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幽默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的教育方式创新
一、幽默润色,活跃课堂气氛
实践表明,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艺术效果。
特级教师于永正常常以恰到好处的教学幽默润色课堂,为教学增添亮色。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于老师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情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仿佛把大家带入了果实累累的果园。
这个学生读完后。于老师看了看全班同学,煞有其事地说:“陆晓荣听得最投入。我发现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咽过两次口水。”回过味来的同学们都会心地笑起来。于老师接着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于老师又郑重其事地说:“如果读文章能像陆晓荣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读进去了。就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
在这节课中,于老师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讲出来了,而学生们发自肺腑的笑声,则表示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教师语言能力的折服与钦佩。 本文由wwW. 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
二、幽默交流,和谐师生关系
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消除意义障碍的良药。它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功效。
薛法根老师幽默睿智的语言,打开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童心世界,使得整堂课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我摘录其一段课前对话实况。
师:哪个小朋友认识我?我姓什么谁知道?(板书“薛”并注上拼音)大家可以叫我薛老师。我们第一次见面,好好看看薛老师的样子,看看我有什么特征,谁来说说看。
生:您戴着一副眼镜。
师:对,近视眼。
生:你的头发也比别人酷一点。(众笑)
师:你说我酷,我很高兴。
生:您的眼睛笑起来像月亮。
师:女人的眼睛才用“月亮”形容,你这不是夸我。
生:你的牙齿前面两颗露出来了。
师:很难看,是不是?
生:您有两颗大门牙。
师:特征抓得很准确。
……
整个对话过程轻松愉悦,以致课堂内自始至终几乎笑声不断,无论是学生的“揭短”还是扬长,薛老师都能欣然接受,从容应对,交谈中充满了对学生的关爱。在短短的对话过程中,师生双方营造了一种和谐愉悦,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使得以后的教学中师生双方十分活跃,学生的潜能、创造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并能有效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幽默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下面是学生升入四年级时于永正老师上的第一节作文课。
“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
于老师用彩笔勾勒出一幅图。
“他叫四毛,是三毛的弟弟。”
学生哈哈大笑。
“请比较一下,四毛和三毛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很热烈,因为每个学生都对三毛了如指掌。比较完了,于老师说:“四毛在班里学习成绩数一数二,可是有个毛病——马虎;还有,好耍小聪明。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于老师擦掉第一幅图,另画一图。
学生们饶有兴趣看着,会心地笑了。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说说?”
发言争先恐后,大家一致认为四毛是把卷子倒过来给家长看的。于老师引导讨论:四毛为什么只考了66分?是谁让他把卷子拿给家长看的?到了家,结果又是如何?讨论完了,于老师又让孩子们把想象的前因后果连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表演出来。学生津津有味地看,津津有味地说,津津有味地演,津津有味地写。
又一个学期的第一节作文课开始了。于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四毛练武图。
学生们熟悉的四毛又出现了,课堂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人人争着说图意。接着于老师一一出示了两幅图。 本文由wwW. 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
“可是,加到第四块砖头的时候,四毛捂着屁股喊了一声:‘别加了!’大家猜猜,他为什么不让加了呢?”于老师出示了第四幅图,但四毛的后半身被纸盖了起来。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猜,谁也没猜对。
于老师把纸一揭——
原来四毛的裤子裂开了缝,露出了白屁股!全体学生捧腹大笑。“写吧,”于老师说,“题目就叫《四毛趣事》。”
学生跃跃欲试,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教师直接以生动有趣、恢谐幽默的语言讲授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学过程本身的幽默,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
下一篇: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