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国学教育的基本问题论新

发布时间:2015-10-16 09:12
论及国学教育的基本问题,首先需阐明国学的基本蕴涵,也即弄清楚到底何为国学。章太炎先生曾指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1]张岱年先生认为:“所谓国学即中国学术之意。”[2]显见,所谓国学,即是指中国得以成为其自身的原始学术文化依据所在,是中华民族传统学术文化的总和。而针对这一中华民族传统学术文化的总和所进行的教育,即是我们一般所称的国学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的发展步入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帷幕已徐徐拉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沉寂多年的国学又开始在中华大地上悄然回暖,国学教育也重新走入中小学校园,并焕发出勃勃生机。本文立足于发掘并剖析当今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所涉及的基本问题,诸如价值认定、内容甄选、方法运用与师资培养等,以求探明当今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发展规律。 一、国学教育价值的认定 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首先需要厘清的一个问题即是国学教育价值的认定,这涉及中小学国学教育到底有无实施必要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可从宏观价值与微观价值认定两个角度来加以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使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具备充分的文化自觉,并确立其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的独立自主的文化地位,进而有效完成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便成为当今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时代课题。“教育既为文化传递的工具,在文化传递中引导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觉,是实现其传递功能的根本,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尤为重要”。[3]基于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应承担起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学校教育系统应将这些作为重要教育目的来追求”。[4]这也恰是当今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所应具备的宏观价值所在。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彰显中小学国学教育这一宏观价值相关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举措便自国家层面渐次推行开来。例如,1995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以赵朴初、冰心、曹禺、启功、夏衍等为首的九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联合提交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的正式提案,这一提案得到了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98年6月,团中央、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启动了“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此后短短数年间,该工程便得以在全国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千所中小学校开展起来。而在2001年开始试点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古典教育也同样受到空前重视。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古代诗文作品在教科书中的比例有所增加,教学要求也有所提高。凡此种种均有力表明,在一个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世界中,伴随着中国国力的与日俱增,对中小学国学教育所具备的以提升民族文化自觉、凝聚民族文化精神、彰显民族文化价值等为核心表现的宏观价值予以充分认定,已是当今中国教育变革的一种鲜明价值取向,这也从宏观层面上有力地推动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开展。 较之宏观价值认定而言,对中小学国学教育所具备的微观价值的认定,也即对国学教育对于学生个体终生发展所独具的“生命化”价值的认定,则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众所周知,我们当今所处的是一个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那些应用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接纳,一旦掌握了这些学科、知识与技能,往往会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学生们就可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安身立命。与此相对比而言,从表象上来看,国学教育的实效性则没有这么明显,它对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更多的是一种人文情怀与精神蕴涵层面上的影响,其影响结果的实现通常是要在一种潜移默化的状态下,通过一个长期渐进而又曲折反复的过程来完成。这种影响实质上是一种“生命化”的影响,其指向的是学生作为独立生存的个体的生命质量的提升、精神世界的完善以及生命终极意义的实现等。我们知道,“真正的学生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根本无法简单地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和概念来框定,只能通过体验的方法去领悟和从精神科学中去探索。具有健康生命的学生心灵,应该是真理、艺术、信仰与内心和谐的统一体,而不是内容单调、色彩贫乏的思维碎片和精神荒漠”。[5]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教育,其实正是致力于使受教育者经由这一教育,无论是在心性、品格、志趣还是在人情、世故、生活等诸多与个体生存交织一体的生命状态中,实现一种生命终极意义上的超越与完善。这一点,我们可从《礼记·经解》篇中对儒家经典教育本质蕴涵的阐释中得到深刻的启发。《礼记·经解》云:“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从这一具有典范意义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窥见,所谓儒家经典教育的原始意蕴,无非是为了通过实施这一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个体生存与社会生活中均能做到合乎大道、从容优游,最终完成一种生命状态上的蜕变与升华,养成具有儒家圣贤境界的完美人格。基于这样一种对国学教育传统蕴涵的本质解读,我们可以把当今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微观价值视作是一种隐性价值与长远价值,或者说是一种精神价值与生命价值。而能否对这一微观价值加以有效认定和发挥,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中小学国学教育宏观价值的实现与否。