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的科学备课策略发展
基于“儿童”的备课,应坚持两个指向:一是指向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怀;二是指向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生命潜能的激发。备课不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是为了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教学预设。
一、基于“儿童” 的备课原则
基于“儿童”的小学科学备课,应把握好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课程性质决定了在备课预设中,必须要体现科学课程特点,尊重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用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教学预设,让儿童在有趣的任务情境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从中习得方法。有时教师教得有感觉,并不代表学生学得有感觉。多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学生的期待和迷茫,备课才能找准方向,教学行为才能有效跟进。
(二)目标性
“儿童”的科学课,应有其鲜明的目标和特征:用儿童立场,观照自己的整个备课活动。教学活动设计应以儿童学习目标为核心,重视对儿童的科学概念、科学语言、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培养和指导,倡导以单元培养目标为单位的目标性教学预设,宏观构建,微观入手,统筹兼顾。教师应该用发展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宏观设计课堂。落实到具体活动和环节,则要考虑对儿童来说,课程是否有趣,是否有平等而自由的空间,是否能受到心灵的震撼,等等。
(三)趣味性
基于儿童的备课,备课的立足点要建立在儿童的兴趣点和生活经验点上,应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走向成功。小学科学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儿童,教师备课时要争取备出有童趣的课。处理教材时,要将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找到儿童学习科学的“最近发展区”,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设计教学预案,激发儿童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四)整体性
科学课程的内容丰富,涉及人文地理、理化生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年级培养目标中又有不同的层级目标。教师备课时要将系统性和层级性统筹兼顾,随堂渗透和集中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二、基于“儿童” 的备课策略
基于“儿童”的备课,怎么备?从实践探索中,我们归纳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宏观策略的动态优化
1.将“思考”升华为“思想”
拿到教学内容时,我们常常根据教材、教参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特别关注课堂上知识概念的建构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建立在这些思考基础上的备课,更多的是呈现 “教”的预案。如果我们把思维打开,反思备课与教学的关系,就会自然产生三个本质问题:教学关注的是什么?改变的是什么?努力要实现的又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科学教师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更需要教师用巧妙的预设来实现主张。基于“儿童”的备课,要突破单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就要让儿童发展的理念统领教学预设的各个环节。
2.将“主张”生成为“目标”
当教师将教学追求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目标行为(学习目标)时,才可能实现教学主张。这就像将许多散乱的珍珠串联起来的“目标线”,要在众多教学内容中,提炼出这根“线”,对教师是不小的挑战。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形状改变以后》备课为例,下图呈现了从教材追求的目标中提炼出的两条儿童学习“目标线”。
3.将“任务”立足于“发展”
科学教师要努力突破完成教学任务的单一式思维,建立切实促进儿童多元成长的发展型课堂。教师应研究教学对象——儿童,了解儿童科学学习的前概念,关切儿童生活中的科学认知,遵循儿童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用丰富的探究材料和有结构的探究活动,激活各项成长“基因”,备好有利于儿童科学素养发展的课。
例如《物体形状改变以后》一课,备课时我们作如下思考:
(1)儿童的原认知:儿童对有弹性的物体感兴趣,并有一定的直观体验,但未作过系统研究和规律表述。
(2)儿童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弹性与弹力混淆不清,有时成人区分两者也有一定难度,这一事实不容回避。
(3)确定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由教师引领探究走向自主化探究,使学生会用科学的方法思考、解释生活中有关弹性和弹力的科学现象。
只有在备课时关注了上述问题,才能在教学中为儿童学习提供方便,使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成为可能。
4.将“活动”优化为“体验”
好的活动设计,能让儿童提升思维,掌握方法,享受成功。教师应通过浅显的探究活动,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形象可感。准备“活动”时要考虑以下三个要素:
(1)备关键活动:设计活动时,对于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联,设计者要清晰了解。探究活动设计应以简单、精练、有趣为原则。
(2)备板块安排:对预设好的关键活动,怎样呈现,分几个板块,则要根据预定的学习目标来定。活动板块的呈现,要遵循计划性、层次性、系统性的原则。
(3)备探究材料:探究材料是儿童完成探究活动的重要保障。对应于关键活动,探究材料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结构性、易准备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先做“下水”实验,提前验知材料功效,从而优化和改进探究材料。
(二)微观策略的辩证优化
1.“变”中有“立”
“变”,即改变不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编排、活动、材料,使之更适合儿童的科学学习;“立”,则是将改变后的内容、活动、材料等优化呈现,建立新型课堂结构和序列,促进儿童学习方式的转变。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一课的备课,如果按教材设计就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容量大。学生通过活动,既要掌握弹性物体的共同特征,能区分弹力与弹性,还要能够完成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间关系的探究实验。二是探究活动针对性不强。教材安排了三组活动:第一组实验探究并发现物体具有弹性;第二组弹硬币活动,发现物体具有微观形变;第三组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关系的实验
。三组活动对弹力体验以及弹性与弹力的区分,均未突出体现,而这恰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鉴于以上思考,“变”就显得非常必要。较好的方案是将本课设计成两课时。第一课时以解决科学概念和理解概念间的关系为主。指导学生探究弹性与弹力,知道两者的区别,发现物体受外力后产生形变的普遍性。第二课时,学生自主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材质弹性不同这一规律。整个设计关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着重考虑如何将难以理解的“点”,转化成深入浅出的“活动”,变得具体可感,这便是“立”的过程。
2.“增”“减”相宜
“增”,指的是在教学时间内,增加贴切研究主题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有探究意义的内容、活动、材料等;“减”,则是去掉一些重复的、无意义的、儿童难以理解的活动,难准备、效果不明的材料等。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的第一课时设计,在导入部分增加“摸球游戏”,选取相同大小的弹力球、玻璃球、不锈钢球。不用眼睛,用最快的方法区分三种球,从而引出弹性的话题。在弹硬币的活动后,针对硬币瞬间产生的微小形变难以观察等特点,增加了微小形变显示器。另外,选取玻璃圆底烧瓶,瓶口胶塞装有细玻璃管,在实物投影下,挤压玻璃瓶壁,就可以明显观察到细玻璃管中红色液柱的升降变化。这一“增”,放大了现象,使其直观可感。
3.统“整”兼“个”
“整”,指的是教学目标所要达到的概念体系与能力层级,强调系统性。课时教学目标应置于整个单元目标的大框架下建构,做到统筹有序,不重复、不交叉。“个”,则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具体概念、内容和方法,强调关联性、递进性。
4.“动”中取“静”
“动”,即以“动”促学。儿童在做中问,做中思,做中学。教师要做到“四动”:情感要激动、肢体要活动、思维要灵动、交流要生动。
“静”,即以“静”促思。探究的环境要“静”、倾听的过程要“静”、深度思维要“静”。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第一课时的设计中,当学生“动”起来完成弹硬币活动时,安排学生“静静”地观察圆底烧瓶的微观形变过程,再转而运用到硬币的形变上,第三枚硬币没有被碰到却飞出去的原因,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动”“静”结合的预设,是备课的重要策略之一。
三、结语 [本文由wWw. 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 T]
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科学课堂应成为解放“儿童”的课堂。儿童立场下的备课,需要教师进一步打破常态备课思维,逐步变革自己的教学预设,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为追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成为学生的向往。
(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 213200)
下一篇:对学生数学问题表征能力的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