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实践策划研究论文(共3篇)
第1篇: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经济程度越来越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税制也在不但改革和完善,营改增之后,我国很多行业对税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我国的很多高校对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这门课程并不重视,对于该课程的教材编写、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都不够全面和恰当。一些高校开设了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这门课,但是只是作为选修课,有的高校甚至还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已经开设这门课的高校,一般只是针对主要的税种作了讲解,纳税筹划和纳税筹划实务操作基本被忽略。鉴于学校读这门课的不重视,加上学生对其相关课程的学习又不充分,导致这门课的学习效果达不到教学目标。为了高校课程的设置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变化,真正践行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性税务人才,高校需要对与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这门课程重新定位,并深化改革这门课程。
完善教材内容,及时跟新教材
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上课,学生上课必须依托于教材;现有的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材还比较少,目前用的比较广泛的教材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盖地教授主编的教材,其他的诸如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玉龙教授编著的《新编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等书一般作为辅导教材推荐给学生使用。这些教材或多或少存在缺陷。以现有使用比较广泛的盖地教授编著的教材为例,这本教材的前10章讲述的税务会计,后面两个章节讲述的是税务筹划概述与实务。他将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分割开来,并且侧重于税务会计知识,这与把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两大知识整合在一起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他的教材大部分都是围绕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来阐述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提升宏观环境的动态应变能力
宏观环境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土壤,医院要想防范财务风险,首先应了解市场需求和变化,明确医院的市场定位,清楚理解国家政策法规,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的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积极主动提升医院对理财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医院同时还要配备
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的各项基础工作,使医院财务系统高效运行,以防范因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制定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参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关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市场评价等指标的平均水平和风险防范标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筹资、营运、投资、分配四项经济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筹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的预防指标体系,分为不同风险层次的防控指标级别,以此来衡量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从而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尽量提前发现,采取相应的防范化解措施。同时,对或有事项可能引发的财务危机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将损失和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3)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公立医院可通过规范内部制度,设计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减少风险。通过财务审查、内部审计、财务信息报告等对医院的经营和财务活动实施全过程监控。建立起财权集中归口、经费管理科学、监控制约严密的财务管理体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预警和有效控制。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
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是制约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的瓶颈,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专业技术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培养和引进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管理人才,应建立一套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充实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队伍。同时,医院相关部门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知识和防范控制能力,可以借鉴企业的财务制度改革的经验,按照医院现代化管理模式,管理整个财务运作和监督系统。
综上所述,只要存在经营活动,就必定产生财务风险。对公立医院来说,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是确保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因此,医院要及时了解财务运行趋势,通过横向及纵向的分析,根据医院的财务能力,在衡量和分析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有效的阻止或抑制风险事态的发展,减少财务风险的损失,使财务活动朝有利于医院方面的方向发展,以构建和谐医院的良性运行机制。的,理论上比较系统但是空洞,实务筹划实例很少,这种教材无法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在此,我国税制一直处于不断的改革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今年实行的全面营改增,这样导致税法计税与会计记账的差别事项越来越多,以上使用或者作为辅导教材以及相关教材的一些内容具有滞后性,教材的内容与实际的规定不符合,容易给学生学习造成困惑,教材建设具有稳定性,这也是这门课程教材建设的困难之处。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材建设上,首先;在教材的编写上应该把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整合在一起,而不是按章节分割开来,把每一个税种的会计处理与纳税筹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更便于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其次,要根据税法改革的速度,加快教材的更新,特别是全面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的纳税范围扩大了,税法与会计如何处理,以及如何做纳税筹划,这些都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教材编著者应该集中教育界的优势力量,同时把企业实务界与税收征管界的优秀人才吸引进来,假如教材的编写行列,全方位的努力合作,编写出符合教学要求的高质量《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材。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目前的高校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依附于课堂,所以教师也就不可缺少。