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教师在新课程中的主导教育作用

发布时间:2015-07-06 09:30

摘要:教师在新课程中应更新观念、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其主导教育作用。把教学内容优化,促使学生会学、乐学、爱学,掌握求知的方法、技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和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求知的方法 主导作用 兴趣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要求树立科学、开放的人才观、学生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素质教育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价值。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利用教育这种手段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实现学生个人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功能的最大限度的融合,这样的学生才有鲜明的个性。才会形成师生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那么,在新课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特别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上。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其自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所学的内容,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由教师决定的,学生学习的愿望、认识的兴趣、学习的习惯,所采用的思维方式等是教师正确教育的结果,对学生来说,教师是已知者,是启蒙者,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1 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内容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相互作用产生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已有的观念和意识有时难以解释和接纳新的概念和方法。为此老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进行能动地加工,创设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最近发现区,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创新的动机。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的创新因素,让学生了解问题背景、来源有及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他们搞清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理解知识的各个侧面。只有把握住这些教学,才能使学生突破难点,挖掘本质,领会每一个知识点的“智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空间,以便新知识的建构。
  2 教学的民主作用是使学生掌握“求知”的方法
  创新活动是人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统一。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培养要从“学会”转变成“会学”,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环境和氛围。所以,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因为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越扎实,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就越宽广。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从培养学生自学入手教会学生求知。不仅教给掌握阅读、观察、动手、动口等一般方法、同时还要教学生学会演绎、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不仅要向学生教知识,还要向学生教思考、教创新、教做人。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有所创新,就要提出和解决众人“没想到”的问题。坚持做到: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给他们有看的机会,开展讨论,给学生有说的机会,培养技能,让学生有练的空间,逐渐由学会到会学,形成自学能力。
  3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组织、点拨引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凝炼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冒险、敢标新立异的价格意识,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事实上,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蕴藏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强烈愿望,蕴藏着广泛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和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这些愿望,并把它转为探索知识和研究新问题的学习行为,即激发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兴趣是人类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的伟大成果无一不是对研究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无限的热爱而取得的,达尔文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使他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轨迹的起点是他永恒的兴趣——对电脑的疾迷。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3.1 要设计带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不断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课堂巧妙提出问题,让学生充满“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急切心情和探索愿望,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感受,这样在解决疑难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和喜悦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同时,

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做到敢想,甚至“异想天开”;敢问,能够“不耻下问”;敢说,直言“不一定”。引导学生提出新见解、新方法、新方案。
  3.2 重视发散性思维,丰富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由已知导向未知,发现新事物、新理论,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联想是思维发散的翅膀,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有创新,就要提出和解决众人“没想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包含在很多平常现象中,只有那些善于“由此思彼”的人才会想。
  3.3 教师还要把握提问与回答的艺术,培养学生新发现的思维活动
  为此,教师应把握学生的心理,掌握提问的最佳时机。
  a、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暂停,已进入大门口而欲要打开时;
  b、当学生大惑不解而又求知心切时;
  c、当学生有所发现,并有所感悟时。
  提问还要注意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要适合学生的思念规律,使学生“想一想”、“跳一跳”,最终迈上智慧的台阶。
 因此,兴趣是学生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注意的重要源泉,兴趣的产生,给学生以学习的原动力,促使他们爱学习,从而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有兴趣,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精神准备状态,才能进行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才能积极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努力改进学习方法,创造性地动用知识。
  3.4 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机会,使“失败者”尝到快乐,是唤起学生学习愿望的最佳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但只有当他想到或看到了可能成功时,才能为之去努力、去奋斗。已经取得的成功又为他去争取新的成功提供动力,成功是促使一个人的内部动机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想使学生获得成功,需要教师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从教材内容出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尝试成功的乐趣,合理设置评价标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大面积受到表扬和鼓励,从而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激活课堂教学的效果。
  4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表现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者活动,享受发现的乐趣
  德国教育家斯多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这一步中,教师要善于创造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充满了关怀、支持和鼓励的理想氛围中,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享受发现的乐趣。教师要注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保持学生的参与激情。当学生的经过积极努力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给以诱导点拨,达到“一拨就亮”的效果,即在关键处精讲。在学生发现了新知,但不够规范,自己也不能够规范时给以规范。在参与发现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以及善于独立思考和敢于发现问题的探索精神。学生针对知识缺漏情况,自我进行矫正补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必要时教师才给以释疑。
  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传统教师的事必新躬,应是既教书又育人,应是学生的心理辅导员,疏通其心理障碍,教师要善于运用“表扬”和“鼓励”。教师不仅是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由学会到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承认自己的不足。教师为人师表,首先应是做人的表率,教师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父母之爱,甚至胜过父母之爱,来关爱学生的身心,促其健康成长。教师必须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用现代教育思想来丰富自己,用现代教学手段来提高自己,以适应21世纪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最大贡献是为社会增加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是唤起学生学习的愿望,是启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使教师的要求变为学习的要求。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说:“任何教师都能帮助所有的学生很好地学习”。因此,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注重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统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用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最佳的情感交流方式去获得学生的信任,真正地把“教的最优化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巴班斯基语)
  
  参考文献:
  [1] 《走进高中

新课程》编写组编写《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规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武汉
  [2] 刘锟 李燕 刘军《创新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2005年12月齐鲁书社出版发行
  [3] 肖琪坤 《教育与改革家——魏书生》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8月
  [4] 张军朋,詹伟琴,王恬编著.中学物理微格教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21世纪教师教育系列.物理教育系列)

论文网在线

上一篇:论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下一篇:谈实验探究是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