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左传》的关键词——《左传》中几个
发布时间:2015-10-26 11:24
论文摘要: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详细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但在这众多内容中,毫无疑问以军事事件为主流,由此描绘军事场面的动词也随之极其繁多,如“伐”、“侵”、“战”、“克”等等,一般的译著统一翻为“攻打”,有的学者虽然也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2004年广西师大有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左传》军事词语研究),但那是对533个涉及军事方面的词语的产生根源、命名缘由作系统的探讨,对几个关键性的动词没有作详细的区分性的分析,笔者行文,无非通过字词的分析,更细致地了解当时的战争情形。
论文关键词:伐,侵,战,征,战争,门
有人说,“人类是一种好战的动物,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1]我认为这句话用在《左传》中更恰当。尽管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左传》,所涉及的内容林林总总,方方面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礼仪,但翻开《左传》,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左传》的历史是战争的历史,《左传》的时代是战争的时代,不仅几个大国之间如齐楚、齐晋、秦楚、鲁宋之间常常穷兵黩武,就是一些势力弱、地盘极小的,后人很难记住他们名字的郑国、虢国、卫国、邾国、鄀国,都从没有逃过战争带来的灾难。有人统计约春秋二百余年间,各类军事行动就有483次,大规模的战争就有14次。[2]因此,描绘战争的动词自然不少,如伐、侵、攻、袭等等,把这些动词笼统作“攻打”来翻译,疏通句意倒也无妨,但如果都一概用一个义去理解,显然只能粗线条地了解《左传》。他们中有交叉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用法有不同之处。
(一)伐
“伐”在甲骨文中写作,一边是人,一边是戈,像人以戈击脖颈,《说文》,“伐,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也。”伐即击杀,攻击义,已是定论。《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夏,郑人侵许,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似乎将伐、侵、袭三字分得很清,“伐”因“有钟鼓”而带有“正义”的色彩,兴师问罪,公开声讨,表明进攻的正义性,这是原文的观点。我认为《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中的话语只能强调这三个字是有区别的。孟子说“春秋无义战”,要说“伐”即正义之战是难叫人信服的。先看“公开声讨、兴师问罪”的一组例子。
1、“遂帅师而伐宋,战焉,宋无信也。”《桓公十二年》[3]
鲁、郑国之所以要伐宋,是由于宋国不讲信用。
2、“楚伐绞,军其南门。”《桓公二十九年》
楚国攻打绞国的理由,是“绞小而轻”,且自不量力。
3、“十六年夏,诸侯伐郑、宋故也。”《庄公十六年》
4、“秋,楚伐郑及栎,为不礼故也。”《庄公十六年》
5、“故子国作乱,谓晋人曰:‘与我伐夷而取其地’,《庄公十六年》”
夷人不知图报谢恩,必然导致被伐。
6、“秋,楚人伐郑,郑即齐故也。”《僖公元年》
郑国因为亲近齐国而被攻打。
7、“秋,伐陈,讨不忠也。”《僖公四年》
8、“十五年春,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僖公十五年》
以上各句,或因为对方不讲“礼”,不讲“信”,或是对自己有贰心,用了“伐”字,进攻的方式是公开的,吻合了“凡师有钟鼓曰伐”一语,再看下面一组。
1、“冬,伐卫纳惠公也。”《庄公五年》
2、“夏,公伐齐,纳子纠。”(庄公九年)
“代”的原因,不是对方的过错,而是有自己的小算盘。
3、“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庄公十年》
这样的伐除了用居心叵测来形容外,别无他词。
4、“二年春,秦孟明视帅师伐晋,以报殽之战。《文公二年》
5、“……,郑公子归生伐秦,取汪,及彭衙而还,以报彭衙之役。”《文公二年》
6、“晋人伐郑,以报北林之役。”《宣公三年》
以上句子中,报复也好,居心叵测也好,实在难和正义沾上边,充其量也就是为自己攻打对方找借口罢了。
