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农村幼儿园校车安全问题的深层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5-10-07 09:15
     近年来频发的校车事故成为了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2012年3月5号温家宝总理在11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1]:要“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并强调,要把校车安全问题列入民生清单,呼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民生工程。
1  近年来农村幼儿园校车事故问题的状况
   有学者对近5年来媒体报道的74起校车安全事故数据统计后发现,在死亡学生人数中有74%是农村学生,事故主要发生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而来自中国新闻网的不完全数字统计[1] :在2010到2011年间,全国共发生48起校车事故,其中2012年为12件,2011年为29件,校车事故在城乡都有发生,但悲剧更多是发生在农村地区以及城乡结合处。其中在48起校车事故中,幼儿园校车事故为28起,占整个校车事故的70%左右,而农村幼儿园又是整个幼儿园校车事故的主流。例如甘肃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校车事故造成了21人死亡,43人受伤的案例无不让全国上下为之震惊。
   儿童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心愿,而校车事故的发生就会给诸多不幸的家庭带来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和阴影,也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2  农村幼儿园频发校车事故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2.1 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不足,民办幼儿园担主力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总量的4%这目标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落实,而学前教育经费一直只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3%左右,并且主要是投入在城市幼儿园中,而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更是少之又少。据教育部统计,在全国41636个乡镇中,约有一半左右的乡镇没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很多乡镇,甚至一个县城内的所有乡镇连一所公办幼儿园也没有,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农村乡镇,几乎都是私立幼儿园和家庭式幼儿园,占到总量90%左右。
    同时各类农村民办幼儿园在办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不足,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及、办学条件不达标、管理混乱等问题。因此以民办幼儿园担主力的农村幼儿园,不仅无法确保农村儿童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服务,同时还容易为校车事故问题埋下隐患。
    2.2 农村幼儿园机构和教学点分布不合理,出现“校车”需求旺盛的局面
  目前农村幼儿园机构及教学点设置布局不合理,农村现有的幼儿教育资源公办幼儿园主要集中在县镇,而民办幼儿园主要集中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人口服务半径远远大于小学。
    2.3 校车监管缺位,困惑“农村校车”安全
  校车问题不仅仅是车的问题,更在于管理本身。由于我国校车管理存在盲区,即没有明确的部门管理,更缺乏相关健全的法律来规范。目前涉及校车监督部门看上去很多,有交通部门、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等,多头管理,但权责不分清,造成好像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的局面。
  2.4农村幼儿园安全宣传不到位,学校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曾有记者调查发现,在诸多发生校车事故的农村幼儿园中,学校责任人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平时学校安全教育宣传很少,对于驾驶人员和接送教师没有相关的严格培训和要求,安全管理混乱。
3  解决农村幼儿园校车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注重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在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环境下,让农民独自承担费用,发展推动学前教育是不现实的,政府应当借鉴当前世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考虑学前免费教育,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或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发展普惠性,公益性的农村学前教育,做到以政府办园为主、财政投入为主、公办教师为主,加快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建立有条件达标、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的农村幼儿园,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
     3.2 采取多种形式扩新建农村学前教育教学点,实现就近入园的原则
  在西方发达国家,学前教育也一样存在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差别的问题,但农村学前教育上并不寻求统一的模式,而是以各自的特色举办方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如德国的“家长自办幼儿园”、法国的“微型托儿所”、英国的“学前游戏小组”等,而美国办的幼儿园更是多种多样。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的有效经验,因地制宜发展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学前教育事业,以达到就近入园的原则,尽量减少农村幼儿校车使用率,以降低校车接送危险度。如以下几种模式:
    3.2.1 农村幼小一体化的的公办幼儿园模式
  在国家下达执行撤点并校政策以来,不少村小的教学点被撤,或者部分年级并入中心小学,使那些为普九新建的校舍闲置起来;面对农村幼儿园处于空白地带这些更为现实的问题,考虑在农村实行幼小一体化的的公办幼儿园模式是具有极大优势和现实意义。
   3.2.2 实行教师走教模式
   在一些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利的农村地区,若到乡镇幼儿园就读,幼儿不可能寄宿,留守老人接送难 。走教模式是适合实际的可行性办法。走教模式首要的是摸索一条可操作的走教规范,计算最低成本 ,而且由政府牵头,提供政策保障,鼓励撤点并校后富余的师资自行申请,实行教师走教,通过巡回游戏辅导站、季节班、周末班 、半 日制 、定时制 、游戏小组 、亲子园等专业人员人户指导等丰富多彩的非正规教育形式和手段,为农村地区推行免费幼儿教育奠定基础。
   3.4 部分农村地区可推广“校车公交一体化”模式,解决农村地区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校车工程”目前正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着,而校车在实际运作中,资金问题是校车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大瓶颈。一辆专用校车价格在15—50万之间,此外,校车运营和维护费用以及驾驶人员的工资等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交通公路设施等因素的存在,大力发展农村校车工程将面临诸多的困难。
   3.5 家长、学校、政府应各担其责,确保幼儿入园就读的权利和上学安全
  孩子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应当把好第一关。家长完全可以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联合起来和校方交涉,要求规范地使用校车,要求校方配备技术熟练的司机,甚至要求校车质量可靠、配备安全系数较高的硬件设施。
  学校作为儿童接受教育的场所,应该加强规范安全管理,自觉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杜绝黑车、改装车等安全系数差的校车超载接送幼儿的行为。
  作为 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加大资金投入农村学前教育的力度;建立校车管理安全条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根据实际划清有关政府部门权责界限,以加强监管校车的力度,为农村幼儿和家长创造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因地制宜,交通安全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环境。
4  结语
  儿童是家庭的未来,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校车安全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让儿童安全的上下学,这是一个民族的基本职责底线,这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上的每个成员都要积极的行动起来,建立起坚强的防护墙,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长大!
 
参考文献:
理论探索,2012.(1).

上一篇:浅析项目教学法在《导游业务》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