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
关键词: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在此方面做了一点尝试,我的做法如下: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每节数学课都在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氛围中度过,这样就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我事先向学生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让他们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它的度数,记录下来。第二天一上课,我让学生们考老师,只要随便说出一个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我就一定能说出另一个角的度数。于是学生们纷纷尝试能否考倒教师,当然考不倒。于是教师就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想不想和老师一样有本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有什么规律。”这是一个用活动实例引入的好例子,运用悬念的巧妙设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促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高效率的实现。
二、互动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教学模式停留在以老师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使得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因为理解起来有困难,造成不能及时消化老师讲的知识,从而积累下来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多。如果采取互动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对数学问题的的理解也理更透彻。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组织者,策划者的作用,当然这个组织的背后应该是对课堂活动的精心规划,老师起到了导演的作用。例如“求证:顺次连四边形各边中点所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般学生解决边形是什么?2、顺次连结矩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3、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边形是什么?4、顺次连结正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5、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6、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7、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逐步设问,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同时积极掌握了相关知识,并从中找出其中的规律。
三、优化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数学知识
学生能否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取决于新知是教师的给予还是自身探求而获得。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把课堂营造成学生的数学活动场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定的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在活动中发现创新,提高学习活动效率。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性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有所发现,并能对自己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掌握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方法。教学中可让学生联系生活环境,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师生共同研讨等探索性活动,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水平。《中心对称图形(一)》教学为例(它属于数学命题中的定理教学)。平行四边形(及平行四边形系列图形)具有那些主要性质和判定方法呢?这是研究平行四边形及其系列图形的主要内容,传统的教学直接把平行四边形及其系列图形的所有性质和判定方法告诉了学生,而忽略了这些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
我们的教本的编排体系体现了所教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情况,让学生主动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本以中心对称为主线,展开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性质的研究。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探索旋转图形、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研究;(2)课本在用特殊事物的特殊属性的方法给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的同时,紧扣中心对称这一线索,通过操作、观察活动,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别是由三角形绕其一边的中点、直角三角形绕其斜边的中点、等腰三角形绕其底边的中点、等腰直角三角形绕其底边的中点旋转180度而成的中心对称图形,向学生展示这些特殊的四边形的形成过程,为研究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提供了新的直观有效方法。
四、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课堂合作学习效率
教师要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时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课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采用小组学习方式,在教室环境设计上探讨改变学生的座位排列方式,以利于学生更自然、更大胆、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方式、认识水平、交往能力等得到一定的提高。如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我设计了如下环节:1、六人一组,每人任画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2、比较所画的图象,你认为是什么图形;3、找出你所画函数的k、b的值,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k相同的正比例函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根据k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由此发现k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5、根据b的值进行分组,比较函数的图象,由此发现b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6、总结出当k、b不同值时一次函数经过哪些象限。学生“动”了起来,没有“旁观者”,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合作分析、讨论,图形结合,很快认识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合作的成功使他们学有兴趣、轻松愉快,体验到合作学习重要性。
总之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上一篇:我的一点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