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活用乡村教学资源

发布时间:2015-07-08 09:03

摘要:如何改变农村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教数学变成做数学,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乡村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资源;乡村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中,而数学教具,在城市化的今天,学生与老师很容易就能买到,但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很多地方还不能像城市化进程一样,那么容易就能买到数学道具,那是否就代表农村学生不能像城市的学生一样学习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数学既然是来源于生活,那么无论你是生活在城市中,还是生活在乡村里,学生同样能找到相对应的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的确,城市有现成的,很容易就能找到,而乡村,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地方,如果我们用心去找,用心去挖掘,同样能利用生活上的任何物品来充当,下面我就举两个例子来说说:
一、案例描述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一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引出的一个新的抽象的图形概念。学生通过折角、画角、做角的实际操作活动认识角的基本特征,做角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角的意义,而做角所用的材料在农村上是非常的普遍,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学习积极性。
实际操作——做角
制作活动角是本课实际操作的重头戏。WwW.lw881.com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借助学具建立出一个直观的角,然后通过亲历操作感受角的变化。具体分四步:
  1、做一做: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一个图钉和两根小木条做出一个可以活动的角。
2、玩一玩:在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玩“角变大变小”的游戏,引导学生边活动小木条边观察:假如把活动角的一根木条固定,然后用力的拉动另一跟木条,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如果把这跟木条往里面拉,这个角又会怎样?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渡到动态中的角,使他们直观的看到角的大小的变化情况。
  3、说一说: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角,尝试说出两边张开得越大,角越大;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越小。经历这一思考、归纳,学生对角的认识有上升了一个层次。
  猜一猜:我提出的问题:“角的大小与两条变的长短有关系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他们都各抒己见时,我继续让同学们将他们的木条驳长或者弄短,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角有什么变化?
  (二)案例描述——动手构建一个长方体
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书里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能用城市化教学当然很好,但资源贫乏的乡村教学工具也相对贫乏,如果只是当面传授,学生没有经过亲身的体验,没有积极的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眼云烟”,很难扎根在他们的脑海中,把乡村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使“学数学”变成“做数学”,把“书本的教学”变成“活动的数学”,让学生充分的利用简单的乡村资源去体悟与理解知识。
实际操作——做长方体
  1、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模具,按照老师的模具动用你们手头上的材料(几根木条与黏土),搭建出一个长方体框架。
  2、学生动手(每4人一个小组,每组桌上有近20根木条和一些黏土,其他有一些木条的长度相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搭建)
  3、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会主动的去思考与交流
  4、展示作品并谈谈体会
  5、总结出相同方向的木条长度应该相等
  6、教师提出疑问:有没有小组不能作出长方体来?
  7、让其他小组观察并说出原因,很有可能是他们在准备的时候把木条的长度做错了。
  8、教师顺着这个问题让同学们总结出每组木条应有四跟且长度应该相同。
  二、案例反思
现代教学倡导的是动手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上的普通工具达到应有的成效,虽然乡村没有过多华丽的道具,学生平时接触新兴事物的也比城市的少,但通过寻找,代替,也能挖掘到很多有用的工具,本例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让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如果学生的动手实践变成了简单地执行老师的任务,变成了一种对书本的模仿与复制,只

需手的运动而无需闹的兴奋,那么他的功效会大大地降低,如果在他们动手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去发展他们的四维空间与思维坡度,那么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会大有用处。
通过尝试,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在教学资源相对贫乏的农村教学上,如果能充分利用乡村特有的资源,能相对比较容易找到的资源,从而实施开放性教学,那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潜能,适应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更是迎合了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通过这节开放性的教学课,我体会到了数学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论外部环境好坏,只要能用心去发掘,一定能找到合适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很大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动手、自主探索的机会。
三、发展方向
学校开发利用本土化课程资源是一个处于长期研究、理论与实践三者有机结合、螺旋上升发展的过程。课程开发权的下放为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提供了亘古未有的历史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改革其实就是在变革人。农村教师变革自己,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任的时机来了。农村教师绝大多数在本乡本土从事教育,面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一方热土,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执著。而教师这个群体所拥有的文化视野,又使他们能以高屋建瓴的眼光,来提炼整合游离于主流生活边缘的尘封萎落的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因此,农村多彩、多元、散乱、日隐的本土文化的收集、整理也就成了农村教师这个知识群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人将继续关注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实践效用,反思开发利用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与适切性,不断完善开发利用的整体策略,以促进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新课程改革在谢家庄小学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实现。

上一篇: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下一篇:谈现代教育观指导下的发展性评价机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