师个人特点、条件以及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及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最后高校教师还需要加强课堂管理研究,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课堂管理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课堂效能。教学学术的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既是一种有助于教学学术发展的形式,也是强调“合作与同事关系有助于教师成长”的思想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教师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形成对教学学术价值的理性认识,明确合作研讨有助于促进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与信息的交流、给予教师缄默知识适当表达的机会和场合和促进教师专业研究的深度;通过合作研讨也能不断激发与增强教师主体发展的意愿与能力,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以及促进学校组织优良文化的形成发展,从根本上确立教学的学术地位,形成重视教学合作研讨的文化氛围。在教师同行的相互关怀与信任、支持的合作文化背景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坦诉教育教学中经历的失败与不足,通过合作分享交流彼此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实现资源共享,改善同事间的人际关系,通过教师之间的观摩教学、课题合作研讨、教学学术沙龙及网络共享协作空间等形式,为教师之间合作提供交流的多元化平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教研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与革新,焕发组织活力,构建起具有浓郁教学合作研讨氛围的精神家园
作为高校教研合作基层组织的教研室应强化开展教学研究、进行学科建设的职能,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教研室文化,恢复组织活力。高校教研室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和把握教师的专业背景,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保持敏感的问题意识和注重教学研究,发挥中老年杰出教师在教学研究上的引领作用,着力营造重视教学研究,促使教师潜心钻研教学的教研氛围和富有专业特色的教研室文化,增强教研室对教师的吸引力,成为教师向往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应根据院系发展规划和遵循各专业教研室的内在发展特点、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研室评价体系,使各专业教研室在保持学科或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组织功能的重建探索,通过制度革新以拓展其功能,以增强教研室对高校教师的吸引力;通过制度导向鼓励相关专业教研室教师之间的积极交流与合作,突破专业隔阂与界限,充分吸纳相关学科专业研究成果,通过交流、共享和融合实现知识与思想的创新,使教学改革和研究能有真正的突破。当然,教研组织的发展还离不开学校管理者的充分关注与支持,并给予教研组织在资源配置与分配方面的适当权利、教师评价和学术事务方面的更多决策权与从事教学学术活动的充分自由,尽量减少或避免学校或院系行政力量的过度制约和干预,这样教研组织的活力才能真正被激发,从而为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持续生长提供可依托的精神土壤。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推动高校合作文化创生的重要途径。但当前高校教师的教学研讨普遍存在着趋于功利、流于形式及迫于任务等问题。究其根源,是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评价的片面导向、高校教师对教学学术内涵和合作研讨价值理性认识的匮乏及高校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的管理模式,阻抑了合作研讨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遮蔽了其理想价值的充分实现。文化作为最深层次的东西,是在长期积淀中形成的,对学校长远发展和教师持续成长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建立激励教师合作研讨的长效评价机制、深化教师对教研合作价值的理解及恢复与重建教研组织的活力,逐渐培育新型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教学研究型组织,教师作为学校组织的主体,其思维和行为方式、教育教学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深受学校文化的影响,有人认为:“教育改革对教师以及教师文化的忽视是造成各种改革项目表面化和低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文化是最深层次的东西,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以个体劳动为特征的工作模式和分化主义倾向的教师文化已难以满足和适应高校学科发展和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形成将有助于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研讨是教师个体在自我发展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研究、集体讨论形式,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间题,揭示教学规律,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的活动。而教师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是在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的过程中,逐渐积淀或凝结的稳定的价值观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它的形成与发展将会对教师持续成长产生决定性影响,也从深层次制约学校的长远发展。然而,近些年来高校在扩招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学工作的地位日益被边缘化,致使教研合作文化的形成、发展缺乏有利的环境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一、当前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存在的问题
(一)趋于功利
目前高校管理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与政策导向,以及职称评聘与相应利益机制的影响与制约,教学常常被视为非学术活动和教师职称评审的点缀。因为教学不具有科研成果的高功利价值,部分高校教师则较为明显地反映出对科研尤其是科研成果数量的过分注重,而作为教学者的责任意识则逐渐淡化。即使有为数不多的教学研讨活动存在,也多为追求功利目的。例如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各种重点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等,往往更多地是为了获取和科研成果相媲美的金钱与名利,而大多并不是纯粹基于对教育教学研究本真价值的追寻。实质上,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它反映的应是教师日常的工作状态,体现的是教师的强烈教学责任感和对待教学的热情。
