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高校大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5-07-06 09:40

摘要: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独生子女 ,他们有着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一方面父母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减少了面对困难与承受挫折的机会 ,以至于他们当中许多人的挫折容忍力较低。事实表明 ,智能出类拔萃的大学生 ,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不能正确应对成长中挫折 ,就不能成为生活强者 ,就难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因此 ,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十分必要。

关键词:大学生 抗挫 能力 培养

  一、当今大学生抗挫能力较低的原因
   当今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偏低,抗挫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偏差性。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相当一部分家长都是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在学习上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地给子女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致使学生产生极度焦虑、恐惧心理,以致于害怕学习上碰到的失败,略微有挫折就会惊惶失措,心理承受能力不断下降。而与此相反的是许多家长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耐挫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方面相对较弱,而对挫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性。由于学校教育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忽视了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较多的是从思想认识和道德规范方面进行疏导与教育,没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明显不足。WWw.lw881.com
   (三)独生子女的“优越性”。 由于当今社会高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较大,特殊的家庭环境,优越的学习条件,使他们具有思想敏感,容易接受新事物,喜欢探索新知识,知识面较宽,现代信息较丰富等优势,但与此同时,也容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我克制的性格特征。
   (四)性格上的缺陷性。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态度体系,并体现于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良好的性格可以掩盖或弥补气质上的不足,不良的性格,则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的确定,进而影响其成长和进步。
   (五)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学生遭遇挫折往往是因为他们对当今社会各种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缺乏必要的认识,“笑里藏刀”、“明是人,暗是鬼”等都说明人际关系是复杂的,人生的挫折就像多变的风云,时刻都会遇到,但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
  二、培养学生抗挫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1、开展心理咨询,教会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提高学生耐挫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课内、课外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帮助受挫学生放松紧张情绪,摆脱心理压力,消除心理负担,正确地认识挫折,从而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
   2、在实践中磨砺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学校和家庭应寻找、创造条件与机会,适当地让学生尝试可以经受得住的挫折;同时指导学生学会为了成功而事先设想可能出现的困惑,考虑应对的策略和措施;在遇到挫折时,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处理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探索意识,让他们自觉地在尝试和探索中不段进步和成长,即“吃一堑,长一智”。
   3、因材施教,注意个性差异。学生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环境,存在不同的遗传因素,因此他们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此可以恰当地给不同的学生分配给不同的学习任务,不能一刀切,使学生循序渐进,减少挫折感,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会学生面对挫折时应对的方法
   1、合理宣泄。面对挫折,心中产生的不愉快情绪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若不及时调整,轻则伤身心,重则毙命。因此采取合理宣泄自我放松的方式将因挫折而产生的不愉快情绪释放出去,是一种自我保健的有效措施。合理宣泄、自我放松的方式通常有以下一些:如找人倾诉、自我宣泄、音乐调节、运动调节等.
2、自我鼓励。教育学生面对挫折时要积极鼓励自己,不怕困难,乐观地去战胜挫折。只有坚强的人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必备的条件有三条:一是有远大的志向。因为“伟大的毅力来自伟大的目的”。坚强的性格只属于那些有远大志向的人。周恩来总理早在天津中学读书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最终成为一代伟人;二是要有宽阔的胸怀,不论什么样的不幸,也不会超出人所能感受的范围。雨果的名言应当记取:“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

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三是要有的顽强的毅力和决不轻易服输的精神。比如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若贝尔,因试验炸药经常把家炸翻,但他仍进行试验,最终把自己的耳朵都炸,但仍坚持试验,终于成功。毛泽东同志说过,最后的胜利往往就包含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由此可见,志向、胸怀、毅力是战胜挫折与失败的三大法宝。
   3、不段升华。人们在遭到重大挫折后,通常都会产生一些很强的消极体验,如愤怒、悲痛、委屈等等。当产生这些消极体验时,宣泄的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以攻击的方式来释放内心的不快,这样做的结果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消极情绪得到释放,但同时就要面临产生新的矛盾和付出更大代价的同风险,由此产生的压力甚至可能超过原来的压力,这是一种得不尝失的宣泄方式;另一种宣泄的方式就是升华行为,这是把原有的消极体验转化为奋发图强的动力,在更高的层次上去满足未能满足的需要,从而恢复心理平衡的反应方式。升华的行为的选择通常都要经历一个痛苦的心理过程。司马迁受宫刑发愤著书才有“史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伤残之后也经历过一个痛苦的阶段,才从结束生命的中摆脱出来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著作,张海迪在身残之后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翻译学者。因此,人在遭遇挫折后,若能发愤图强,不断升华,就能扼住命运的咽喉。
   4、调整控制。当学生受挫折时,耐心分析受挫的原因, 指导学生调整迎战挫折的方案以实现目标。虽然我们提倡对既定目标要有一种执着的精神,但是决不是提倡认死理儿,钻牛角尖儿。因为不同的人因能力水平、志向水平、动机水平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其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有差异。对那些因目标过高而产生挫折甚至引起心理障碍的人,更多的时候是要降低不适当的期望水平。
   (三)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品德修养。教师的乐观向上、虚怀若谷、任劳任怨、百折不挠等良好品德,无疑会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增强学生面对挫折、承受挫折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需要。
   总之, 培养学生抗挫能力是一个全方位、动态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学校、社会、家庭协同合作,其中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要“向教育要素质”,积极实施挫折教育,不断地创设、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三、参考文献:
  [1]李海洲.挫折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江苏
  [2]董 超.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江汉石油学院.石油教育报.1999第86期
  [3]赵爱华.浅谈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云南电大学报.2003年12月第 5卷第4期

论文网在线:

上一篇:论教学内容更新才能促使教学方法改进

下一篇:浅议新课程改革中文化传统的迷失与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