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徐州市高职院校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5-10-10 09:31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逻辑分析法对高职院校学生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并对损伤在运动项目上的分布、损伤性质及损伤原因作了重点分析,同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发现运动损伤的特点,使大学生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办法,从而提高锻炼效果,并为以后公共体育教学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这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对运动损伤来说,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因此,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预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对抗练习时,加强对动作强度和情绪的控制,不要在乎练习结果胜负,目的是通过练习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技艺,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要过于着急的进行大强度的剧烈活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
2.4 徐州市高职院校学生损伤种类调查分析
  表4 徐州市高职院校学生损伤种类调查表

性质

擦伤       扭伤       挫伤       拉伤       骨折      其他

人数

百分比

次数

人均

百分比

112        65         63         69         12        47

30.52      17.57       17.21     18.73       3.17      12.70

482        267         275        280         45        191

4.30        4.11        4.37       4.16       3.75       4.06

31.3       17.3         17.9      18.2       2.9        12.4

        从表中,不难看出,擦伤是主要的损伤类别,擦伤的主要原因是场地过于光滑,有的学生运动鞋穿的不规范,加之下肢没有力量,整个身体不是很协调,导致摔倒致伤。扭伤、挫伤和拉伤占损伤总人数的53.8%,占一半以上。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思想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保护和帮助,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在练习时,不服从老师的指挥,没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没有针对性的专门性准备活动,另外,教师对问题阐述的不是很清楚,教学教法不是很合理,天气过冷或过热,运动光线不好等因素都是造成以上三种损伤的最直接原因。至于骨折等损伤大都出现在课余活动期间,大都是因为运动强度过大,动作不规范,或者运动过于强烈所致。这需要体育教师掌握运动规律,了解人体解剖特点,肌肉收缩性质,生物力学原理,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体育课大都在室外活动,教师要时刻注意气候因素的影响,气温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都将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出现肌力下降,机体的协调性、灵活性降低,因而易受伤;在阳光直射下练习,注意力很难集中,而在寒冷的冬天里练习,关节和肌肉难以活动开,不易兴奋,这时进行激烈的活动是不适宜的。[4]同时,对于部分学生要强调其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安全的重要性,往往不强调,他们都不太重视。
3.建议
3.1加强宣传教育,加强身体全面训练,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采用较为科学手段,加强身体的全面训练,从而提高身体的应激能力。同时,加强机体易受伤部位和相对较薄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其功能,达到预防损伤的目的。
3.2合理组织教学、训练和比赛。老师在教学与训练中,一定要遵循教学与训练原则,认真钻研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健康程度、训练水平、生理,心理等特征因材施教,做到循序渐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地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并指导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了注意正确参加进行体育运动。 [5]          
3.3加强医务监督,建立和健全自我监督制度。体育教学与训练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多种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练习者的身体状况、场地器械等诸多因素都与运动损伤有关。所以,必须加强医务监督,场地、器械应及时维修,禁止穿不合适的服装上课。[6]
3.4规范运动场地、器材的使用。场地器材使用频率过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都是引发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学校加大体育设施投入,进一步规范场地器材,经常性地整修场地更换器材,减少由于场地器材不规范所造成的运动损伤。
参考文献
[1] 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与预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115-13
[2] 刘建平,毛兰香.高压氧对治疗运动损伤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03)
[3]刁辉雄.中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J].体育师友,2001,(01) 
[4] 陈孔玉. 常见的运动损伤和预防[J].田径,2003,(11)
[5] 楼杭英. 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创伤的调查与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 2003,(04)
[6] 赵波. 体育课出现运动损伤现扬急救与后运[J].体育师友,2000,(03)

[1] 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与预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115-13

[2] 刘建平,毛兰香.高压氧对治疗运动损伤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03)
[3] 刁辉雄.中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J].体育师友,2001,(01)
[4] 陈孔玉. 常见的运动损伤和预防[J].田径,2003,(11)
[5]楼杭英. 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创伤的调查与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 2003,(04)
[6] 赵波. 体育课出现运动损伤现扬急救与后运[J].体育师友,2000,(03)

上一篇:延安市“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