再看第三组。
1、“楚文王伐申,过邓。”《庄公六年》
2、“仲庆父请伐齐师。”《庄公八年》
3、“十四年春,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庄公十四年》
4、“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弭。夏,同伐五城。”《庄公二十一年》
5、“晋侯将伐虢。”《庄公二十七年》
6、“二十八年春,齐侯伐卫。”《庄公二十八年》
7、“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闵公二年》
8、“遂伐黄,改黄师于碏陵。”《庄公十九年》
从前后的语境看,这一组句子怎么也看不出攻伐的理由,纯粹是为了土地,为了财产,想“伐”就“伐”,这里的“伐”是完全可以用其他战争动词替代的。
(二)侵
“侵”在甲骨文中形状是,金文时左边的“牛”头演变成了人。《说文》:“侵渐进也。从人,又,持帚之进,又,手也。”“侵”的本义是“打扫”,和“伐”的本义相差甚远,但“侵”由“打扫”引申为“渐进”,再引申为象扫地一样一步一步向前扩张,即侵犯之意,“这样,侵”就和“伐”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进攻方式而对举。实际上在《左传》中,有时这两个字是融在一起的。《桓公十年》:“齐人以卫师助之,故不称侵伐。”这里就干脆将侵伐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出现,看下面的句子。
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僖公四年》
2、“秋,诸侯为宋伐郳,郑人间之而侵宋。”《庄公十五年》
3、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隐公五年》
4、“秋,楚子侵陈,遂侵宋。”《宣公三年》
5、“冬,叔孙戴伯帅师,会诸侯之师侵陈。”《僖公四年》
6、“秋,虢人侵晋。冬,虢人又侵晋。”《庄公二十八年》
7、“十一年夏,宋为乘丘之役故侵我。”《庄公十一年》
8、“哀侯侵陉庭之田。”《左传·桓二年》
以上例句中,1、2两句中已将“侵”和“伐”明确分工,这也是人们常拿来区别这两个字的涵义的例句,实际上,这两句因为是对文,所以不能相同,和“正义”与否无关,例3中讲了侵的理由——报复,和伐用法相同,例7中更是讲了正大光明的理由,其他的例句中的“侵”也一律可用“伐”来代替,可见“侵”和“伐”的意义和用法有重叠的地方。 并不是说“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再看下面一段话。
“夏四月,郑伯侵宋,及曹门外。遂会楚子伐宋,取朝郏,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城,纳宋鱼石,问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焉,以三百乘戍之而还”《成公十八年》。
郑成公进攻宋国,到达宋国曹门外。于是就会合楚共王一起进攻宋国,占取朝郏,楚国子辛、郑国的皇辰入侵城郜,占取幽丘。一起进攻彭城,送回了宋国的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用三百辆战车留守,接着便回国。“侵”和“伐”交替使用,谁也无法区分哪是“正义”的行为,哪是非“正义”的行为。综观远古,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有几次战争是正义的呢?因此,伐和侵的运用,只能讲对文则异,散文则同,古汉语中这种用法并不是唯一的,“稼”和“穑”的用法亦是如此。
(三)征
现在的“征”字是从小篆变来的,小篆写成,而甲骨文的形体是,一双脚向城里走的意思。《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征,正行也。”很多人纳闷这个解释,实际上,只要联系甲骨文的形体,便得知“正行”即“征行”。“征”的本义是“征伐”,在军事上指上伐下,“有道”伐“无道”,和“伐”常常连用。《庄公二十三年》:“征伐以讨其不然。”意即征伐是用以攻打对上的不尊敬的,这里就将征伐连在一起当双音节词用的。今也有南征北伐、征伐的说法。
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僖公四年》
2、“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僖公四年》
“征”的理由和对象介绍得一清二楚。
3、“君子知秦之不夏东征也。”《襄公二十九年》
“东征”即向东征讨,尽管这句预言和历史事实不符,我们姑且不论,在此,我们只谈“征”的用法。
“征”和“伐”用法一样,但在《左传》中,作为军事用语,“征”远不如“伐”用得多,我认为“征”除了“征讨”、“征伐”之外,其古义主要指远行,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僖公四年》
