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大学健心理律碍与干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2 13:53
论文关链词:大学生 心理障碍 干预对策
论文摘要:要怒从根源上排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就必须加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要建立公平的竟争机制和富有人文关怀的校园风气,提高大学生战胜心理疾患的能力。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之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表现
大学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障碍、交往障碍、爱情障碍、就业障碍等。这些障碍如不及时排除,易引发许多心理疾患,如引发神经衰弱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同时,这些障碍还易导致大学生人格障碍症,如因过分追求完美导致的强迫型人格,嫉妒心理导致的偏执型人格,自卑心理导致的回避型人格,缺少竞争意识导致的依赖型人格。虽说患有以上障碍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约占大学生的27%左右),但是其潜在的危害性是非常严重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丝毫也不能放松,因为稍有松懈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
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但错误的人生认知和道德迷失是引发心理危机的重要原因。
1.人生认知误区引发心理障碍
(1)学习误区。学习上的第一个误区是过分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并不为错,但过度追求则会损伤人的身心健康,易导致强迫型人格障碍症。过度迫求完美的学生往往品学兼优,在高中曾是学校或班级的尖子生,来到高手云集的大学仍想名列前茅,有些学生能如愿以偿,但更多的学生却会因自己的实力定格于适当的位置。对这一间题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对待,但仍有少数学生不能悦纳自己。他(她)们不断给自己加压,以致于神经衰弱。2004年3月笔者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份,有效问卷396份。调查结果显示:
这是在未开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前调查的,有呢6%的学生表示仍要“再努力”,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的奋乡‑.取精神,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缺少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志。如果这一心态不及时进行教育,有少部分学生就会发展成过分迫求完美的心态。及时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将会使他们正确对待生活、交往和以后的就业,有益于健康人格的行成。另有7.1%的学生表示“自卑”,这种心态源于过分迫求完美,只要排除了这种心态,“自卑”就会消失。
学习上的第二个误区是缺少奋发进取精神。有一部分学生来到大学后自认为实现了理想不愿再刻苦学习,只要能及格就算完成了任务。由于缺少远大人生报负,这部分学生得过且过常处于甘居平庸的心态。(下面的表2和表3是对这一心态的调查)。
表2有14%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不如别人时不做任何努力便处于“知足”心态,有10%的学生感到“自卑”;表3有13.4%的学生对“无论办什么事情”抱“完成即可”的心态,这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少部分学生缺少奋发进取的精神。缺少奋发进取精神的原因是他们缺少远大的人生理想。他们缺少竞争意识,学习和生活上得过且过,缺少抗挫力和调控力。这其中有个别学生终日沉溺于网吧,在黄色和暴力信息的诱惑下不能自拔,有个别学生以不断更换情侣来填补心灵的空虚。他们缺少人生责任感更缺少奉献社会和他人的精神,他们关注的只是自己。马加爵是这其中典型的例子。
(2)交往误区。大学生进校后,困扰他们的常常是人际交往。农村来的学生性格较内向,不太主动与人交往,心里有苦闷之事也不愿与人诉说。城市来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自幼养成以我为中心的性格,与人交往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封闭心理、嫉妒心理、冷漠心理也是造成大学生走进交往误区的重要原因。在座谈中,大部分学生都谈到同学之间普遍缺少一种信任感、坦诚感,缺少互爱互助精神。有的同学不善解人意,缺少爱心和同情心,有的同学嫉妒心强,对学习成绩、工作能力、家庭条件比自己强的同学常存不平衡心理,有的同学心胸狭小,对同学们之间无意的伤害常常耿耿于怀,有的同学家庭条件优越,总想凌驾他人之上,有的同学经济困顿,总有一种自卑心理。
(3)爱情误区。谈恋爱在大学校园已是普遍现象,至于走进伊甸园后的结局怎样很多大学生是不考虑的。目前大学生的爱情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跟着感觉走;寻求寄托;攀比;从众;爱情之上。以上这些认知错误导致诸多心理障碍。前五种属于不负责任,把圣洁的情感视为儿戏。“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时髦话语,许多大学生怀着浪漫的心情追逐过程的美丽,至于过程之后是什么他们很少考虑。这种恋爱观虽然损伤了许多大学生的心灵,但后来者仍义无反顾,这种怪圈不仅反映了大学生恋爱观的不成熟,更反映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观。最后一种是把爱情看作人生的惟一,这对心理的损伤最大,大学校园里的自杀案件多与此有关。
2.道德迷失引发心理危机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传统的道德观念日益衰微,人们的价值观念走向多元。多元的价值观念一方面打破了昔日僵化的价值体系。使人们开始新的视野,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利己的自然属性在失去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下恶性膨胀。为富不仁、见利忘义、贪污腐败、坑蒙拐骗充斥社会。这些不良风气无时不在侵蚀着宁静的大学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选择。下面是笔者的一组调查向卷,它反应了大学生对当前世风的评价和对道德境界的认同。