这是因为,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微观价值是直接以学生个体作为载体的,脱离开这个载体,宏观价值的实现也就失去了基本依托,两者相对比而言,这一微观层面上的价值就具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 二、国学教育内容的甄选 教育内容的甄选是当今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所涉及的另一重要问题。总体而言,当前中小学的国学教育课主要是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出现,而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开设国学教育课的具体时量也不尽相同。在当前的中小学国学教育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的甄选一直充斥着不同意见,也由此引发了诸多争议。正如前文所述,国学教育主要是针对经学、史学、子学与集学等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内容进行教授 的一种教育形式。而如何在这具有浓重历史传统色彩、且数量上浩如烟海的传统学术文化典籍中甄选出既契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又能满足当今中小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来,则殊非易事。这也是造成围绕此问题产生众多争议的根本原因所在。笔者认为,当今中小学国学教育内容的甄选,还是应立足于如何有效实现国学教育所独具的宏观与微观价值的角度来展开,在传统学术文化历史变迁的时代转换中,找到传统与现实得以衔接的节点,打通传统与现实的隔膜。倘若我们认真审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原始面貌,深入体会其本真意蕴,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洞察当今时代发展与变革的独特规律,就会发现,那些有效衔接传统与现实的节点其实并不缺乏,而所谓传统与现实的隔膜也并非坚不可摧。例如,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体系中所一贯注重的人文、践履、中道与和谐等教育内容,在当今这个注重实利、科技、立异与竞争的全球化时代里,反而会展现出其独特的现实价值。在国学教育过程中,这些现实价值不仅可以渗透到学生个体发展的生命化历程中,也可由此延展到提升民族文化自觉、凝聚民族文化精神、彰显民族文化价值的宏观层面,从而映射出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在当今时代延续与发展的不竭生机与光明前景。而具备这样一些现实价值的传统学术文化内容,也即是我们所致力找寻的用于衔接传统与现实的“节点”,同时也是我们得以打通传统与现实隔膜的关键所在。 我们在甄选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内容时,不应一味陷溺于传统学术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漫无目的或浮于表面地搜寻与堆砌素材;而应从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在保留传统学术文化原貌的基础上,对其加以适时的加工与创新,做到“发皇古义,涵养新知”。这样,才能使我们传统学术文化中那些精华的部分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焕发出活力,使其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为他们生命完善的一份有机养料,并融化在他们鲜活生动的人生历程中,不断增强其在现实生活中活学活用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智慧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既能有效继承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精华又能适应时代发展变革的“与时俱进的中国人”。 三、国学教育方法的运用 当前,在中小学国学教育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为读诵法。这种方法主张,“儿童诵读经典不强求他理解,只要他当儿歌或广告词来念,自由自在、愉快自然地多读几遍,如此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脑内充满知识,心情平静,心中充满爱与温柔,右脑充分开启,情绪智商全面提升”。[6]可见,中小学国学教育中的读诵法,追求的首要教学目标乃是学生对经典的熟悉与记忆,却并不强求学生理解经典的意蕴。同时,它也期许学生会在对经典长期反复的阅读与背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身心气质的改变与净化,从而全面提高其品格、情感与心智的水准。从中国传统经典教育的历史经验来看,这种方法确是有其独特优长之处的。它一方面顾及到了传统经典在文法上的特色,比如具有一定的行文韵律,容易上口读诵等;另一方面它也照顾到了儿童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生理规律特征,比如具有较强的模仿与记忆能力,而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等。此外,进行国学教育,对经典进行长期反复读诵熏习,以达到对经典内容的高度熟悉,也是最为基础的教学要求,脱离开这一点,实际上也就谈不上对经典义理的深入体认。因此,在中国几千年经典教育的历程中,读诵法始终都是一种居于核心地位的教学方法,其在国学教育方面的独特功效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今的国学教育加以继承借鉴的。据2010年8月2日《北京日报》报道:“教育部今年将在全国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教育部、国家语委计划用三至四年的时间,筹建‘中华诵经典资源库’,包括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诗文;中国传统经典诗文以及中国节日、24节气等传统知识,此次试点的教学成果也将被收入其中。资源库中每一篇诗文都将邀请名家讲解、朗读、吟诵,并邀请书法家书写,学生及公众可免费下载共享资源。”[7]显见,无论是教育部拟定开展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改革,还是计划筹建的“中华诵经典资源库”,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离不开“读诵”这一核心命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教育的最高领导部门,在当今国学教育的方法运用这个问题上,还是非常重视读诵法的独特价值的。当然,也有很多学者反对让学生不知所以地读诵经典,斥其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并对其身心健康成长造成消极影响。诚然,这一说法是有其合理性的。但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读诵法其实倒未必应任其疚。比如,在选择国学教育内容上的多而不当以及古今脱节,或是一味强调读诵法的重要性而忽视其他国学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等,都有可能导致国学教育效果不佳。因此,在注重运用读诵法这一国学教育基本方法的同时,还应注重运用好其他一些方法,如践履法与讲解法等。从而构建起一个多元立体的国学教育方法体系,各种方法相辅相成,以增强国学教育的功效。 从中国传统经典教育的特色来看,践履法对于体认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本真意蕴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方法论意义。现代新儒家学者徐复观先生就曾指出:“中国的义理,与西方哲学不同者,在其实践底基本性格。故缺少此种实践工夫底,很难信其对经的义理有所了解……有这一段实践工夫,精神可以相通,声气可以相接,对经的义理自较了解真切。”[8]显见,熟读熟背经典对学生体认传统学术文化义理而言固然十分重要,但只凭此一途,忽视或缺乏对经典义理的身体力行的体验,不注重对国学精华旨趣的知行合一与躬行实践,这样的国学教育依然是停留在望文生义与说食数宝的程度上,学生对经典义理的理解难免会流于浅陋,国学教育也难得实效。