(四)克
克,小篆写为,《说文解字》:“克,肩也。”段玉裁注:“任事以肩,故任谓之肩,亦谓之克,……释言曰,克,能也,其引申之意。”《左传》曰:“凡师得俊曰克。”“俊”即克敌制胜,由此可知,“克”在军事上的用法是强调结果“打胜”,相当于《哀公十一年》中所说“人胜大,祸也,齐至无日矣”中的“胜”。这在《左传》里得到验证。
1、“既克,公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庄公十年》
2、“冬,会于袲,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桓公十五年》
3、“初,楚武王克权,使计緍尹之。“《庄公十八年》
4、“秋,王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庄公十九年》
5、“强以克弱而安之,强不义也。”《昭公元年》
以上每一例句中,“克”均可译为“攻打成功”。在《哀公十五年》里有这样一句:“武伯伐成,不克,遂城输。”则将伐和克严格区分开来了。而在“郑伯克段于鄢”一句中,“克”则显现出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鲁隐公元年》中有这样说明:“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为什么“如二君”就要克,人们仍是一头雾水。再看杜预注“言段强大俊杰,据大都以耦国,所谓“得俊曰克也”。[4]
“谓若大叔段之比,才力足以服众,权足以自固,进不成为外寇强敌,退复狡壮,有二君之难而实非二君,克而胜之则不言彼败绩,但书所克之名。”[5]这两段注很清晰地告诉我们:郑伯不是一般地战胜对方,而是连根拨掉以解切齿之恨的战胜。因为对手本身就非同一般,而是篡权谋位的弟弟和母亲,对自己的政权有着直接威胁的政敌。再联系甲骨文和金文,“克”的形体是和,象铲刀铲物之状,刚好字形和字义吻合。因此,在这里“克”不能按许慎从小篆体分析“克”的意思理解。
(五)战
“战”字从戈,《说文解字》:“战,斗也。”“战”的本义和“伐”一样非常明确了,但具体用法又有区别。
1、“甲子,及秦师战于彭衙。”《文公二年》
2、“冬,齐、卫、郑来战于朗,我有辞也。”《桓公十年》
3、“秋,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公丧戎路。”《庄公九年》
4、“二十八年春,齐侯伐卫。战,败卫师。”《庄公二十八年》
5、“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庄公十年》
6、“夏及齐师战于奚,疆事也。”。《桓公十七年》
“战”是不及物动词,所以它不像“伐”一样,用成“甲战乙“,而是“甲战+于+地名”,或者是单用。《庄公十一年》说,“凡师,敌未陈曰败其师,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得俊曰克。”这是从作战双方的架式和准备情况来规定“战”的用法的,纵观《左传》,凡用“战”之处,既不是秘密性质的偷偷进攻,也无需宣战与不宣,都是有备而来,一“战”决雄雌。
(六)门
“门”,古往今来人们都知道是房舍、围墙的出入口,但在《左传》里,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名词,而是用作谓语动词,特殊场合用于交战,有人作过统计,《左传》里,“门”字一共使用了261次,用在247个语段里面,用作谓语的“门”有33例。 [6]请看:
1、“巴人判楚而伐那处,取之,遂门于楚。”《庄公十八年》
2、“子庚门于纯门。”《襄公十八年》
3、“门于在门。”《襄公二十四年》
4、“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成公二年》
5、“十二月,吴子诸樊伐楚,以报舟师之役,门于巢。”《左襄公二十五年》
6、“逼阳人启门,诸侯之土门焉。”《襄公十年》
7、“晋侯围曹门焉,多死。”《僖公二十八年》
以上句子中,无论是“门+于+地名”,还是“名+焉”,其句式结构和上面讲的“战”相似,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如《定公八年》:“与阳氏战于南门之内”。“战”同时用于攻守双方,但“门”,虽然涉及攻守双方,但是它在一个句子中并不同时用于攻守双方,究竟用于哪一方,要由读者依靠上下文来判断,所以,它的语义是不明确的。
“门”字用作战争动词只见于《左传》,它是《左传》里特有的一个词。在先秦子史典籍中,“门”皆不用作动词。在《左传》里,它有和其他战争动词有相同的用法功能,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性。
(七)袭