这么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全面掌握会计和税法等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建立一支适应税法课程改革需要,兼有税法理论与实务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可以在此基础上设立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研室,通过开展教研室的活动,各个老师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每个教师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向,不断的深入探索,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形成自己的体系,定期相互之间交流,共同提高。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相关课程的培训,鼓励教师创新教學方法等。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可以采取学生评价与学院教研室主任听课等灵活多变的形式,促进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改善教学方法等。总而言之,优秀的教学离不开优秀的教师,这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确定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税务跨会计与纳税筹划》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会计、税法、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法等诸多学科,在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如何进行课程设置,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这门课涉及到会计知识,学生应该修完《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等会计知识。这门课还涉及到税法知识,因此学完《税法》或者《CPA税法》对学生更为有利。这门课程还有纳税筹划知识,这块知识比较复杂,需要考虑的比较多,涉及到纳税筹划的前提是企业必须对其内外部环境充分了解,因此学生也要对《经济法》知识进行学习,才能在纳税筹划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以上所提到的课程都应该是学习这门课的先行课程。
根据目前高校官网公开的会计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部分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一般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课时36到64课时不等。这门课程应该作为会计专业本科生学习的核心课程。在学习以上所提到的先行课程,这门课一般安排在第六为宜,每周为4课时,总学时为64学时。在学习中,增税税与所得税两大税种是学习的重点,相应的也需要较多的课时,特别是营改增之后,除了教材建设要与时俱进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作为重点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其他税种的重点学习在税务会计的处理和纳税筹划环节,这也应该是教学的重点。这门课的任课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每章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争取在学习中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有机结合,最大程度上使学生活学活用。
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主要以听课的方式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学会的主动学习能力差,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
首先,积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它是将知识的传授和知识内化活动进行转换,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角色是主动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下,学生课前要预习书本知识,查阅相关资料,通过与老师和同学在线交流等方式完胜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任务就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为学生解惑,知道学生完成作业以及实训等任务。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教学内容丰富,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可以设置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这样可以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将学生被动的学习改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多方面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会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很多高校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的创新性人才,因此,案例教学被广泛采用,案例教学也是一种互动性和开放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在每讲完—个税种的基础知识和会计处理后,可以引入含有会计站顾问处理和税法知识的纳税筹划案例供学生思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和课后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形成统一意见后在课堂上有老师引导,學生自己讲解,其他小组提出不同意见和看法,这种案例式讨论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让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讲解中将会计知识和税法知识等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除了“翻转课堂”和案例探讨式教学方式外,目前还有一些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供我们学习参考。比如胡春晖(2014)提到的情景模拟沙盘推演教学和企业实践教学等,这些教学方式在这门课教学中都可以运用,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实行多种方式的全面考核机制
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最常见的就是闭卷考试形式完成,最终成绩是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这种比例也是很多高校考试课的比例。但是对于《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闭卷考试的形式并不能完全实现其教学目标,应该更加注重平时的考核。闭卷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计算以及一些理论知识外,还要增加一些综合题和案例题等,其他环节可以在平时考察,比如学生在案例探讨教学方式中的表现、学习的态、小论文以及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这样可以将平时成绩的比例调整为40%甚至是50%,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是学生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避免期末考点突击;同时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全面掌握,真正的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的完胜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作者:姜大柱
第2篇:行业背景下的模具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近年来,我国航空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据国际航空运输学会预测,未来民航类人才需求旺盛。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位于国家级航空产业基地的核心地带,周边云集以中航工业西安飞机集团公司为龙头等诸多优秀航空企业,但模具专业毕业生签约航空企业的比例却一直较低。综合考虑航空类企业的特殊性等因素,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一、课程设置与区域航空企业岗位需求脱节,二、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水平低,三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因此,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开设紧跟航空企业模具专业岗位需求的实践课程,同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提高就业质量,突出专业特色的必由之路。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航空特色