因此,国学教育在注重运用读诵法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引领学生将国学经典中的精神旨趣外化为切身的行动与体验,以此来增强其对传统学术文化精华义理的“实感”。这样由实践再“反哺”回来的经典读诵自会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较之单调枯燥地要求其读诵经典而言,教学效果的优劣自是泾渭分明。此外,在进行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擅加运用讲解法,对国学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而言,也是有极大助益的。在运用讲解法时,最好能规避掉常套式的从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的路数,这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情绪与厌旧感,难以提高其 学习国学的兴趣。教师在对国学经典内容进行必要的文白转换与讲解的同时,可以多样化地借助如漫画、动画、视频、影视、歌曲等具有强烈感官刺激功能的教学媒介与手段,使整个经典内容的讲解透显出“古今融通、灵动多变”的鲜活气息,这不仅可拉近传统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而且对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样一种立体多维、生动形象的传统经典讲解方式,更符合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其在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状态中逐步达成对传统学术文化义理的深层体认。 四、国学教育师资的培养 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开展,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即是师资的培养,无论是国学教育价值的认定、内容的甄选还是方法的运用,其最终效果如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有无合格的国学教育师资。事实上,师资尤其是优秀师资的匮乏恰是当今中小学国学教育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由于《国学》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较高,又无固定的教学参考内容与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自我对教材的认识与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些已经适应于统编教材教学的老师,在教学《国学》课时未必能够从容应对。……而仅依翻译之言鹦鹉学舌地读上一遍,恐怕连自己也不得要旨。况且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国学》,还要让学生真正内化所学的知识,教师的引导背诵,教师叙说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甚至在课下与学生看似无心却有心地自然交流,都需要深厚的学养”。[9]国学教育对教师在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素养方面的要求是极高的。就国学的学科性质而言,其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整个领域,可谓博大精深。因此,能够担当国学教师的人实质上是需要经过相当严格的专业学术训练的,仅凭对若干国学知识与义理的一知半解的掌握,就希冀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显然是有些勉为其难。就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师资的整体状况来看,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专门从事国学教育的专职教师数量很少,即便是设有专职国学教师,但不同地区学校或同一地区不同学校国学教师之间的教学水平也是高下有别、参差不齐的。又如,多数学校的国学教师均由其他相近学科,如语文、历史等科教师兼任,一人身兼多科教学,即便是学科性质相近,但能否做到相得益彰、样样精通,也还是让人不免担忧。此外,大多数担任国学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在职培训均显得较为随意松散,基本处于自由发展状态,缺乏严格有序的培训计划,甚至没有培训计划。凡此种种问题的出现,既是国学教育课受其他核心课程挤压,导致学校在各科任课教师划配上抓重放轻,以及对国学教师地位及其在职发展不甚重视等原因使然,更根本的原因则是当前国学教育专门人才的极度稀缺,而这种极度稀缺主要又是由国学教师职前培养的缺位所造成的。可以说,唯有真正解决了国学教师职前培养的问题,包括在职培训在内的国学教育师资一体化培养体系才有可能得以建构并日趋完善起来,国学教育教师的整体发展状况也才会发生根本改观。 当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国学学位,因此,具有专门国学学科背景出身的国学专职教师的职前培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不过,随着国家对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日益重视,国学学科应当被给予的独特专业地位也将日益受到有关领导部门的关注,这种状况也将会发生令人可喜的变化。例如,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宣布成立国学院,致力于培养专门的国学人才。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正在向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积极争取国学学位的报批与核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学生目前实行六年本硕连读制,学生毕业后可获得文史哲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这个六年制的培养计划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一系列重要领域,学生的整个国学学术训练注重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逐级提升。如果该培养计划能够得以有效实现的话,应该说,从国学院毕业的学生是可以具备较为扎实的国学专业基础与学术素养的,而其在国学学术及国学教育领域的良好发展前景也是令人充满期待的。这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倘若国学学位日后能够成为国家正式认可批准的一种专业学科学位,而众多优秀的国学专门人才又可从类似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这样一些正规、高级的专门国学教育机构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来,并通过国家教育领导部门对国学相关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与保障,将这些国学专门人才有机划配与补充到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第一线,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师资匮乏的不利状况是能够逐渐得到有效改观的。而国学教育师资状况的有效改观实际上也必将推动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发展状况不断产生令人欣喜的变化,当然,这同时也必将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我们还需准备好充足的耐心,拭目以待。

上一篇:农民工子女返乡就学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芬兰基础教育改革的路径的启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