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分析青少年的一些日常行
心理防御机制是由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是其人格构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与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概念紧密相连的。
弗洛伊德的人格构成学说包含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其中本我是无意识、无理性的,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它要求无条件的满足,只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由于受到了现实的熏陶而变得渐识时务。本我由现实原则支配;对本我之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进入意识;自我还要在超我的指导下,按照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超我是父母权威的内化,执行父母早年的职责。超我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监督和控制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这三种人格构成是不断交互作用的: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照现实的原则,只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部分的表现。自我对上按照超我的要求去做,对下吸取本我的动力,调整其冲动的欲望,对外适应环境,对内调节心理的平衡。综上所述,也就是说自我不但要同时服务于超我,本我和现实,而且要使它们的需要得以相互协调。在这种协调过程中自我会承受一定的压力,如果其难以忍受的话,它就会产生焦虑作为反应。焦虑的产生会促使自我发展一种机能来调节冲突,缓和危险对自身的威胁:既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能使本我得到满足。这种发展出来的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防御机制是在无意识之中进行的一种儿童式的反应。自我在采用防御机制时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因而会相应地阻碍现实行为的发展。除了弗洛伊德以外,其他的心理学家对于防御机制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综合他们的看法,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有:压抑、投射、否认、升华、置换、反向形成等。1)压抑。压抑是最常见、最基本的一种防御机制,是指一些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冲动,需求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了无意识之中,使自己意识不到其的存在。被压抑的欲望并没消失,它依旧在无意识中不停地运动,伺机寻求满足。例如:一个厌学的儿童由于不愿意去上课,总是自己寻找一些理由,结果不能去上课。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想法。2)投射。投射也是比较常见的防御机制之一,是指将自己的想法、愿望与动机强加于他人,断言他人也是有此动机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想法、愿望往往是超我所不能容的。例如:一个小男孩喜欢上了一个小女孩(因为没有到可以谈恋爱的年龄,所以他不敢想她有所表示,只能把这中喜欢深深地压在心底),又不能表示出来。他就有可能起哄说同班某个同学喜欢这个小女孩,即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他人身上。3)否认。否认是指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拒绝承认一些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认为它们从未发生过。这些事件会使人伤心、痛苦。例如:心爱小宠物的死亡、深爱着自己的人的故去等等。我们经常听说的某人拒绝承认亲人的死亡,依旧坚持说其未死的事例就是否认的生动例子。4)升华。升华就是把那些不能被社会和超我所接受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力量。例如有的孩子具有攻击性,在他小的时候大人还可以容忍,当他大一些后就会因攻击他人受到惩罚。那么他会怎么来发泄他的那些能量呢?他很可能会试着学会一些充满竟争的运动,例如篮球、足球等。他会在这些充满竟争的比赛中发泄自己的那些攻击能量。这样就既满足了自己自身的需要,又符合社会的要求使其不受惩罚。5)置换。置换是指人们因某事物而引起的强烈情绪和冲动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身上去,就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了。例如一个低年级的孩子在学校被高年级的学生欺负了,他又打不过人家,为了发泄心中的不平和气恼,他就很可能回到家以后把他的弟弟作为出气筒来发一通气。他就是通过置换的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内心的压力,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平衡。6)反向形成。反向形成说的是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之中的相反的行为。反向形成在儿童之中的出现频率比较高。例如一个孩子偷偷吃了放在桌子上的苹果,当妈妈追问苹果的下落时,孩子马上高声说“不是我吃的”就是这个反向形成的例子。
总之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有很多,以上介绍的只是其中的主要类型。对心理防御机制有一些了解不但有利于我们对儿童行为的理解,而且会有助于我们发现儿童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上一篇:普教科研和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