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性思维策略初探
数学计算是数学应用的一个方面,数学的推理、分析、估算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从现阶段的数学测查角度分析,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素养同样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重点。为此,培养数学的应用性思维,应该成为新时期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关注教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可以应用
以本为本,方能找到根本。小学阶段,数学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概念、计算、几何和应用四大类。一一分析概念的产生、计算的由来、几何的特征、解决问题的应用,都包含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应用之中。怎样看数学?对老师而言,应该时刻引导学生关注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学科,化解各种应用难题都需要用到数学。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方程》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刚才那道例题我们列出了3x+5=32的方程,你能用线段把这个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吗?
(生作线段图)
师:刚才大家画得都很对。现有一道题请大家看着线段图说一说如何列方程。
(投影:妈妈今年32岁,比红红的3倍还多5岁,红红今年多少岁?)
(生先对线段图说关系,再列方程式)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个线段图,再说几个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生小组编题目。教师提供生活材料:学习时间与玩游戏时间、阅读的小说与阅读的诗歌、爸爸与妈妈的收入、夏天与冬天的气温等)
师:这些问题的情境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来自于生活,都运用了相同的数量关系,列出的方程也相同。看来,掌握了数学知识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老师再改一改线段图,你们还能编题吗?
本节课的教学,由书中的例题出发,引发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活问题来解答。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教师先点明数学应用性的重要,再进一步延伸到其他类型,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知识得以内化,认识得以提升。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走进生活应用数学
数学课堂教学若能回归到生活化的情境之中,将会使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性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也能激发他们更强的兴趣。毕竟,来自于生活的数学更加情趣化,更加生活化。当然,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创设并不仅仅是依靠投影仪,有时是几个简单的道具、有时是一两幅图画、有时就是几句生活化的语言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利息问题》一课时,笔者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向学生(顾客)讲解利息的知识,再讲授一些如何存钱收益更大的知识。继而笔者让学生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向其他同学介绍相关知识。最后,由学生扮工作人员和客户,进行现场存取钱的游戏。在完全逼真的环境中,学生兴趣盎然,教学的知识迅速转化为应用。
三、开展活动,使学生回归生活应用数学
笔者认为,最好的数学应用思维意识培养,就是让数学教学直接进入生活。在这里,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更能让学生在应用中发现数学的魅力。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更熟练地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笔者首先让每个学生在周五晚用10元钱在超市里至少买3件不同的物品,要求是看谁剩下的钱少;接着,要求学生周六早晨,在父母的带领下,到菜市场现场购物,要求是只准备整数面额的钱,迅速计算摊主有没有少找零。通过现场实践,学生普遍反映要好好练习算数的速度,学好小数的加减法。
四、家校互动,使学生形成理念提升能力
数学应用是教学的要求,更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构成。从教学角度看,教师只有和家长共同协作,才能促进数学应用教学的全面实施;从学习角度看,学生只有时刻都关注数学的应用,才能真正使数学应用成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和圆锥》一课的预习阶段,笔者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寻找家里的圆柱和圆锥体。同时,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去制作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在第二天课堂教学后,笔者进一步要求学生回家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复述给家长听,进而再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圆柱和圆锥的应用。通过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反复交流,通过一次又一次从生活到书本、再从书本到生活的练习,使家校教育得以有效结合,更使每一个学生都明白了数学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是一个目标,更是一种理念;是一个策略,更是一种习惯。教师必须在教学的所有过程中全面关注,才能让数学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