(二)流于形式
从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上看,一般都有关于教师教学研讨的相关规定与具体形式,但教研活动的真正开展一般需要依靠学校或院系制度规定强制式地推动。同时,由于教学研讨制度的确立和活动的开展缺乏对教师主体需要的了解、唤醒和满足,也很少建立起教研合作文化与教师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而作为教学合作研讨本可依托的基层组织—高校教研室,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组织涣散、功能弱化及缺乏凝聚力等问题,使高校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失却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教研活动的形式主义和行政意味的浓烈很难吸引教师的充分关注和投入,也失去了通过教学改革与研究推动学科建设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再加上教师自身对教学合作研讨的价值缺乏深人理解,使高校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常常流于形式。
(三)迫于任务
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活动一般是围绕学校或院系的特定任务和要求展开的,例如修订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申报重点课程或课题、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的参赛选拔、为了完成院系规定的教师之间听课及学生实习之前的听评课等。类似的教研活动一般都规定了显性的短期可达成的具体目标,一旦完成教研活动也随之终止。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并没有成为教师日常的职业生存方式和重要的专业发展途径。这种“任务”取向在无形中窄化了教学合作研讨的内涵,造成合作研讨价值的萎缩,难以形成丰富而完整的教研合作文化。
二、阻抑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评价使高校教师的合作研讨文化的发展空间萎缩
国家对高校的办学水平评估存在重量轻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它诱导一些高校去追逐物质化、可量化的科研目标,偏离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的轨道,弱化了评估对高校教学改革应有的导向功能,也难以产生促进高校教师教学研究与创新的动力。其片面导向也影响了高校对教师评价的激励功能的发挥。一些高校为了达到规定的评估指标要求,赚取更多办学经费与相应权利,在教师评价制度中不断强化对科研的硬性要求及奖励,如论文发表数量及获奖情况、课题立项、刊物级别等,而与教师教学相关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与教学水平等软性指标,却几乎未被纳人评价体系,评价内容难以体现对教学和学术研究长期性、迟效性和创新性的支持与鼓励。评价的功利价值取向驱使高校教师根据利益多少及相关度来决定工作付出和投人程度,导致行为方式上对名利的极度追逐和心理上的严重失衡;也使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研究的激情逐渐消退,作为教学者角色的职责意识弱化,高校教学研究的地位也日益边缘化,这也是教研合作文化难以生成与培育的重要制度根源。
(二)高校教师对教学学术内涵和合作研讨价值理性认识的匾乏阻抑了教研合作文化的发展
在美国学者博耶的倡导下,国内外学者对学术概念进行了新的诊释,认为教学属于学术的一种类型,赋予了教学学术性的内涵。“教学学术”提倡以新的学术视角看待教学活动,给予它和高校科研活动同样的地位,目的在于实施有效教学,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但现实中一方面高校教师对教学的学术性缺乏充分认识和理解,仅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是在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础上的自觉迁移运用过程,无需保持对教学敏感的问题意识和对教学本身深人细致的研究,教学研究的功用与价值常常被漠视。实际上高校教学工作是一项环节复杂和效果迟显的工作,对教学的研究既需要多学科综合的学术基础,还需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且研究难度较大都钳制了其学术性的凸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制度环境的支持,缺乏对教师作为教研合作主体意愿和需要的充分把握,合作文化并没能够真正成为高校教师的主流文化,合作研讨的价值未被教师充分理解和悦纳。由于评价制度的片面导向、学科之间本身存在的疏离及高校教师不坐班工作制等因素的影响,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在高校教师间更为盛行。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虽然具有不可否认的优势,但它却易于使教师形成封闭的心态,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与思想交流严重匾乏,不利于教师的主体性成长和获取外界积极的情感支持而加剧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孤独感。
(三)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不利于合作研讨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实质是一种自觉的人为合作文化,而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不利于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首先是高校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管理模式约束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校内横向的组织结构是一种以分割和阻隔为特征的蜂窝状结构,教师们被分隔在一个一个独立的教室或教研室中;学校纵向结构是具有等级明显、分工明确特征的科层制,教师仅限定于狭窄的工作岗位上。这种相对封闭与隔离的特征限制了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目前高校实施的是强调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严厉的奖惩措施的管理模式,驱使教师之间围绕名利展开激烈角逐,要在竞争中获胜,必然不愿坦陈自己的教学感悟与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势必淡化通过合作研讨改善教学的热情,也日渐丧失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教师之间孤立、封闭的现象,使高校教师之间缺乏合作共事的习惯与相应文化氛围;其次,高校教学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并且高校教学工作的迟效性相对于中小学教学更明显。因为中小学教学成效还可以用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去衡量,而高等教育教学成效却难以用眼前现实功利的标准去评判,因此高校教师很难体验到教学的即时成效所带来的成功感与愉悦感,却常被一些消极情绪所困扰,为了维持专业自尊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一般不情愿向同事公开自己的教学并乐意接受同行评价,当然也限制了教师通过同行合作吸纳新鲜思想和交流有益的教学经验。再次,教学工作也缺乏诸如医生律师等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一样的公有文化的支持,使教师们很难相互分享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经验和知识体系,很难运用一些“公共技术术语”来进行相互之间的批判反思。劳蒂对此曾断言:“教学公有文化的缺失,造成了教师之间的孤立,这就是代价之一。……由于教学工作私人化和‘成败靠自己’的社会化准则,个人主义、教师文化被强化了。
