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形势下普通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2 13:54
【摘要】体育文化发展战略是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被确认为一种软实力后,各国就都把提高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体育文化软实力作为人们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法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构成体系的要素,旨在构建和谐、健全的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内生力,增强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通过对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要素及其相关系的辨证分析,凸显我国体育文化的多功能价值,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体育文化软实力和谐社会普通高校发展战略要素体育文化创新

“软实力”其实质是一种精神实力,它与“硬实力(即物质实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共同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影响作用。所谓“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的。确切地说,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国际感召力的综合因素而言的。体育是人类一项美好、纯洁、积极和健康的活动,它所崇尚的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积极向上、增进友谊的精神和所追求的目标,体现了人类的共同愿望,因而古往今来,体育得到世界不同种类、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的热爱。
一体育文化软实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体育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体育文化体制改革,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体育文化软实力有利于聚合民族精神
顺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是一切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素质和品格。体育文化的整体性和统和性是维持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方面,体育文化作为民族长期的精神积淀,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并依附于语言和其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体育文化环境,促进不同种族、民族、社群的同化,形成具有广泛约束力的规范与制度,以协调、整合各行为主体的力量,给国家或民族的人民带来归宿感、安全感和自豪感,是民族认同和凝聚的基础。
2.体育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
加速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体育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正处于体育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日益频繁和加深的时代,体育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也正逐渐成为国际竞争和国际冲突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近几年,我国政府也开始注意到“软实力”在增强国家实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以和平发展道路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途径,内促发展、和谐,外促和平、繁荣的系列主张,致力于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和谐相处、互利共赢、互信协作、相互促进。
二构建和谐社会下的体育文化软实力
体育文化软实力一定要反映民族、国家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一定要反映民族、国家独特思想体系、核心价值观。因此,我们要构建体育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加强对体育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把握社会主义先进体育文化的本质性力量,更加注重创造和传承我们的思想体系、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
把握社会主义先进体育文化的本质性力量。体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指导、规范实践的日趋丰富多样的价值体系和认知体系,引导人类不断超越,是人类的意义之源、力量之源和秩序之源。人类今天正朝着体育文化时代迈进,体育文化时代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党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体育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体育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体育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体育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三普通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探析
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是高校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师生接触最为广泛、最有活力、最富创意的一种文化。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不仅能够提高高校师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体育观念,而且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个性特征。
1.普通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战略方针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高校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它历史弥新、生生不息、绵延千载,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育文化不仅是体育存在的效用基础和社会前提,也是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体育财富的价值本原,具有提高人们的体育思想素质、体育道德素质、体育文化素质、体育审美素质、体育行为素养,引导社会发展、传承社会文明等功能,首先要产生重大的社会效益。
但同时体育文化产品具有经济效益,又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制定和实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2.普通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科学发展观必将成为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就是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健康需要;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体育文化权益;不断提高人们的体育道德素质、体育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体育环境。体育文化发展归根到底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文化发展战略必须关注历史,具体地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关注人的体育精神需要的良好满足和体育文化潜能的良好发挥,又要关注人的体育道德和体育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做出贡献。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当代中华民族体育精神是我们在引进、消化、创新和发展现代体育运动实践中,逐步产生和积累的体育文化精神成果。体育文化是塑造高尚灵魂的最有效途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体育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体育灵魂,就会失去了体育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高尚的民族体育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的这种民族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有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运动员为祖国荣誉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强不息的英雄主义精神、超越自我的乐观自信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具有新中国体育文化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中国运动员表现出的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为最大利益,始终将赢得民族和国家的荣誉放在最高位置。这就是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在普遍性的体育精神中表现出的中国体育文化的具体实现和独特表现,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体育精神色彩。因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体育精神成为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3.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构成体系
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构成体系是体育文化系统得以在发展过程中保持整体性并具有巨大功能的内在根据,它同时也决定着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的特征。综合分析不同研究者所提出的观点,笔者认为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构成体系是一个耗散结构和开放的系统,它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1)体育物质要素。体育物质要素,是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是进行体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体育建筑、体育器材、体育服装、体育用品、体育雕塑和各种体育形态等,这也称为高校体育文化的“硬实力”。
(2)体育制度要素。体育制度要素,指对高校体育起规范作用的各种有关体育法规法令、体育规章制度、体育规范和各项竞赛规则等,它们在一定范围内,对体育文化的主体的体育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此外,还包括高校内的各种体育组织。高校体育文化的制度要素是关键,对其他要素起纽带作用,它是高校体育文化构成体系中最具有权威的因素,并规定着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整体的性质。
(3)体育行为要素。体育行为要素,指师生员工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构成的体育行为规范,主要以体育习惯来体现,如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育知识、体育宣传及广告,还包括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等。
(4)体育精神要素。体育精神要素起主导作用,主要包括体育思维方式、体育审美情趣、体育道德、体育精神和体育价值观念等,其中体育价值观念是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以上四个要素,共处于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这一系统中,它们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构成体系以物质文化要素为依托,制度文化要素和行为文化要素为表征,精神文化要素为核心的有机统一体,反映着高校师生整体的体育精神风貌。
四结束语
构建和谐的高校体育精神文化。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中提炼出来的、反映体育文化活动特征的一种文化积淀,是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价值观念和文化成果的总和。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居于高校体育文化的主导地位,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一经形成,就影响和规范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品质的形成,并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其中体育观是高校体育精神文化要素的最高反映,它指导着学校师生的体育行为取向,决定了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目标。总之,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强化高校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有利于高校体育文化多维功能的发挥;有利于高校良好的体育风气的形成;有利于高校校风、校貌的建设;有利于优化高校的育人环境;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志理、薛雨平.奥林匹克文化教程[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9
[2]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3]云学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探析[d].四川高校,2004.4
[4]刘久龙.构建体育文化全新模式的理性思考与研究[d].武汉理工高校,2005.6
[5]何黎明.浅析体育文化的定义与分类[j].体育科学研究,2005(6)
[6]黄世懋.中国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互动互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6):33~35
[7]白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体育文化——晋城市在创新中实现跨越[j].经济问题,2006(2):36~38
[8]黎冬梅、肖锋.试论体育文化的特征[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3):11~15
[9]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来源[j].中国体育科技,2007(5):3~17
[10]徐虎泼、张战峰.郑州地区古代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2):12~13
[11]王俊奇、吴亦丰.论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体育文化关系的走向[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2~13

上一篇:农林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浅论高校音乐活动的理论意义和主要实践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