在没有“义”战的春秋时代,“袭”更显神秘和不义,让人防不胜防。许慎《说文》:“袭,衽袍。”段玉裁注:“小敛大敛之前衣死者谓之袭。”即“袭”原指给死者穿的左掩襟的外衣,引申为“衣上加衣”,在军事上便引申为有所掩盖,不让对方知道而出其不意地打击,这便是“袭击”。
1、“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隐公元年》
2、“妇人不忘袭仇,我反忘之。”《庄公二十八年》
3、“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僖公三十二年》
4、“夏、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桓公五年》
5、“师还,馆于虞,灭之。”《僖公五年》
无论是野心勃勃的共叔段,还是记仇恨入骨髓的妇人文夫人,都不可能“伐”或“战”敌手,只能是“袭”。
例3中,对于刚愎自用而又占有欲极强的秦穆公来讲,“袭”词简直用得恰到好处,加之有杞子的怂恿,还管它地方之远近呢?“袭”和杞子的“潜”同义相承,刚好吻合了秦国统治者的轻佻心理。
(八)攻
本义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持续而反复地敲打某一对象,从攴工声,攴读pū,敲打,引申为攻打,攻击。
1、“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2、“文子怒,欲攻之。”《哀公十一年》
3、“伏甲将攻之。”《宣公二年》
4、“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桓公五年》
例1、例2用法和“伐”相同,今天还有“攻伐”一说,孔文子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大叔疾,大叔疾派随从劝诱他前妻的妹妹,把前妻安置在梨地而为她造了一所房子,好象有两个妻子一样,孔文子哪能容得这一招,于是用了“攻”一词。例3、例4的用法和上面的“袭”用法相同,正如《孙子·讨篇》中所说,“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总之,战争是《左传》中最为人注意的一部分,《左传》军事词语共533个,仅征战类就有272个词语,[7]本文仅选了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动词进行比较分析,目的仅仅是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当时的战争情况。因为在所有战争动词中,“伐”是一个高频词,故在介绍其他词时,往往和“伐”进行比较。
实际上,除了这几个词外,还有很多征战类的动词,如“戎”、“取”、“讨”、“灭”、“戍”、“师”、“释撼”,因为出现频率不高,且用法单一,在此不一一枚举。
参考文献
1 李梵《汉字的故事》P349,中国档案出版社。
2 广西师大中国优秀硕博学术论文《左传军事词语研究》P1。
3 选自“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左传》(北京燕山出版社),以下选自《左传》,内容与此同。
4 春秋左传注疏》,隐公元年注。
5 春秋左传注疏》,庄公十一年注。
6 左传谓语动词研究》,张猛著,语文教育出版社P149。
7 广西师大中国优秀硕博学术论文《左传军事词语研究》P1。
论文关键词:伐,侵,战,征,战争,门
有人说,“人类是一种好战的动物,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1]我认为这句话用在《左传》中更恰当。尽管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左传》,所涉及的内容林林总总,方方面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礼仪,但翻开《左传》,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左传》的历史是战争的历史,《左传》的时代是战争的时代,不仅几个大国之间如齐楚、齐晋、秦楚、鲁宋之间常常穷兵黩武,就是一些势力弱、地盘极小的,后人很难记住他们名字的郑国、虢国、卫国、邾国、鄀国,都从没有逃过战争带来的灾难。有人统计约春秋二百余年间,各类军事行动就有483次,大规模的战争就有14次。[2]因此,描绘战争的动词自然不少,如伐、侵、攻、袭等等,把这些动词笼统作“攻打”来翻译,疏通句意倒也无妨,但如果都一概用一个义去理解,显然只能粗线条地了解《左传》。他们中有交叉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用法有不同之处。
(一)伐
