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泛化及反思
摘要: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分化出来的一种教育形态。对学校教育的“神化”导致了学校教育功能的泛化,加重了学校教育的负担。加强社会教育建设、调整学校教育策略,是新时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及有效发挥学校教育功能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学校教育;角色泛化;影响式微;减负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有目的、有组织并具有高度自觉性和高度进取性的教育形态——学校教育。从泛教育理论来看,非形式化、非正规化的教育虽然依然存在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学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内涵,是教育的全部。这种固有的观念致使社会生活中大量影响人发展的活动仍置身于教育理论的视野之外。因此,“广义教育”的概念尽管提出很久,但至今仍是一个孤零零的色彩斑斓的定义■[1]。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使得学校教育的负担越来越重,这不但无助于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反而成为影响学校发挥其正常功能的阻力。探讨新时期学校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挑战,必须客观认识目前学校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调整教育策略并有效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
一、影响式微: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巨大冲击
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进、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学校与社会文化之间的高墙不复存在,学校与社会的鸿沟也变得越来越小,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保持自身的“封闭性”继续充当人类的“桃花源”。与以往相比,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大大增强。一方面是学生参与社会的主动性增强。现代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带给学生更多的新鲜、刺激,这种新鲜、刺激的生活,其吸引力远远大于学习内容。相较于枯燥乏味的书本,学生更愿意投入其中。另一方面,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为载体的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些大众传媒,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周围世界所发生的变化,能够很快捕捉到自己在知、情、意、行方面的需要,能够很快了解与掌握书本上没有的或通过学校学习难以达到的某些知识、技能,这一点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非学校教育的教育形态对人的影响,从表面上看是零碎的、偶然的甚至是无序的,但从根本上看,这些影响中都隐含着价值取向、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深层的文化底蕴。社会就是“大课堂”,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处于身心发展中的学生的品性走向。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对学生影响更广泛、更深刻,也更持久。如现在学校都在极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可残酷的现实却是青少年道德的普遍滑坡和犯罪率不断上升,且呈现出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手段成人化趋势。面对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虽然与当前学校教育的教育方式不当、教育内容与现实脱节有关,但更多的是受到了社会因素的影响所致。可以说,在当今社会,外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日深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社会发展变化对教育冲击的直接结果就是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式微。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趋势必将更加明显。毋容置疑,学校教育在塑造学生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学校教育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因此,无法满足如此数量众多、年龄各异和需求不同的教育对象的需求,使得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所发挥的功能极其有限。这些年来,学校教育一直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课程、教学等环节努力改进,可是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与课程愿景的差距很大,映衬出学校教育在育人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状态。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推给教师,将目光过于集中在学校教育上,对其他因素就会缺乏关注,令学校教育背负很多额外负担,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二、功能泛化:学校教育承受不可承受之重
学校教育以其自身所特有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等特点来达到育人的目的,但现实生活中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很多。正如加拿大著名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所言:“孩子的发展,不论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都不止是我们教育学行为的结果。……还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孩子走向成熟。”[2]在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都各自发挥着重要功能。可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教育的功能却被“神化”了,人们往往对学校教育寄予无限的期望。“人们企图用教育去解决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并深信教育起到的作用总是正向的、积极的、促进的。”■[3]于是,学校教育被视为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造就人才的责任主体,学校教育在无形中承揽了超出本职范围的更多义务和责任,而担负着重要教育职责的家庭与社会将自己的责任都转嫁给学校,在不知
不觉中沦为教育世界中的“看客”。如主张“教育和生活相联系”,有些家庭就将家务活动中的洗衣、做饭、叠被子等这些本该是家庭教育的内容都弄到学校里来,而学校也“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不仅如此,学校教育功能的泛化也促使学校主动出击,越俎代庖揽来属于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的教育内容,导致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教育世界中主体退场,功能退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家庭教育主要是教孩子做学校所布置的作业,而社会教育则热衷于办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等。同时社会众多领域开始染指学校教育,将众多社会问题或矛盾移植到学校,并将其转换成教育问题来解决,如民族问题、学生入学、考试加分等。角色泛化使学校承担的社会功能日益膨胀,加重了学校教育的负担,削弱了学校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人们将社会和人发展的良好愿望全部寄托在学校教育上,就会基于自身对学校教育良好的期望为依据去评价学校教育活动。而一旦出现某些教育现象与人们所期望的愿望不相符时,人们便会很自然地将责任全部推到学校教育身上,从学校教育上找原因。于是,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最后几乎都归咎于学校教育,随后的防治措施也往往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加强与改进上,似乎人和社会的一切问题都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教育要对此一切负责,于是学校教育成了备受诟病的祸根之源。的确,学校教育有所要承担的责任,但如此宽泛、如此重大的责任是学校教育单独承受不起的,而需要社会的整体应对。教育角色的泛化使得教育成为任人钳制的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对其加以指责和评判。而问题的解决单单从学校教育下手,结果又往往难以奏效。学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环,其教育背负是与整个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宜的,如果背负不负之重,就会严重影响其肌体的健康和功效。
三、功能反思:学校教育功能现实维度的理性思考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只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特定阶段的影响要素之一,学校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力从时空上讲是有限的。学生的发展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学校教育也没有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全责的义务。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需要我们对教育策略进行调整,减轻学校负担,使学校的教育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一)加强社会教育,为学校教育减负
社会教育是指社会生活中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各种教育性因素的总和,既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一切社会机构、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也包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不经意间所获得知识、技能和道德启示[4]■。社会教育作用的隐形性、长效性,使得人们对社会教育重视不够,但社会文化中的非主流文化、亚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却是难以低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系统和教育政策几乎是围绕学校教育设置的,社会教育边缘化问题非常严重。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调整教育策略,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均衡发展。 社会教育建设是个大工程,政府必须承担建设和维护的责任。一是必须把建立和完善公共社会教育系统纳入国家的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适时进行社会教育的立法。二要以政府主导,建立社会教育的公共服务平台,把社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政府建立的社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应包括非商业性大众传媒、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区文化和教育中心以及其他各类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设施等。政府对地方大众传媒应加强监督和引导。三要在观念、民俗、道德、礼仪、行为等方面对社会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进行梳理,注入新的时代要求,通过社会教育机构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大力传播。四要改变学校教育为中心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在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大系统下,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均衡发展,并依此确立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五是必须加大对社会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设施建设,保障资金投入,推进社会教育机构公益化。
(二)调整教育策略,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
客观分析当前境况下学校教育所面临的处境,并非要推脱学校教育者的责任,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社会因素对学生成长之影响日趋加强的境况下,学校教育的功能不能局限于人类已有文化知识的继承与传递,而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超越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学会思考、理性选择,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在一个变动不居的社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奠定基础。
学校教育要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形成广泛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积累多方面学习的经验和技能;提升学生认识、甄别和选择的能力,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树立起健康而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构筑起坚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的各种资源成为学生形成多元学习能力和提升自己素质的良好素材,并在此
过程中实现学生的成长。
学校教育要调整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使学校教育扎根于生动的人类社会实践,使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世界相通,与学生鲜活的生命世界相通;还要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在面向陌生的、富有挑战性的社会情境中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理智地鉴别、吸收及运用社会资源,为获得终身教育框架下自我成长的不竭动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项贤明.泛教育理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讨[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41.
[2][加]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4.
[3]雷鸣强.教育的万能、无能、本能——对教育功能、价值认识的反思[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47.
[4]吕世辰,李娟琴.简论发展社会教育[n].光明日报,2009-04-20(4).
论文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