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让思想品德课走进学生生活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5-08-04 08:39

 纵观时下的思想品德课课堂,大多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囿于书本世界,不能结合纷杂的现实生活,不注重学生的理解、体验与感悟,也就不能更好地去触动和影响学生的心灵深处。如果要想改变思想品德课课堂的这一状况,就必须打通课堂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界限,让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体验、成长。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巧妙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才能真正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作用。那么,如何使思想品德教育走进学生生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具有真实的体验
  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课本上很难找到答案,但是引导他们联系生活中的经验,很快就能理解应用了。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的行动。可创设一些活动场景,通过学生角色扮演,让学生不知不觉的融入这种境界,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探索,从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目的。
  如我在讲《情绪万花筒》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消极情绪对人的不良影响,我让一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位绅士到电影院看电影—开始大笑不止—转为悲痛—伤心至极—恢复正常—转至愤怒、发狂—深思—惊恐—昏倒在地。这一活动的设置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而且让学生更充分的认识到,消极情绪对人的危害极大,我们应该努力克服消极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2 开展实践活动,创设快乐的课堂气氛
  参加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联系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可组织一些有价值的活动, 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大奖赛、篮球赛、小品表演、社会实践等,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形式不限,灵活多样,让思品课堂变成学生生活经验交流、积累的场所,同时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我在讲《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时,活动教学中要求:调查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对学校周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建议。学生可以收集一些有关保护环境的故事、诗歌、广告语等,如“请珍惜用水吧!否则,人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破坏、污染环境的资料、图片等,还可以通过走访、参观、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学校周边存在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动物保护、植物生长等方面的状况。学生在合作中分享交流,在探究中感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可贵,并通过如:设计绿化我们的校园方案、写关于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报告及建议等可操作性比较大的方式进行实践,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和意识。
  3 课后延伸,让学生走进生活
  生活是个大课堂,是最好的老师,它给了学生真实情感,给了学生丰富的体验,给了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有意识地把社会生活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研究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知识,并把所学知识再运用于生活,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了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自身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以《我与父母》一课为例,课前我让学生填调查表: 在生活中你的父母有哪些让你反感的行为?上课时我让全班学生分组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从两个角度去探究“为什么?”,一是从父母的角度,二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通过各小组的热烈讨论,小组再形成综合意见。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们找出了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我又启发学生,“如果将冲突进行到底,将产生什么后果?”学生的发言是“家庭不和谐”、“离家出走”、“甚至发生过激行为”等。如何解决与父母的冲突呢?我让学生观看了汶川大地震中的图片,父母以自己的生命保护子女生命的场景,让学生震撼,强化“爱”的情感体验。此时及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谈对父母的感情,并布置了课后践行作业,“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主动与父母沟通,化解“爱的冲突”,倾诉自己对父母的爱,为父母洗一次脚,在节日送父母一样礼物等。这堂课让学生探究生活,感悟在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理解沟通,解决生活中与父母发生的冲突,从而架起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桥梁,形成融洽的父母子女关系,与父母做知心朋友。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思品课的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让思品融入生活!

上一篇:教活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方式

下一篇: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德育的有效性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