表4有39.6%的学生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价值不大或没有价值。当然,无论在哪个时代要做到这一点都需要道德的崇高,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学生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价值不大”?说明传统的道德观念已被不少人所抛弃,经济利益超越道德规范之上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并且这种风气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的道德危机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爱情方面。学习方面的道德危机主要表现在无故旷课、考试作弊。考试作弊目前已成为学校的大害,作弊的学生不被老师发现则沾沾自喜,不以为耻,一旦被老师发现,不反躬自责反迁怒老师,全然没有一个大学生的道德底线。
人际交往方面的道德危机主要表现为不讲诚信、抵人利己,缺少爱心、同情心、宽容心。爱情方面的道德危机主要表现在对爱情不负责任和越轨。目前各高校都有在校外悄悄租房同居的学生,他们怀着青春的萌动偷食禁果,全然不知这会毁了他(她)们的一生。造成大学生越轨的主要原因是网上黄毒,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对大学生正确爱情观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二、心理障碍干预措施探究
1.加强人生理怨和人生责任教育
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着一个重新确定目标的问题。初入大学他们雄心勃勃,但往往到大二便开始松劲,因此对学生要及时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和人生责任教育。许多荒废学业的学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人生理想和人生责任感。
2.加强道德和审美教育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导致道德观念的混乱,尤其社会过分宣扬的张扬个性、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价值使人生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不知所措。他们误认为我行我素就是张扬个性、和传统决裂就是自我实现。有些学生甚至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可以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如果对此不加强教育,将会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滑,并危机到民族的未来。加强道德教育除了依靠学校教育外社会还应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加强舆论监督规范网络道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抵制各种不良现象的能力。
审美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审美教育尤如一个富有张力的生命舞台,它以丰富多彩的画面为受教育者展现出一个斑斓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超越平庸向崇高的精神王国飞升。正如18世纪德国伟大的戏剧家、美学家席勒所说:“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而来”。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人文精神教育会让学生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认识自我,善待自我,善待他人,并学会如何排遣心中的苦闷、如何保持乐观豁达的心胸。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靠(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学》两门课,但这两门课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并不多,建议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增开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
4.加强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也很重要。课外心理健康指导主要指定期举办心理专题讲座,结合学校实际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还包括校院网上的心理知识介绍、心理问题解答等。
5.加强主体自我教育
主体的自我教育、自我排遣是防范心里危机的重要保障,只有主体的自我觉悟才能从根本上排除心理障碍。心理咨询的宗旨是助人自助,咨询师的任何启发解答都是为了让咨询者释放心中的压力,自己走出阴影。因此加强主体自我教育除了人生观教育外,还要教育学生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战胜逆境,迎来柳暗花明。加强主体自我教育还可采用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情景剧的形式,让他(她)在自编自演中充分体会自己战胜心理障碍的快乐。这种形式不仅喜闻乐见还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运用这种形式时,老师要给以指导。
6.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三级心理健康机构包括校级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院系级心理健康组织、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目前各高校都有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并有专人负责,但缺少院系和班级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容易造成心理防范上的疏漏。院系和班级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要由专职辅导员负责。三级心理健康机构形成对学生自下而上的关注,容易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把可能引发的心理危机扼制在萌芽状态。
