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析高校素质教育功利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5-07-02 13:54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功利化 现状 对策
  论文摘要:将学分制与素质教育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但素质教育学分制改革,拄拄将素质教育体系转变成可由指标量化的条目和细则,要求学生获得相关学分,体现了教育领域的功利化特征。本文分析了高校素质教育功利化的原因,建议从动机、素质教育本质、制度、校园文化、教育者素质等五个方面入手,解决高校素质教育功利化问题。
  一、高校素质教育的现状
学术界通常将人的综合素质分为非智力素质、智力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三大方面,也有人认为素质主要指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三个方面。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
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8年,教育部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近年来,无论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我国高校素质教育正蓬勃发展。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素质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目标,引进灵活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很多高校实行了素质教育学分制,将素质教育体系转变成可由指标量化的条目和细则,要求学生获得相关学分,从而将素质教育推到了可供操作的阶段。通过素质教育学分化,可以实现素质教育评价与学校整体评价的有机兼容,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学分制与素质教育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但校方为了增强素质教育的操作性、提高就业率,倾向于可量化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这种改革对于被高考指挥棒驱使了多年大学生而言,客观上扭转“素质教育无用’,的意识。
  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增强了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市场对知识的需要,从而自觉调整知识结构;但也进一步诱使学生轻视基础、淡化理论,只重实用性知识,忽视基础科学与人文科学,轻视情感智力、社会适应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淡化了学生对个人修养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追求,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二、高校素质教育功利化的表现
功利在《辞源》中解释一是功名利欲—一《庄子·天地》说: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二是功效利益—功利主义以人的行为的实际效果作为道德价值的基础和最高标准。教育领域的功利主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教育的实际功用作为原则来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学分制的框架下,功利化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方案中,素质教育课程功能定位的功利化倾向高等教育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侧重。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强调理工科的教育,用最快的速度培养一大批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现在国内的许多高校尤其是以理工为主的大学,为了推行素质教育,都设立了素质教育的课程,这是对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中形成的过分专门化的教育模式的一种反拨,客观上有着紧迫性和合理性。但在设置素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矫枉过正的现象。人文素质的提高不是设几门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聘几个人文素质教育的老师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无形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片面地强调每个学生一定要修多少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素质教育就有可能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
(二)学分制素质教育体系内容设置的功利化倾向
当前各高校出台的学分制素质教育体系基本包含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具体内容和细则的设置则以可操作性、实效性为根本原则,以便于校方量化评估。这样一来,各项指标权重的差别,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做出较为功利的选择;另一方面,指标体系往往将利于就业的素质技能教育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校方出于就业率考量的功利化行为。

(三)学生对素质教育内容的选择存在功利化倾向,以获取素质教育学分为参与素质课程或项目的目标。
社会实践只扎堆已鼎鼎大名的地方、只做容易出名的事情、做一点事就要最大化的媒体炒作;课外活动只参加素质学分予以认定的项目;只参加校方认定、有“加分”的社团组织;只读名列“素质教育读书目录”的书;只选利于求职、易于通过的人文选修课……这种唯效果论,有投机嫌疑的态度,在大学生中并非罕见。
(四)素质教育评价方式和结果的功利化倾向
大学生素质评价的测评结果往往是各高校衡量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状况的唯一指标,是学生评先评优、评定奖学金以及对学生进行鉴定和毕业生就业推荐的最主要依据。这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对素质教育学分的重视程度超过素质教育本身。
三、高校素质教育功利化的原因分析
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笔者在全校2008年人学的3800多名学生中随机发放了400份调查问卷(内容见表1),收回有效问卷328份.统计结果见表2:



以上数据结论表明,大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以及选择活动项目时,有着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尽管他们深知素质教育的重要,也渴望自身全面发展,但遇到具体情况,他们往往违背本意,做出功利化的选择。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师生双方、社会环境以及现行的素质教育体制、素质教育内容设置、素质教育评价机制都是引发功利化倾向的原因:
(一)学生方面,当前大学生的实际理论知识、文化修养、认识能力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框架下,没有得到真正的开发。当他们独立地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时,难以辩证地加以认识和分析,而他们的成人化意识、自我成熟感等又使得他们不愿意接受成人的帮助,于是这种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使得他们容易被局部的、表面的、眼前的现象迷惑,滋生追求实惠、急功近利的短期学习行为,表现为:
1.理想信念淡漠,道德修养有待提高;部分学生价值趋向功利化,协作意识低,缺乏奉献精神,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少数学生中有所蔓延。2.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优。如: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等。3.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大学生的学习百的就是为了求职、找好工作,无论人党、学习还是与人交往都围绕就业展开,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部分同学理想脱离现实,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他们对学习抱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热衷于考证、考级。4.人际交往中存在失信现象:学习中弄虚作假,为过关、拿高分不择手段;为了找工作任意提高学习成绩,伪造荣誉奖励;随意违约,个别同学谎报成绩欺骗家长等。
(二)教师方面,社会评价机制使教师更易受到名利诱惑: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滋长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了部分教师理想淡化、信念动摇、道德失范,表现出消极心态和实用主义价值观。2.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较差,缺乏创新精神,以自己的科研、职称或其它事情为重。
(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各种阶级思潮、价值标准渗透进来,导致了部分师生更加注重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实用化。
(四)高校规模化发展造成的影响:一方面,教学资源的紧张促使学校强调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人学分数的降低造成学生整体素质下滑。

(五)高校承受的就业压力使高校在制度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往往一切以就业为出发点。
  四、对策
(一)从动机着手,满足学生成就感,克服功利化对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动机是一种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心理学将动机分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大类,内部动机是因好奇心、求知欲、自尊心、责任感、学习兴趣和成功感等内部因素所引发的动机,而外部动机追求的目标是学习活动之外的目标,通常是由权威、领导或群体提供的分数、奖金、奖励等外部引诱而产生的。因此,减少功利性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关键从动机人手,引导学生重视学习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求知欲,尊重其自尊心,提高责任感,使其学习兴趣,成就感得到满足。冈在目前大学生学习功利化倾向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加强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和主流,看到社会发展的远景以及自己的前途,不为眼前的得失而丧失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和追求。
(二)回归大学教育本质,构建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培养方案。蔡元培认为“大学,并不是贩卖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未(上接第135页)来”;“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善他人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唯有如此,素质教育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才不至于走向功利化。
(三)健全制度,素质教育呼唤教学管理的创新。在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中应减少功利性太强的激励机制,不要误导或引导学生。面对功利,应理性地对待与适度地超脱,承认功利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动力因素,但不能过度追求,以道义来约束自己,以良知来评判自己。
(四)课堂教育潜移默化,校园文化推波助澜。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教师的每堂课、一举一动,都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此外,校园文化对于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往往比课堂教学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开展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术的、文娱的、体育的活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五)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尤其强调教育者本身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素质,包括教师的素质和机关干部的素质,是一所大学中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老师的行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将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素质。

上一篇: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高三政治复习时不可舍弃的角色--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