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问题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一项全新的、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讲述了高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及其重要性。笔者分了当前高校管理队伍的现状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对策。
一、 高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
由于高校管理工作的内容、服务对象等的特点导致高校的管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
一是服务性。高校管理工作的服务性主要表现在导向与职能高校管理工作的导向为师生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职能为为师生等利益相关者服务。高校的大部分行政部门都是围绕教学科研而存在,每一个岗位的工作都是为教学科研、教师学生服务的片旦脱离了教学科研的需求、教师学生的诉求,高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目的性便不存在了。
在观念上高校管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和服务于师生的意识在职能上高校管理人员听该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成果作为自己的职责。想要更好地发挥高校管理的服务性提高高校管理服务成果的有效性高校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师生需求并及时做出反馈,多正自身的服务工作。高校管理工作的服务性在本质上决定了高校行政部门的基本任务就是服务于学生、教师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用完善的服务管理制度不断健全高校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高校的发展。
二是教育性,高校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接触的很大部分的一个群体便是学生还有辅导员等岗位,其工作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指导二因此行政人员的思想态度、工作风格、生活作风会直接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潜移默化地产生教育作用。这与其他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有极大不同。为了保障对学生教育的有效性高校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而担任思想教育职务的人员应该对自己担任的职务要有深刻的认识,了解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要有严谨的纪律意识和良好的人格素质。具体来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管理人员除了必须具备端正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政素质,要精通行政管理的原理和技巧还要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冈。
二、 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教育管理队伍的基本职责是负责全校运行和管理;组织制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专业发展规划、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负责学生的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教材管理;负责教学研究、建设、改革与创新等工作。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高校要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不仅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要有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教育管理队伍,这是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和维护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为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的中心地位,加强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 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 缺乏对管理队伍意义的认识。
第一,高校的领导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重视学校发展的全局,从而对管理工作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同时,也没有意识到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对高校发展的影响。第二,很多高校都是多所学校合并而成的,在合并后比较重视如何将学校不断壮大和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等问题,注重教学学科与课程的开发,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注重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也就忽略了管理问题,没有把管理队伍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第三,很多管理人员的工作都比较清闲,认为管理工作是非常简单的,所以根本不需要熟悉更多的管理知识,更不需要管理人才的素质有多高,长期下来,这些管理人员就不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管理知识,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不能认识到管理队伍素质的重要性。
(二) 管理体制僵化,致使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大多高校采用“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校级管理部门对全校管理工作负责,同时负责对院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这种机制致使院级管理人员对校级管理部门过分依赖,只被动地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主体工作基本停留在转发工作通知,汇总收集材料等简单机械的事务性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及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新性。
(三) 管理队伍不职业化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的高校管理队伍都有其不专业、不专职的特点,很多管理人员都是从老师队伍中调过来的,还有很多是高校的毕业生或是引进人才的家属,除此之外就是身兼数职的学校领导干部了,这些人都没有系统学习过管理方面的知识,没有经过专业的管理培训,更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所以根本就没有管理的才能和较高的水平。这也就说明了高校没有重视管理人员的职业特点,盲目招选不符合要求的人才,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也不够重视,不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 加强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
教育管理队伍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教育管理观,那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科学管理观。而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我们要在教育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因此,我们的管理意识、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教育管理的目标则必须以此为出发点。
(二) 完善管理制度,保障队伍建设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保障。涉及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制度主要包括高校教学管理办法、组织管理机构、管理队伍成员的培养三方面。第一,高校教学管理办法的制定是在遵循学校对高校教学权责规定与指导下对本系的教学管理内容作进一步的细化与落实,从而明确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容与权责以及队伍建设的发展。
第二,组织管理机构制度包括对分管教学领导、教学秘书、教研室及教研室主任以及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下转第40页)(上接第38页) 会、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权限与职责的规定。第三,管理队伍成员的培养涵盖学历的提升、知识的更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等方面的进修,从思想觉悟、专业素养、领导能力等方面提高教学管理队伍水平。
(三) 加强创新管理,促发展
真正的管理人员永远是一个创新者。高校的管理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务实求新,多一点创新意识,少一点保守心态,努力实现管理的现代化,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一是教学管理人员要勇于破除保守思想的束缚,积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学校管理层要引入创新竞争管理模式,鼓励所有教学管理人员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潜能,实行岗位责任制,引入目标与期望的激励体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管理良好有序的发展。
(四) 营造以人为本的考评环境,实行柔性管理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知识工作者不能由别人激励,而只能由自己来激励;不能由别人来指挥,只能由自己来指挥;尤其是不能由别人来监督,而只能自己保证自己的标准、成绩、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运用共同的价值观,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动的心灵推行柔性管理。要为管理人员营造尊重、理解和关心的工作氛围,采用对话式的管理方式,给予其工作的主动权和事业发展的空间,使之潜能和天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具体来讲,以人为本的考评环境,应该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管理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群体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应该有利于激发高校管理队伍的生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个人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应该有利于发挥高校管理队伍的自主性,使其在考核体系框架下自觉完成任务,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五) 制定退出机制,树立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
高校发展的内外环境要求管理队伍时刻认清形势的发展,审时度势。长久不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是学院长盛不衰、持久平稳发展的基础。就像鲶鱼与沙丁鱼一样,没有鲶鱼对沙丁鱼的攻击沙丁鱼会大量的死亡。
居安思危,既要意识到学院存在的危机,也应意识到自身在学院内面临的危机。
高校要建立长效的教职工退出机制,促进高校人力资源合理流动,优化人员结构,使“学院发展阶段、岗位任职资格、人员工作能力”三者随着学院的发展而得到调整与匹配。要做的“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机构能设能撤”关键是确定用人的客观标准,扬长避短。说危机,谈竞争,更多的是期望让我们的干部队伍自身强化出这样一种危机意识,做好足够的准备,在工作中拿出表现,干出实效。
(六)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
高校要根据管理人员的自身特点和岗位性质,探索建立职务与职级“双轨并行”的职员制度,在明确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岗位特点,设置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内容和指标体系。
要将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日常考核和重点考核、民主测评与实绩分析等相结合,不断优化考核评价的方法,形成立体交叉的综合评价机制,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一个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作者:彭伊凡 来源: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3期
上一篇:爱与责任是教育的灵魂
下一篇:浅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