7.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2004年6月24日教育部在中南大学召开直属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对2004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无疑,这将使全国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新台阶。在做心理健康测评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测评表的科学性和合乎国情性,二是学生填表时的诚意性。另外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不能仅凭此表,还应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因为这才是最实际的。一般说来学生的心理障碍随学年的推进递增。这将是一个浩繁的工作,它需要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工作者的敬业精神。
8.加强学校管理,建立公平的竟争机制
良好的校风、科学的管理、公平的竞争机制是从源头防范学生心理障碍的最好屏障。营造富有人文关怀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学业的成功,更有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目前有些高校疏于管理也是造成恶性事件的原因之一。像马加爵连续一个礼拜不去上课,在寝室上网无人过问,这是严重疏于管理的表现。而他每天杀一个同学,连续失踪4天的学生无人问津更是不可思议。学校对马加爵事件应负疏于管理的责任。另有一些高校教学松散,老师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并且存在不公平的竞争机制,也是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9.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温馨的校园气氛,会开阔学生的视野,排除他(她)们心灵的孤独感,让他(她)们在新的大家庭中获得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还会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一般说来每个大学都有她的校园文化特色,只要充分挖掘这一财富,她就会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发挥重大作用。
10.建立心理擂导网站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开辟绿色通道,拒绝网上黄毒,已成为大学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建议各高校建立心理辅导网站,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心灵骚站。心理网站除解答有关的心理知识外,还应聘请资深的心理学者作辅导老师。充满人文关怀,激扬人生乐章,应是心理网站的办站宗旨。
论文摘要:要怒从根源上排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就必须加强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要建立公平的竟争机制和富有人文关怀的校园风气,提高大学生战胜心理疾患的能力。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之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表现
大学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障碍、交往障碍、爱情障碍、就业障碍等。这些障碍如不及时排除,易引发许多心理疾患,如引发神经衰弱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同时,这些障碍还易导致大学生人格障碍症,如因过分追求完美导致的强迫型人格,嫉妒心理导致的偏执型人格,自卑心理导致的回避型人格,缺少竞争意识导致的依赖型人格。虽说患有以上障碍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约占大学生的27%左右),但是其潜在的危害性是非常严重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丝毫也不能放松,因为稍有松懈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
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但错误的人生认知和道德迷失是引发心理危机的重要原因。
1.人生认知误区引发心理障碍
(1)学习误区。学习上的第一个误区是过分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并不为错,但过度追求则会损伤人的身心健康,易导致强迫型人格障碍症。过度迫求完美的学生往往品学兼优,在高中曾是学校或班级的尖子生,来到高手云集的大学仍想名列前茅,有些学生能如愿以偿,但更多的学生却会因自己的实力定格于适当的位置。对这一间题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对待,但仍有少数学生不能悦纳自己。他(她)们不断给自己加压,以致于神经衰弱。2004年3月笔者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份,有效问卷396份。调查结果显示:
这是在未开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前调查的,有呢6%的学生表示仍要“再努力”,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的奋乡‑.取精神,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缺少正确认识自己的心志。如果这一心态不及时进行教育,有少部分学生就会发展成过分迫求完美的心态。及时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将会使他们正确对待生活、交往和以后的就业,有益于健康人格的行成。另有7.1%的学生表示“自卑”,这种心态源于过分迫求完美,只要排除了这种心态,“自卑”就会消失。
学习上的第二个误区是缺少奋发进取精神。有一部分学生来到大学后自认为实现了理想不愿再刻苦学习,只要能及格就算完成了任务。由于缺少远大人生报负,这部分学生得过且过常处于甘居平庸的心态。(下面的表2和表3是对这一心态的调查)。
