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学历史史论结合教学的案例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28 18:03

 中学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和唯物史观的重要途径,而史料的运用无疑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史料是进行历史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在教学中恰当、灵活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感悟和反思历史,培养“论从史出”的素养。
  本文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在新课程下,中学历史如何有效地进行“史论结合”教学,供参考。
  一、史论统一,“论从史出”
  史料,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记载着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史料能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翔实、逻辑严密的论据,促使学生通过独立的分析和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正确地认识历史、感知历史,从而懂得历史结论并非主观产物,而是以历史资料为根据的客观结果,即“论从史出”。这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必须予以完成的任务。
  例如,在讲“社会主义理想与实践”时,应该运用相关材料并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论从史出”的过程。其中关于傅里叶和欧文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关注,就可以引入以下史料。
  【案例1】
  现存的文明制度是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它必将被未来的和谐制度或和谐社会所代替。
  ——傅立叶:《全世界的和谐》
  资本主义“只是巧妙地掠夺穷人和使富人发财致富的组织”,“人民全体都是富人的奴隶”,这是一个“温和的监狱”和“贫困的温床”。
  ——《傅立叶选集》
  资本主义的文明制度过去是,将来也只能是一切罪恶的深渊。是幸运的对立物,是颠倒世界,是社会地狱。
  ——傅立叶:《新世界》
  私有制是“各国的一切阶级之间纷争的永久根源”。它“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原因。”
  ——《欧文选集》
  以上材料蕴含着很多的内容,要使学生充分汲取,离不开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应结合这些史料的核心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史料的关键,经过分析思考,得出正确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如你从史料中获取了哪些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信息?通过上述史料,你发现了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抱有怎样的观点和态度?两个问题指向明确,能引导学生围绕史料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的态度——痛恨资本主义。从而很自然地得出结论: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
  当学生认识到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后,教师可紧接着给出以下史料。
  我绝不鼓动起义和造反。不委托最卓越的实业家来管理共有财产,社会的安宁就无法持久,因为最卓越的实业家对于维持社会的安宁,对于节省国家的开支,以及对于限制专横,都是最为关切的。为了建立巩固制度,只能采取和平手段,授权最卓越的实业家总揽全民族的金融大权,这项措施将是整个新社会大厦的基础,将使革命彻底完成和使民族摆脱一切的动荡。
  ——《圣西门全集》
  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这种新的社会制度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愈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愈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然后,结合史料提出问题:从史料看,空想社会主义者企图用什么手段或方式来实现理想社会?从史料看,空想社会主义者想依靠谁来实现社会主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史料,就能得出以下结论:空想社会主义者[第一论文网lunwen. 1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虽然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其想通过社会制度的理想化来实现消除资本主义弊端的目的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它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表明,有效的材料和问题给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方向,使他们能通过思考、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达到“史论结合”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以上教学过程告诉我们,史论结合教学是以运用历史资料为前提条件的。当今世界正处于网络信息时代,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载体迅速地了解国内外时政及其来龙去脉,为学生形成独立见解进而构建知识体系提供史料基础,也为教师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提供前提条件。事实上,历史教学运用史料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训练学生通过对历史资源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提升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建构正确的历史知识体系,最终培养唯物史观。
  二、史料的多样性和真实性
  2012年初,笔者参与了“初中历史史论结合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活动。问卷主要围绕当前历史教学方式、史料的定义与分类、史论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江苏省海宁中学、浦南中学、海庆中学等三所学校的15名历史教师和360名学生。从调查结果来看,许多历史教师对史论结合教学的相关知识仍相当缺乏,更谈不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如片面地理解史论结合教学只是简单地对教材中的插图和历史事件的利用,或只是在简单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料上现成的史料解析题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史料运用缺乏多样性。
  笔者认为,由于受主观意识和阶级立场等的限制,很多看上去似乎客观的史料实际上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史料时要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真相,培养学生分析史料、鉴别史料和形成观点的能力。
  例如,讲解“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的内容时,笔者结合课后阅读材料中的史料,让学生正确地了解那段历史。
  【案例2】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人,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 对之国民亦一致告之,务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书》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
  193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认为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积极殖民地政策之产物,是日本武装占领整个满洲及东蒙的企图最露骨的表现,号召加紧组织领导发动群众反对帝国主义运动。
  ——《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通过展示以上史料以及教师的讲述,学生很容易发现,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的是“不抵抗政策”及其不抵抗日寇入侵的原因,得出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结论,让学生多种角度认识抗日救亡运动兴起时中国的复杂[第一论文网lunwen. 1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毕业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局面和对待日本入侵的不同态度,从而正确地认识和评价那段历史。
  三、史料的典型性和规范性
  历史教学史料的运用,是一个将宏观教学目标与真实史料相融合的过程,旨在各个立意之下编排和挖掘史料,促使学生的心智成长。为此除了运用课本史料,我们还要运用课外史料,以有效达成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由于史料浩如烟海、不可穷尽,运用史料时必须注重其典型性和规范性,既要忠实原文、准确节录和标明出处,又服务于教学目标,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运用史料才能全面而不杂乱、典型而又客观。
  例如,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的理解”的时候,可以选取如下史料设计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案例3】
  材料一: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五子之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
  ——《论语·尧曰》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侮……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孙中山认为,“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全集》
  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史料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以上史料出处真实翔实,问题切合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和思考课本内容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史料要做到论史统一,注重真实性、典型性、多样性和规范性,帮助学生建立“论从史出”的观念,帮助学生真正认知历史和感悟历史,从而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有效地树立唯物史观,获得持续的发展。

上一篇:利用learnsite平台打造个性化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

下一篇:巧妙设计,精心打造“三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