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造教育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创造教育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陶行知先生认为:“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学生所能得到的只是头脑里贮藏一些未经消化的、不理解和不真实的知识而已”。虽然新课程倡导了很多年,但理论脱离实际的传统教育已经根深蒂固,在目前的很多教学实践中还是会出现。因此,对于当前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弊端,我们应该用陶行知创造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用创造教育方法来指导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努力造就适应时代的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只有能造就出能思考、能建设的人的教育,才是真的教育。所以,在当今社会,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念,对推进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本文由wwW. 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实践科教兴国,实现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全面振兴,富有启迪意义,影响深远。而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的重要且有效途径,因此,如何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来指导数学教学,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索、研究、实践与反思。
二、创造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教学内容开放。
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照本宣科,“教”教材,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思维封闭,能力低下,不善于思考,更无创造可言。因此,教育要由封闭走向开放,面向未来,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探索具有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创造。
比如,在学习了“乘加”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内容:同学们去春游,汽车的票价是成人每人40元,儿童每人25元,10人团体票200元。我们班有45名同学,如果都去春游,请你从以下几种情况中至少选择一种购票方式。你能想一想怎样买比较省钱吗?
这样设计练习使得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购票方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学习与探索,通过不同方式的选择、计算、交流,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2.教学过程开放。
有了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必须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过程,实现“六大解放”。
以低年级的口算教学为例:有的学生对和在20以内加法的凑十法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于是就请出小棒来帮忙,学生通过摆摆小棒理解了凑十法的意义:5+6=?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通过实际操作,并进行思考,学生发现:可以把5分出4,使6凑满10;也可以把6分出5,5凑满10。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口交流中,获得多感官的数学经验,理解“凑十法”口算的算理,培养动手创造的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激发学习疑问。
创造教育理论认为,问题是发明、创造的第一步,也是探究学习的核心,因此,使学生产生疑问意识,是进行探究学习、发展创造能力的关键。
例如,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2根,我先选择了一位学生的摆法进行展示,大家发现:将12根小棒放成一堆这样的摆法,别人看不清到底是多少根,必须要数一数才行。于是我提出要求“怎样摆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12根?”,激发学生带着疑问,主动积极地思考“一眼能看出12根”的摆法。学生的摆法各种各样,通过对不同摆法进行比较、体验,都选择“先摆1捆,再摆2根”的摆法后,组织学生都用这样的方法摆一摆,让全体学生都有深刻的体验,进行了方法的优化。这样,使学生在有了第一次摆小棒的体验后,发现这种摆法不够清楚,产生了寻找新摆法的心理需求,从而带着疑问去进一步思考能看得更清楚的摆法,激发了学习新方法的欲望和主动性。
4.开展创造实践。
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直接而且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上,我总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如四年级“认识三角形”一课: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通过一定的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学生“做”三角形的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各 本文由wwW. 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种各样的材料,如纸、铁丝、小棒、三角尺等等,学生利用这些材料,有目的地选择材料,呈现了多种方法,有的用纸折,有的用铁丝围,有的用小棒围,等等。这一环节,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做”三角形,我认为,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悟三角形的共同特点,体验方法的多样性,感知三角形的本质特征;二是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寻找有意义的错误资源。特别是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方法,可以重点介绍。采用动手操作的实践学习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帮助学生借助直观建立表象而形成概念。
根据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理论,我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性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产生疑问,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探索,使学生形成创造意识,优化创造心理,开启创造智慧,不断发展创造能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