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的有效应用技术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虽然,教育界的专家一再强调:要辨证地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本色,让语文教学回归常态,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但是,从我们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来看,非语文的东西太多,有些教师不进行词句的辨析,语言的积累,仍然精讲细问,课件录象有时令人眼花缭乱,合作交流形式严重......忽略了词语地理解、积累与运用,"基础性"没有得到重视。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不容忽视的。
1.培养习惯,初步积累
"好的习惯,让人受用终生。"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可以在每学习一篇课文之前,让学生预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如画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新词;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识字,并且找到新词在字典中的解释;摘抄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词句等。通过预习学生既了解了部分新词的大概意思,又初步积累了一些优美词句,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标》的阶段目标中对词语地理解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一目标就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完成。因为课堂40分钟毕竟是有限的,通过"预习"这个环节,既培养了学生查阅工具书的好习惯,又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同时,达到了初步积累优美词语的目的。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2.学法渗透,深化积累
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只有理解了所学词语的意思,才能正确地运用他们进行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如:
2.1 词语互换法
阅读时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词义,如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微笑着承受一切》中的 "不幸"这个词时是这样做的:什么是"不幸"?请给"不幸"换个词好吗?学生换成"悲哀、悲痛、灾祸"等词语,然后,又让学生读出这种感受,在这里学生既理解了"不幸"的意思,又感受到桑兰的悲痛以及她的勇敢与坚强,从而,理解了课文的内涵。通过词语互换法,不但能联系旧知,启迪新知,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语言的独特魅力。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泊船瓜洲》这首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时,教师让学生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有些学生想到"过",有些学生想到"满",还有的学生想到"到"等等,但作者却用了一个"绿"字[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第一论文 网],确实给人以画龙点睛之感。"绿"本是形容事物颜色的词,用在这里仿佛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副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画面,尽情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美景的思恋。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用词之绝妙。
2.2 表演法
有些词语可以通过师生们的表演来理解的,如: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中,对"一拥而上"、"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等词语的教学,就是通过师生共同表演来引导学生理解的:老师当小稻秧,几个同学当杂草,通过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们就轻松、愉快的理解了这几个词的意思。再如:《狐假虎威》中"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尽情的表演来体会狐狸的狡诈、做作的神态和老虎被狐狸蒙住的神态。通过表演,既可以让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积累了词语,又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文章的内涵。
2.3 词文结合,理解词语
在《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些词语的理解,学生只要通过朗读,联系课文内容就明白了它的意思。我曾听过一位老教师在执教人教版《鸟的天堂》一文中"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对于"应接不暇"这个词语的指导是这样的:让学生先查字典,理解"暇"字的意思,再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最后让学生说"应接不暇"在文中的意思。这样教太繁琐,而我认为学生只需联系上文描写的"鸟多",再联系下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就很清楚地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本课形容鸟多,眼睛看不过来。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众鸟纷飞的热闹场景,体会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的含义。
2.4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如:《学棋》一文,对"能手"这个词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画出含有"才能"一词的句子:"古时候有有一位下围棋的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远近闻名。"接着,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周围有那些人被称为"能手"?有的学生说:我爸爸是修理汽车的能手;有的学生说:我妈妈是区级教学能手;还有的学生说:我爸爸是种田能手。师又接着问:你长大了要当什么能手呢?学生说:我长大了当计算机能手,开飞机的能手,教师能手等等。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唤醒学生的经验世界,很容易地就让学生理解了"能手"一词的意思:精通某种技能或非常善于做某项工作的人。在本文的意思就是:对下围棋很有研究,棋艺很高超的人。同时又告诉学生将来想当"能手",现在就要专心致志的学习,决不能像文中的另一个学棋的人那样三心二意。如此理解,使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了真正的统一。
除此之外,理解词语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如:想象法、电教演示法、动作释义法、简笔画勾勒法等。我们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在教学中给予渗透,从而,让学生增加语言储备,深化词语积累。
3.学用结合,沉淀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利用自己积累的词语练习说话,使学生把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沉淀积累。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让学生学以致用,如学生学完《高尔
基和他的儿子》一文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并收集一些有关材料,结合本课所学过的内容,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学完《北大荒的秋天》可让学生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原野热闹非凡"的,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片段。学完写人的文章,中年级的学生可以仿写人物的外貌,高年级可以写出人物的特点。只有模仿,才会有创造。低年级可以适时让学生用词造句,用学过的词语写一段意思连贯的话等。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是沉淀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有机结合,指导学生运用好所积累的词语。
4.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孔子说:"不积蛙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强调的是厚积而薄发。我们教师不仅让学生在课内理解词语,积累语言,还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歇后语,留意[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第一论文 网]周围的标志、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日记中。在词语的积累中,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主动地积累。指导他们写好读书笔记: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格言、优美诗词,把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言材料积累多了,写文章就会语言丰富,表情达意就挥洒自如了。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词语的教学及课外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并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学以致用,学生才能生动、流畅地写出自己的文章。浙江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的丁时辉老师说:"'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纯。'褪尽耀眼铅华,回归语文本色,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是呀,追求"真实、朴实、扎实。"是对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要求。因此,我们还要反璞归真,让语文姓"语",扎扎实实搞好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潘家林;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育法的运用[J];教师;2011年12期
[2] 刘慧;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训练[J];现代农业;200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