构建与航空制造业对接的高职模具专业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职业性和区域服务性的必然要求,其主要目标是探索一种建立在“双赢”基础上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以典型航空模具为任务载体的实训教学项目,使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在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实际环境下的模具制造(特别是航空模具制造)技术用能力培养,为区域航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模具技术技能人才。
在開展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对职业岗位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形成了与理论课程体系既“相互平行”又“融合交叉”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分别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术应用综合训练、企业岗位实践等四个阶段组成。经过四个阶段的培养,学生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理论、实践技能及综合素质得到逐步提高。在第四阶段实践过程中,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按照企业生产要求进行工作,在企业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逐步实现独立完成生产任务,从而真正融入到企业实际生产中。
2.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我院模具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包括机加工实训中心、数控加工实训中心、热加工实训基地、复合材料实训基地、模具综合训练室、模具数字化设计室、快速制模实训室等组成的实践教学平台,实习实训的各类设备基本齐全。
近十年来,在陕西省模具工业协会的帮助下,模具专业与陕西本地模具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建设了由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训项目资源开发、特色教材开发及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并形成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机制,使专业建设能够跟上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步伐。近年来,模具专业建设了包括西飞公司、陕西飞机公司、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菲舍尔(镇江)航空部件有限公司、西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1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
3.实训项目资源开发
通过与航空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发以典型航空模具为任务载体的实训项目教学资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提高人才质量。重点加强与区域企业西飞公司模具锻铸分厂、西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皓森精铸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关系,结合航空模具特点,重点引进航空冲压、钣金模具设计与制作、框架式复合材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作、橡胶模具设计与制作等实训项目。形成一套结合航空企业生产项目的技术应用性实践教学课程标准、教学案例等教学文件与教学资源,并配套编写了实训指导教材《模具制作实训》。
4.完善实践教学过程与效果的监控与评价
探索在不同教学环节中,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在校内实训及实验环节加强过程性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出勤、课堂参与、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以及最终考核结果等多方面因素,给出全面并客观的实习评价。在校外顶岗实习环节中,学生接受校内带队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监督,通过习讯云等管理软件提交日报、周报、月报并进行每日签到,带队教师定期与企业指导教师针对实习学生动态进行交流,实习结束根据表现由双方教师共同打分并给出评价。重视实践过程的考核和评价,给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学习和参与机会,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索与协作交流,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自主学习能力及协作精神等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提升。
5.重视“双师”型骨干教师培养
每年定期轮流派遣骨干教师前往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深入企业第一线,学习模具制造工艺,跟踪掌握企业人才需求动态,掌握模具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收集企业典型案例,进行实训教学项目转化。通过聘请多名企业专家担任专业课程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教学,使兼职教师占比达50%以上,要求兼职教师参与的教学活动不少于实践教学总学时的60%,确保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专兼结合的、具有“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优质教师团队。
6.结束语
在深入调研和合作的基础上,模具专业通过改革和完善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引进航空模具实训项目教学资源,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也得到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通过教师下企业实践与引入企业兼职教师,专业师资力量得到提高,与区域航空航天类企业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建设了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专业特色建设效果显著。通过企业顶岗实习等环节,给学生不仅提供实践机会,而且实习企业的签约率也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春玲
第3篇: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综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现状,不难发现,不少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的职业体能和素养培养不够重视,往往让学生自由活动。有些教师尽管重视学生的职业体育,但在方法和手段上过于单一,创新不足,过多地偏重体育知识的讲解和技术技巧训练,忽略了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之,现行高职体育教材编写受到限制,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理论脱离实践,从而导致体育教学效率不佳,学生职业素养不高。[1]
在现代人才选用中,职业素养是重要标准之一。为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院校要重视职业素养培养。而作为高职教育的构成部分,高职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锻炼方法,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任,而且承担着灵活渗透职业素质教育的职责,要巧妙地将职业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职业性体育意识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让学生既拥有好的身体素质,还端正心理状态,提高综合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2]
一、职业素养内涵与体育教学对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职业素养,概括而言,即职业意识(思想)、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是决定从业者今后“职场”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高职教育要强化与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与能力。其中能力培养包括学习、实践与协调组织能力等等,素质培养的核心在于团队与责任意识、敬业精神、意志品质等等,这些均是高职教育“职业性”内涵的体现。对于高职体育教学同样如此。在高职体育教学加强职业素养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