表2有14%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不如别人时不做任何努力便处于“知足”心态,有10%的学生感到“自卑”;表3有13.4%的学生对“无论办什么事情”抱“完成即可”的心态,这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少部分学生缺少奋发进取的精神。缺少奋发进取精神的原因是他们缺少远大的人生理想。他们缺少竞争意识,学习和生活上得过且过,缺少抗挫力和调控力。这其中有个别学生终日沉溺于网吧,在黄色和暴力信息的诱惑下不能自拔,有个别学生以不断更换情侣来填补心灵的空虚。他们缺少人生责任感更缺少奉献社会和他人的精神,他们关注的只是自己。马加爵是这其中典型的例子。
(2)交往误区。大学生进校后,困扰他们的常常是人际交往。农村来的学生性格较内向,不太主动与人交往,心里有苦闷之事也不愿与人诉说。城市来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自幼养成以我为中心的性格,与人交往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封闭心理、嫉妒心理、冷漠心理也是造成大学生走进交往误区的重要原因。在座谈中,大部分学生都谈到同学之间普遍缺少一种信任感、坦诚感,缺少互爱互助精神。有的同学不善解人意,缺少爱心和同情心,有的同学嫉妒心强,对学习成绩、工作能力、家庭条件比自己强的同学常存不平衡心理,有的同学心胸狭小,对同学们之间无意的伤害常常耿耿于怀,有的同学家庭条件优越,总想凌驾他人之上,有的同学经济困顿,总有一种自卑心理。
(3)爱情误区。谈恋爱在大学校园已是普遍现象,至于走进伊甸园后的结局怎样很多大学生是不考虑的。目前大学生的爱情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跟着感觉走;寻求寄托;攀比;从众;爱情之上。以上这些认知错误导致诸多心理障碍。前五种属于不负责任,把圣洁的情感视为儿戏。“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时髦话语,许多大学生怀着浪漫的心情追逐过程的美丽,至于过程之后是什么他们很少考虑。这种恋爱观虽然损伤了许多大学生的心灵,但后来者仍义无反顾,这种怪圈不仅反映了大学生恋爱观的不成熟,更反映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观。最后一种是把爱情看作人生的惟一,这对心理的损伤最大,大学校园里的自杀案件多与此有关。
2.道德迷失引发心理危机
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传统的道德观念日益衰微,人们的价值观念走向多元。多元的价值观念一方面打破了昔日僵化的价值体系。使人们开始新的视野,另一方面又使人们利己的自然属性在失去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下恶性膨胀。为富不仁、见利忘义、贪污腐败、坑蒙拐骗充斥社会。这些不良风气无时不在侵蚀着宁静的大学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选择。下面是笔者的一组调查向卷,它反应了大学生对当前世风的评价和对道德境界的认同。
表4有39.6%的学生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价值不大或没有价值。当然,无论在哪个时代要做到这一点都需要道德的崇高,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学生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价值不大”?说明传统的道德观念已被不少人所抛弃,经济利益超越道德规范之上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并且这种风气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由表5、表6、表7可见,大学生对道德境界的选择逐渐呈下滑趋势。一个人知道感恩就会乐于回报他人和社会;一个人懂得知耻、能反躬自责,就会远离罪恶;一个人有博大宽容之心就会化解人世间的仇恨。大学生做为社会的优秀群体,应该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大学生中有10.1%的人不能宽容别人的过错,这个数字令人担优,它正说明了马加爵事件的悲剧根源。
大学生的道德危机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爱情方面。学习方面的道德危机主要表现在无故旷课、考试作弊。考试作弊目前已成为学校的大害,作弊的学生不被老师发现则沾沾自喜,不以为耻,一旦被老师发现,不反躬自责反迁怒老师,全然没有一个大学生的道德底线。
人际交往方面的道德危机主要表现为不讲诚信、抵人利己,缺少爱心、同情心、宽容心。爱情方面的道德危机主要表现在对爱情不负责任和越轨。目前各高校都有在校外悄悄租房同居的学生,他们怀着青春的萌动偷食禁果,全然不知这会毁了他(她)们的一生。造成大学生越轨的主要原因是网上黄毒,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对大学生正确爱情观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二、心理障碍干预措施探究
1.加强人生理怨和人生责任教育
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着一个重新确定目标的问题。初入大学他们雄心勃勃,但往往到大二便开始松劲,因此对学生要及时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和人生责任教育。许多荒废学业的学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人生理想和人生责任感。
2.加强道德和审美教育
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导致道德观念的混乱,尤其社会过分宣扬的张扬个性、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价值使人生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不知所措。他们误认为我行我素就是张扬个性、和传统决裂就是自我实现。有些学生甚至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可以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如果对此不加强教育,将会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滑,并危机到民族的未来。加强道德教育除了依靠学校教育外社会还应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加强舆论监督规范网络道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抵制各种不良现象的能力。