三、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培育策略
(一)高校应逐步建立激励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动力机制,以保证教师参与合作研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只有用激励因素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生产效率。真正的激励因素就是工作本身以及职工对完成工作的感觉。”因此,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及教师的主体需求,摈弃影响教师长远的潜在发展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评价机制,积极构建激励教师教学改革与合作研究,能促进教师持续成长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将学校评价重点放在引导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上,增加教学合作研究与教学创新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充分体现学校对教学工作这一高校中心职能的足够重视。只有教学研究在职称评定、专项奖励、年终考核等教师评价体系中举足轻重,其价值能被充分认可,才能激发教师教改探索的自由或自主的激情,也才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教学实践精神的培育;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被评价教师的理解和接纳程度,应赋予基层教学研究组织和教师教学改革的相应权利。只有逐渐建构起具有正确导向的评价机制才能有助于教研合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高校教师应深化对教学学术内涵的理解和追求教学合作研讨价值的实现
学术视野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研究,将对教学问题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体现教学的学术性,即教学的研究性、成果的创新性与可交流性以及实践的有效性。大学教学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还须通过与学生间的交流对话,扩展完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品质,促进教师新知识的发现与创造。高校教师教学的学术性表现在对不同学生的清晰了解和研究,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需要及个性的深人分析与认识基础上的尊重、理解与关注;在熟练掌握运用已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能结合教师个人特点、条件以及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及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最后高校教师还需要加强课堂管理研究,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课堂管理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课堂效能。教学学术的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既是一种有助于教学学术发展的形式,也是强调“合作与同事关系有助于教师成长”的思想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教师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形成对教学学术价值的理性认识,明确合作研讨有助于促进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与信息的交流、给予教师缄默知识适当表达的机会和场合和促进教师专业研究的深度;通过合作研讨也能不断激发与增强教师主体发展的意愿与能力,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以及促进学校组织优良文化的形成发展,从根本上确立教学的学术地位,形成重视教学合作研讨的文化氛围。在教师同行的相互关怀与信任、支持的合作文化背景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坦诉教育教学中经历的失败与不足,通过合作分享交流彼此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实现资源共享,改善同事间的人际关系,通过教师之间的观摩教学、课题合作研讨、教学学术沙龙及网络共享协作空间等形式,为教师之间合作提供交流的多元化平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教研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与革新,焕发组织活力,构建起具有浓郁教学合作研讨氛围的精神家园
作为高校教研合作基层组织的教研室应强化开展教学研究、进行学科建设的职能,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教研室文化,恢复组织活力。高校教研室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和把握教师的专业背景,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保持敏感的问题意识和注重教学研究,发挥中老年杰出教师在教学研究上的引领作用,着力营造重视教学研究,促使教师潜心钻研教学的教研氛围和富有专业特色的教研室文化,增强教研室对教师的吸引力,成为教师向往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应根据院系发展规划和遵循各专业教研室的内在发展特点、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研室评价体系,使各专业教研室在保持学科或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组织功能的重建探索,通过制度革新以拓展其功能,以增强教研室对高校教师的吸引力;通过制度导向鼓励相关专业教研室教师之间的积极交流与合作,突破专业隔阂与界限,充分吸纳相关学科专业研究成果,通过交流、共享和融合实现知识与思想的创新,使教学改革和研究能有真正的突破。当然,教研组织的发展还离不开学校管理者的充分关注与支持,并给予教研组织在资源配置与分配方面的适当权利、教师评价和学术事务方面的更多决策权与从事教学学术活动的充分自由,尽量减少或避免学校或院系行政力量的过度制约和干预,这样教研组织的活力才能真正被激发,从而为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持续生长提供可依托的精神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