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15-11-16 09:59

摘 要: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他把职业教育看作是救国救民、消灭剥削的一种手段,提出了职业教育应从民众生计出发的民众教育,根据我国当时国情将职业教育的目的定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至今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敬业乐群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黄炎培(1878—1965),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县(今上海浦东)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从6岁读四书五经,9岁接受传统教育。21岁时在松江府以第一名取中秀才,三年后考中江南乡试举人。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就学,受到蔡元培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1903年在川沙县和同仁办小学,宣传新思想。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江苏省议会员。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1915年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去美国考察教育,着重了解美国的职业教育,促进了其教育思想由实用主义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化。为实践职业教育的思想,1918年黄炎培先生在上海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中华职业教育社主要开展的是教育和社会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八一三”抗战期间,职教社发起成立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后改称上海市地方协会)。1945年7月,应邀访问延安,作《延安归来》一书,积极促进国共两党和谈。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1945年被选为全国人民大会代表、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65年12月1日在北京逝世。
  二、职业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1.职业教育的本质
  黄炎培先生认为教育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达到目的的手段。1916年在江苏教育暑期学校讲学时,他讲到“本能教育”问题,非常明确地阐述了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的观点,认为如果学校只是按照课程表、教课书规定的内容,将其灌输给学生,那就是忘记了“本义”,失去了教育的“真义”。而教育之本义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教育应具有的职业性,应切合使用人的能力,以有助于生活和生计。
  2.职业教育的作用
  从当时我们的国情来看,职业教育是我国最难解决的人民生计问题。记得黄炎培先生曾在书中提出过:“世界一切问题的中心是人类,人类一切问题的中心是生活,要是这个中心在若干世纪内,一时无法改变,那么有生活,必有需要,有供给,那么人类就必须有各自的特征,各有各的特长,而人与人之间亦必是彼此相感的精神和相结的方式。理解以上的话,我们就能得出两种意思:一种是说明职业教育是通过传递生活经验、生产经验以及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把古人或年长的人所知道的知识和经验,全部传给后人,而后人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并根据这些知识和技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特长。另一种是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不同社会需要、应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进步。”
  由此可知,黄炎培明确阐明了职业教育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关系,明确表明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及作用。
  三、职业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1.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
  黄炎培先生在倡导职业教育的早期更多地以解决个人生计为目的,将学校与社会、求学与服务联系起来,20年代起,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从这种职业教育目的可以看出当时职业教育是解决个人生计的。那么,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出路
  论包含了黄炎培所提倡的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促进实业发展、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诸多追求,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观和教育观。
  2.职业教育的教育方针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黄炎培将职业教育方针界定为社会化、科学化和平民化。他认为职业教育机关的唯一的生命是社会,认为“为职业教育,必须注意时代趋势与适走之途径,社会需求某种人才即办某种职业学校。”同时社会是整个的,如果教育不合别部联络,这部分不但休想办好,而且这部分也是很难办的。表明了他的“离开社会无教育”观,也说明他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更需要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需要与社会各界多接触。
  科学化是黄炎培先生坚持的另一个方针。科学化是“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的问题”。另外,黄炎培先生还把职业教育着眼在大多数民众身上,指出“办职业教育,应着眼于大多数的平民身上,如果他们的教育无有是处,那么办职业教育,也就一无是处”这就充分体现了黄炎培先生的平民化教育思想。
  四、职业教育的道德教育
  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把“敬业乐业”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道德规范,“敬业”是指对所学职业具有嗜好之心,“乐群”是指具有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为此,黄炎培先生强调职业教育“一方面授与学生以谋生的技能,一方面要注意社会服务的道德……谋生与做人,二者本应同时并重,不具谋生能力,人固无从做起,具有谋生能力而不知做人之道,必将成为自私自利之徒,更违教育之本旨矣”。在他的努力下,中华职业教育社重新制定和完善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标准,定为:为职业之真义在服务社会中养成责任心,养成勤劳习惯,养成互助合作精神;养成理性的服从美德,具有稳健的改革精神,养成对所有从事职业的乐趣;养成经济观念,养成科学态度。
  五、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学校的数量、在校学生的规模,还是在教学的质量上都有可喜的成绩。我们并不否认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也不能否认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欠发达,谋生才是第一性的,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矛盾和冲突,但乐业,却是让人们在通过职业教育的学习,从中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现今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远远比过去丰富。
  黄炎培先生结合当时我国的国情,指出了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民众化、实用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等特性,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及理论体系,大大丰富了中国职业教育理论,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黄炎培不愧为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奠基人。
参考文献:
[1]高奇.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培青.中国教育史[M].东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J].第七十一期.1926.
[4]黄炎培.我来整理整理职业教育的理论和方法[M].P168—169.
[5]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
[6]黄炎培.我之人生观与无吾人从事职业教育之基本理论[M].P273
[7]黄炎培.河车记[M]
[8]黄炎培.断肠集[M]
[9]黄炎培.教育与职业[M]

上一篇:从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入手促进学风好转的措施探

下一篇: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远程教育教师的激励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