审美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审美教育尤如一个富有张力的生命舞台,它以丰富多彩的画面为受教育者展现出一个斑斓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超越平庸向崇高的精神王国飞升。正如18世纪德国伟大的戏剧家、美学家席勒所说:“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而来”。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人文精神教育会让学生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认识自我,善待自我,善待他人,并学会如何排遣心中的苦闷、如何保持乐观豁达的心胸。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靠(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学》两门课,但这两门课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并不多,建议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增开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
4.加强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也很重要。课外心理健康指导主要指定期举办心理专题讲座,结合学校实际及时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还包括校院网上的心理知识介绍、心理问题解答等。
5.加强主体自我教育
主体的自我教育、自我排遣是防范心里危机的重要保障,只有主体的自我觉悟才能从根本上排除心理障碍。心理咨询的宗旨是助人自助,咨询师的任何启发解答都是为了让咨询者释放心中的压力,自己走出阴影。因此加强主体自我教育除了人生观教育外,还要教育学生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战胜逆境,迎来柳暗花明。加强主体自我教育还可采用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情景剧的形式,让他(她)在自编自演中充分体会自己战胜心理障碍的快乐。这种形式不仅喜闻乐见还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运用这种形式时,老师要给以指导。
6.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三级心理健康机构包括校级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院系级心理健康组织、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目前各高校都有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并有专人负责,但缺少院系和班级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容易造成心理防范上的疏漏。院系和班级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要由专职辅导员负责。三级心理健康机构形成对学生自下而上的关注,容易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把可能引发的心理危机扼制在萌芽状态。
7.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2004年6月24日教育部在中南大学召开直属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对2004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无疑,这将使全国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新台阶。在做心理健康测评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测评表的科学性和合乎国情性,二是学生填表时的诚意性。另外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不能仅凭此表,还应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因为这才是最实际的。一般说来学生的心理障碍随学年的推进递增。这将是一个浩繁的工作,它需要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工作者的敬业精神。
8.加强学校管理,建立公平的竟争机制
良好的校风、科学的管理、公平的竞争机制是从源头防范学生心理障碍的最好屏障。营造富有人文关怀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学业的成功,更有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目前有些高校疏于管理也是造成恶性事件的原因之一。像马加爵连续一个礼拜不去上课,在寝室上网无人过问,这是严重疏于管理的表现。而他每天杀一个同学,连续失踪4天的学生无人问津更是不可思议。学校对马加爵事件应负疏于管理的责任。另有一些高校教学松散,老师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并且存在不公平的竞争机制,也是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9.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温馨的校园气氛,会开阔学生的视野,排除他(她)们心灵的孤独感,让他(她)们在新的大家庭中获得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还会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一般说来每个大学都有她的校园文化特色,只要充分挖掘这一财富,她就会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发挥重大作用。
10.建立心理擂导网站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开辟绿色通道,拒绝网上黄毒,已成为大学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建议各高校建立心理辅导网站,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心灵骚站。心理网站除解答有关的心理知识外,还应聘请资深的心理学者作辅导老师。充满人文关怀,激扬人生乐章,应是心理网站的办站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