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与个体生命的理解
摘要:个体人的生命可归为个体自然生命和个体社会生命。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教育直接作用于人的意识,意识引导行为的养成,从而对人的生理,也就是自然生命产生影响。社会生命或可称人际生命,受到人的意识、心态、习惯、性格等多种因素的直接影响,而这诸多因素都基于教育。
关键词:教育目的 自然生命 社会生命
教育的主体是人,人的最重要属性是生命。教育达成目标的途径应该是“以小见大”的,即应该从教育个人开始,达成教育社会的目的。此时,教育与个体生命的研究就自然成为我们最值得关注和用心研究的核心问题。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需求、安全需求基本属于个体自然生命范畴;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基本属于个体社会生命范畴。由此可见,人的生命大致可以分为个人自然生命和个人社会生命两类。
1 对教育与个人自然生命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物质产生意识,意识也反作用于物质。一方面,教育中通过对形体的塑造,直接影响个人的自然生命的新陈代谢,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教育中通过知识、技能和观念的影响,间接的不断地改变着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理念,进而对人体的机能产生影响。从卢梭的《爱弥儿》(1762年)到斯宾塞的《教育论》(1861年),在100年中,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人本位”教育价值观的要义是:教育旨在发展人自身,使个人潜在的能力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叶澜也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具体来讲,教育对受教育者主体来讲,具体为发展个性(人格)的功能,使人的体力、智力与能力、性格都获得充分的发展。
一是教育与个体的体质。体育教育即狭义的体育,俗称“小体育”。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学生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身体协调能力,控制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活动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神经系统的发育,为更好地学习知识技能提供必备的身体条件。
二是教育与个体的智力。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五个基本因素。能力则是一种个性心理特性,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一种潜力。智力与能力有区别,但也有诸多共通点,其中之一就是,个体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固然有其遗传素质的因素,但教育对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教育理论家罗素的智力教育观认为,品性教育是基础,应在儿童6岁之前进行。古罗马诗人、批评家贺拉斯指出: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这都说明了教育对智力和能力发展的重要主导作用。作为生物前提的遗传素质知识提供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把这种可能性变成智力与能力发展的现实性。因此,环境条件对人的智力与能力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常常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三是教育与个体的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性心理特征。虽然性格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毋庸置疑地,性格在人的个性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性格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自我教育都有密切的联系。宋庆龄指出:“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则总结性地认为“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就是要培养孩子的不同性格,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不一样但同样骄傲的人生。
四是教育与个体的品德。品德又称道德品质。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所表现的那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苏霍姆林斯基精辟地指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我反省教育对个(下转第89页)(上接第47页)人品德的养成,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家长、教师或者其他社会人士、社会组织对学生品德施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这是显性的,脉络清晰的。二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一个品德认可和批判的氛围,个体在认识或行为上由于集体的、舆论的压力,往往不自主地同大多数人一致,使个体在众人面前从事某种活动而提高效率,这就是隐性的,并且是往往连受教育者自己都不曾察觉的。
2 对教育对个人社会生命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生命才是人的终极追求。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人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一方面教育的发展
要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教育发展本身,也会引起社会变化,因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而两个文明建设必须由教育来传播。这就构成了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社会生命就在其中得以表现出来。教育社会功能一般从以下三方面表现出来:
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是社会意志的体现者,肩负着按照社会要求塑造人的使命。这既是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人,即向新的一代进行教育,传递人类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为社会发展与变革服务,为社会进步与繁荣作贡献,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的效果既具有现实性更具有未来性,教育通过对人的培养从而实现为社会现实与长远利益服务。当前,切实解决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等等,都是教育对社会尽责的重要内容。新的一代正是在教育的影响下,获得知识、经验和文化,增长体力、智力和能力,提高道德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促进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积极因素。
二是教育与人才的甄别。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因为教育促进人系统地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和相应的能力,使科学技术和经验变为提供给社会服务的现实生产力。受教育水平与个人相对社会的生产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社会根据需要来甄别具有特定生产力的人才。另一方面,人也通过受教育实现社会地位的变迁,即社会流动。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人才流动,必须要有一个依据。人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或者人对社会的潜在贡献程度就自然成为获得社会承认度的一个标杆。教育在各个时期培养塑造人,但同时也筛选和甄别人才,让受教育者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
三是教育与个体社会化。人类社会的教育的对象是个体的人,人始终是教育的主体。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把人称为社会性动物的人,让我们认识到人必须融合到社会当中。而教育过程也是受教育个体社会化得过程,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必须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或憎恶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很多教育学家都曾把刚出生的婴儿比作一张白纸,随着婴儿的成长,社会就会自然地在这张白纸上画满图案。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通过接受教育而在自然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一定的行为方式。只是这些社会化过程有疾有缓慢、有轻有重、有多有少,并且社会化还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有些人在青少年时期就可完成社会化,而有些人则可能终其一生来进行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叶龙.安全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俄]康·德·乌申斯基著.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m].张佩珍,郑文樾,张敏鳌,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王萍.生命视阈中的教与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4]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化与人文系列)[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论文网在线
上一篇:浅析中西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