(1)高职体育职业素养培养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出发点,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所需要的体能、意志力、心理调节和控制能力,能够促使学生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进入职场生涯。
(2)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更注意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他们在招聘人才时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体育和心理素质,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体能训练既可增强学生体质与技能,还可使其养成锻炼的好习惯,改善精神风貌与心理状态,这对职业素养的形成有着是不容忽视的作用。因为在职业素养中,从业者既需一定实践能力,还离不开健康的身心状态。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如若职员体质状况不佳,没有具备良好的身心状态,则胜任高压下的工作。其次,体育团体活动还可锻炼意志力,培养团队意识,这对未来职场工作是极有帮助的。
所以,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事在必行,高职体育教师要立足于职业素养培养的角度,改革体育教学活动,巧妙渗透职业素养内容,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质。
二、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1.优化队伍与课程,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在过去的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侧重专业知识讲授,对职业素质的渗透不多。不利于发展高职生未来职业所需的综合技能与素养。所以,若要推进高职体育改革,强化职业素养培育,首先,更新观念,树立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体育教学理念。在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理念,树立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体育教学理念,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不仅要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而且更针对学生的专业需求,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其次,注意优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元教育学习与培训,借助企业对接与实践,使其拓宽专业理论,提高行业意识与创新能力,增强自身职业素养,以健康积极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同学们,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精神。[3]
再次,注意革新课程设置,使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更好的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
第一、创新教育內容,注入职业素养元素。当前的高职体育教学侧重竞技系列,无法满足职业培养需求。所以,教师要根据院校条件、专业特点与学生实际,开设适应职业体能与素养要求的多样化体育课程与运动项目,强化职业素养培养。如物流专业设置商品运输健身比赛;建筑专业开设测量接力比赛或者攀岩比赛等运动项目。这样,既可锻炼学生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还可促进职业素养与意识的形成。
第二、改变教学方法,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学方式趋向保守,往往是集中授课,看看录像,听听讲解,没有让同学们接触到类似于今后工作环境的情景,影响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下教学,就需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引入创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营造真实自然的职业环境,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帮助高职生提高职场适应力。如运用体验式或情景教学法,组织角色扮演等活动,模拟探究。或者带领高职生在生产第一线的操作活动中深入学习与体验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做到学以致用。
第三、改革体育考核与评价方式,考核内容不要局限于身体素质与技能评定,还要关注高职生的运动习惯、学习态度、意志品质、创新意识、协助精神等等。同时,评价的主体也要多元化,除教师评定外,引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方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自我反思能力,推动职业素养的完善。
2.搭建载体与平台,培养综合能力与素养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要想全面渗透职业素养,还需借助多元化体育载体与平台,促进体育素质与职业素养的融合,进一步锻炼与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第一、以体育赛事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精神意识。体育赛事活动既可增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与身体素质,还可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团队沟通能力与互助精神,使之形成健康积极的精神状态,促进职业素养的发展。所以,高职体育教师可联合院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活动,更好的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调动其参与积极性,提高集体凝聚力。如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开展田径比赛、灯谜、知识讲座等,营造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将德智体美巧妙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第二、搭建校企互动与实践平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高职体育要多途径构建校企合作互动平台,巧妙融合理论与实践,使企业文化与专业对接,让学生既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也形成较高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成为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如依托企业组织社会实习,或开展和专业对接的社会实践活动,完成社会实践与实习报告,深化了解专业,也扩充课外知识与经验。如针对《柔力球》的选修课,除了课堂了解柔力球的知识之外,还可组织实习,包括企业设计与生产线的参观、接触培训等等,增强对柔力球的感性认识,也体验企业氛围。或者引导同学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未来就业意向等自行联系有关实习单位,自由组合小组进行自主实践,锻炼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总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职业素养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观念,树立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体育教学理念,善于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学生既实现了强身健体,又提升了个人职业素养与能力,从而促进体育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完美融合,给学生今后职业生涯铺垫坚实的基础,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高度需求。
作者:陈会良
热门论文
- 教学改革实践策划研究论文(共3篇)
- 逻辑学教学改革应用实践研究论文(共3篇)
- 经济学教学改革策略实践研究本科论文(共5篇)
- 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探讨论文(共3篇)
- 农村发展教学改革策略研究方法论文(共3篇)
- 休闲学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对策研究论文(共3篇)
- 乒乓球教学训练改革实践研究论文(共5篇)
- 宠物防治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共3篇)
- 应用心理学改革发展的实践论文(共3篇)
- 犯罪心理学改革思考与实践论文(共3篇)
-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思考论文(共3篇)
- 现代汉语实践性教学策略分析研究论文(共3篇)
- 影视广告教学改革实践运用研究论文(共6篇)
- 临床药学教育改革发展研究论文(共3篇)
- 投资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研究毕业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