“伐”在甲骨文中写作,一边是人,一边是戈,像人以戈击脖颈,《说文》,“伐,击也。从人持戈,一曰,败也。”伐即击杀,攻击义,已是定论。《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夏,郑人侵许,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似乎将伐、侵、袭三字分得很清,“伐”因“有钟鼓”而带有“正义”的色彩,兴师问罪,公开声讨,表明进攻的正义性,这是原文的观点。我认为《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中的话语只能强调这三个字是有区别的。孟子说“春秋无义战”,要说“伐”即正义之战是难叫人信服的。先看“公开声讨、兴师问罪”的一组例子。
1、“遂帅师而伐宋,战焉,宋无信也。”《桓公十二年》[3]
鲁、郑国之所以要伐宋,是由于宋国不讲信用。
2、“楚伐绞,军其南门。”《桓公二十九年》
楚国攻打绞国的理由,是“绞小而轻”,且自不量力。
3、“十六年夏,诸侯伐郑、宋故也。”《庄公十六年》
4、“秋,楚伐郑及栎,为不礼故也。”《庄公十六年》
5、“故子国作乱,谓晋人曰:‘与我伐夷而取其地’,《庄公十六年》”
夷人不知图报谢恩,必然导致被伐。
6、“秋,楚人伐郑,郑即齐故也。”《僖公元年》
郑国因为亲近齐国而被攻打。
7、“秋,伐陈,讨不忠也。”《僖公四年》
8、“十五年春,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僖公十五年》
以上各句,或因为对方不讲“礼”,不讲“信”,或是对自己有贰心,用了“伐”字,进攻的方式是公开的,吻合了“凡师有钟鼓曰伐”一语,再看下面一组。
1、“冬,伐卫纳惠公也。”《庄公五年》
2、“夏,公伐齐,纳子纠。”(庄公九年)
“代”的原因,不是对方的过错,而是有自己的小算盘。
3、“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庄公十年》
这样的伐除了用居心叵测来形容外,别无他词。
4、“二年春,秦孟明视帅师伐晋,以报殽之战。《文公二年》
5、“……,郑公子归生伐秦,取汪,及彭衙而还,以报彭衙之役。”《文公二年》
6、“晋人伐郑,以报北林之役。”《宣公三年》
以上句子中,报复也好,居心叵测也好,实在难和正义沾上边,充其量也就是为自己攻打对方找借口罢了。
再看第三组。
1、“楚文王伐申,过邓。”《庄公六年》
2、“仲庆父请伐齐师。”《庄公八年》
3、“十四年春,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庄公十四年》
4、“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弭。夏,同伐五城。”《庄公二十一年》
5、“晋侯将伐虢。”《庄公二十七年》
6、“二十八年春,齐侯伐卫。”《庄公二十八年》
7、“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闵公二年》
8、“遂伐黄,改黄师于碏陵。”《庄公十九年》
从前后的语境看,这一组句子怎么也看不出攻伐的理由,纯粹是为了土地,为了财产,想“伐”就“伐”,这里的“伐”是完全可以用其他战争动词替代的。
(二)侵
“侵”在甲骨文中形状是,金文时左边的“牛”头演变成了人。《说文》:“侵渐进也。从人,又,持帚之进,又,手也。”“侵”的本义是“打扫”,和“伐”的本义相差甚远,但“侵”由“打扫”引申为“渐进”,再引申为象扫地一样一步一步向前扩张,即侵犯之意,“这样,侵”就和“伐”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进攻方式而对举。实际上在《左传》中,有时这两个字是融在一起的。《桓公十年》:“齐人以卫师助之,故不称侵伐。”这里就干脆将侵伐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出现,看下面的句子。
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僖公四年》
2、“秋,诸侯为宋伐郳,郑人间之而侵宋。”《庄公十五年》
3、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隐公五年》
4、“秋,楚子侵陈,遂侵宋。”《宣公三年》
5、“冬,叔孙戴伯帅师,会诸侯之师侵陈。”《僖公四年》
6、“秋,虢人侵晋。冬,虢人又侵晋。”《庄公二十八年》
7、“十一年夏,宋为乘丘之役故侵我。”《庄公十一年》
8、“哀侯侵陉庭之田。”《左传·桓二年》
以上例句中,1、2两句中已将“侵”和“伐”明确分工,这也是人们常拿来区别这两个字的涵义的例句,实际上,这两句因为是对文,所以不能相同,和“正义”与否无关,例3中讲了侵的理由——报复,和伐用法相同,例7中更是讲了正大光明的理由,其他的例句中的“侵”也一律可用“伐”来代替,可见“侵”和“伐”的意义和用法有重叠的地方。 并不是说“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再看下面一段话。
