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职业教育路径分析
【摘要】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德国人提出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力图把社会需求或企业需求与教育需求和个人需求结合起来的模式。
【关键词】双元制 德国 职业教育 经济建设 中国 改革开放 技能 研究成果 规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1-01
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正如其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一样,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说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那么制造这些秘密武器的是德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而促进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理论基础——职业教育学的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则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正是在这思辨的土壤中,产生了许多极具职业教育特色的理论成果,凸现了职业教育自身的规律。
德国人提出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力图把社会需求或企业需求与教育需求和个人需求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简单地说,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由职业学校来完成的,而是由企业和职业学校两方共同教育和培养,称为双元。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支持,以企业培训为主。双元制是一套系统而高效的职业教育体制。在双元制当中,除了企业和学校双方之外,工商协会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企业培训的主导和监管。了解了工商协会,可以说就大致了解了德国双元制当中的企业培训机制。企业先招工而不是学校先招生。学徒不用自己寻找学校,所在的企业有固定的合作学校去学习。从时间上来讲,学徒一年到校12周,企业要安排约三批次的学徒来学校学习。
德国全国工商协会总会简称IHK, 协会负责各地区与企业相关的工作。工商协会从企业培训资格认定,到合同签定,到企业培训过程的监控到最后考试和培训证书的发放,全程都参与其中,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上世纪,德国“双元制”的课程模式被称为核心阶梯式的课程。它也具有三段式的结构特点:第一年强调宽泛的职业基础;第二年强调职业大类的内容(不是专业大类的内容);第三年强调职业专门化。这一模式的课程标准由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开发。在德国,只在职业教育领域建立有联邦层面的研究所,其他教育领域只有州一级的研究机构,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在德国的重要地位。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核心阶梯式课程适用于所有“教育企业”。在德国,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开展培训,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有资格从事教育。只有那些符合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并经相关行业协会审定、将职业教育视为一种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大学的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元制大学“双元制”教育的优越性在于通过实训帮助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学生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缩短进入企业后的见习期,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职业竞争能力。
20世纪的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将政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急需大批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的专门人才和职业人才。当时,担负人才培养任务的中国教育部,把眼光投向了德国。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就是从借鉴和学习德国的经验开始的。
在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面临许多的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高职院校的设立,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但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专科层次,而且还要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其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构筑纵横交错的教育立交桥。让企业和社会更多的介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企业和社会,教育部门与企业和社会的密切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要对校企联合办学采取激励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能型劳动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对技能型劳动人才的综合能力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众多民办学校的建立及公办学校的大规模扩招,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及专业设置的放开,学校的升格及国重、省重的建立,示范性专业、示范性实训基地、示范性学校甚至是教育集团的建设一拨接着一拨。但就在我国职业教育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亦存在不和谐的一面,前教育部长把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三相不适应”: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在新型工业化、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职业教育中,要注重教育过程和教师角色转换。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要充分注重教育过程,即教学方法,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更新教育观念,掌握信息技术,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新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聘请那些在职业实践领域工作、掌握最新技术和工艺、熟悉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的人员来学校授课,以保证我国高职的教学内容跟上科学技术和企业发展的步伐。
我国已经将职业教育改革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深化。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得到广泛认可,根据国情,将德国职业教育引进来,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对德国职业教育介绍,结合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情况,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应从改变教育理念,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形成符合自身的、系统的教学方法,改革现行的考核制度等方面着手,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有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上一篇:命制试卷的自主学习方法
下一篇:不妨用学生的思路上课的分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