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联
摘要: 思想品德课是职业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师进修课中也有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三个代表”的深入学习和贯彻,也有对于教师专门的职业素养的讲授,它以提高进修班中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由于此类管理可能不如普通学校那么严格,所以在其中进行培养的教师很可能忽视了关于道德素养的培养。目前有些职业学校,类似中专、高专等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仍受到轻视。所以思想品德教育应加快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变革步伐。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需要在教学过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这就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该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联性
1.思想品德教育是任何一个教师都应该具备素质的系统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但是号召大中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也是对于教师素质的一个深度思考。因此各科教学都承担着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让教师能够将思想品德教育正确地教授给学生的任务。其他学科都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只有思想品德课才是向教师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其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行为的专门课程。思想品德课的系统性就决定了它是各科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2.思想品德课教育和素质教育具有类似的教学过程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按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性质、任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通过自身的实践达到内化的过程,逐步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落实到自己的道德活动中的过程。这一教育过程所经历的5个阶段: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形成道德行为。由此可见,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教育过程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3.思想品德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更有理性教育的作用
在教师进修的职业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比起其他的技能教育来说,素质教育是方向,因为教师工作岗位的优秀表现和动力来自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要让进修班的教师们主动地得到发展,因此就要充分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成年人和青年人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信念和需要,所以教师在这个时间段来进行被教育和一些学习是非常有利的,对于整个阶段的教育应该站在理性和信仰的立场上。
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良好结合的措施
1.进修教师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有些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师素质要求较轻,还有些学校专门找兼职人员去教授这些课程,这就限制了学生很好学习的可能性。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一方面,教师必须用自己正确的政治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感染学生,才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信度和实效。另一方面,教师只有自己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2.创新进修教师的教学思想
很多教育者在对教师进修的总结中指出,“名师”在成长,师德是第一要素,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应该兼得,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本次学习的形式是辩论,实际上是一次团队合作的训练,“名师”的成长必须进一步学会了解、学会配合、学会合作;辩论赛锻炼的是大家的思维快速反应、缜密的表达逻辑、生动的演讲口才、思想和观点的合理表述以及具有技压群芳的综合组织能力,这就要求学员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更加注重师德、师能基本素养的完美结合。优良的职业道德与精湛的职业能力如鸟之双翼、人之双足,二者的完美结合,才会有名师之路的完美旅程。通过辩论,他们不仅认识到了目前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更实实在在明确了今后需努力的方向。
3.优化课堂结构
进修班的道德教育课上主要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等做一个凝练的教学概括,这是提高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实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应克服两种倾向:一是没有很好钻研教材。教师难以进入角色,整堂课中运用的材料缺乏时代气息,教学思路紊乱
,教学结构松散;二是离开学生实际,过于追求说理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学中抓不住重难点,导致学生不得要领。要优化课堂结构,就要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研究教学内容的安排。另外,还要创新教学内容,让进修班的教师学活,听思想品德课不枯燥无味。同时还要求进修班的教师从学科知识结构特点出发去理解教材所处的地位及知识前后的联系,分清主次,准确无误地把握重难点。
论文网在线
下一篇:探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