“夏四月,郑伯侵宋,及曹门外。遂会楚子伐宋,取朝郏,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城,纳宋鱼石,问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焉,以三百乘戍之而还”《成公十八年》。
郑成公进攻宋国,到达宋国曹门外。于是就会合楚共王一起进攻宋国,占取朝郏,楚国子辛、郑国的皇辰入侵城郜,占取幽丘。一起进攻彭城,送回了宋国的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用三百辆战车留守,接着便回国。“侵”和“伐”交替使用,谁也无法区分哪是“正义”的行为,哪是非“正义”的行为。综观远古,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有几次战争是正义的呢?因此,伐和侵的运用,只能讲对文则异,散文则同,古汉语中这种用法并不是唯一的,“稼”和“穑”的用法亦是如此。
(三)征
现在的“征”字是从小篆变来的,小篆写成,而甲骨文的形体是,一双脚向城里走的意思。《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征,正行也。”很多人纳闷这个解释,实际上,只要联系甲骨文的形体,便得知“正行”即“征行”。“征”的本义是“征伐”,在军事上指上伐下,“有道”伐“无道”,和“伐”常常连用。《庄公二十三年》:“征伐以讨其不然。”意即征伐是用以攻打对上的不尊敬的,这里就将征伐连在一起当双音节词用的。今也有南征北伐、征伐的说法。
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僖公四年》
2、“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僖公四年》
“征”的理由和对象介绍得一清二楚。
3、“君子知秦之不夏东征也。”《襄公二十九年》
“东征”即向东征讨,尽管这句预言和历史事实不符,我们姑且不论,在此,我们只谈“征”的用法。
“征”和“伐”用法一样,但在《左传》中,作为军事用语,“征”远不如“伐”用得多,我认为“征”除了“征讨”、“征伐”之外,其古义主要指远行,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僖公四年》
(四)克
克,小篆写为,《说文解字》:“克,肩也。”段玉裁注:“任事以肩,故任谓之肩,亦谓之克,……释言曰,克,能也,其引申之意。”《左传》曰:“凡师得俊曰克。”“俊”即克敌制胜,由此可知,“克”在军事上的用法是强调结果“打胜”,相当于《哀公十一年》中所说“人胜大,祸也,齐至无日矣”中的“胜”。这在《左传》里得到验证。
1、“既克,公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庄公十年》
2、“冬,会于袲,谋伐郑,将纳厉公也,弗克而还。”《桓公十五年》
3、“初,楚武王克权,使计緍尹之。“《庄公十八年》
4、“秋,王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庄公十九年》
5、“强以克弱而安之,强不义也。”《昭公元年》
以上每一例句中,“克”均可译为“攻打成功”。在《哀公十五年》里有这样一句:“武伯伐成,不克,遂城输。”则将伐和克严格区分开来了。而在“郑伯克段于鄢”一句中,“克”则显现出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鲁隐公元年》中有这样说明:“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为什么“如二君”就要克,人们仍是一头雾水。再看杜预注“言段强大俊杰,据大都以耦国,所谓“得俊曰克也”。[4]
“谓若大叔段之比,才力足以服众,权足以自固,进不成为外寇强敌,退复狡壮,有二君之难而实非二君,克而胜之则不言彼败绩,但书所克之名。”[5]这两段注很清晰地告诉我们:郑伯不是一般地战胜对方,而是连根拨掉以解切齿之恨的战胜。因为对手本身就非同一般,而是篡权谋位的弟弟和母亲,对自己的政权有着直接威胁的政敌。再联系甲骨文和金文,“克”的形体是和,象铲刀铲物之状,刚好字形和字义吻合。因此,在这里“克”不能按许慎从小篆体分析“克”的意思理解。
(五)战
“战”字从戈,《说文解字》:“战,斗也。”“战”的本义和“伐”一样非常明确了,但具体用法又有区别。
1、“甲子,及秦师战于彭衙。”《文公二年》
2、“冬,齐、卫、郑来战于朗,我有辞也。”《桓公十年》
3、“秋,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公丧戎路。”《庄公九年》
4、“二十八年春,齐侯伐卫。战,败卫师。”《庄公二十八年》
5、“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庄公十年》
6、“夏及齐师战于奚,疆事也。”。《桓公十七年》
“战”是不及物动词,所以它不像“伐”一样,用成“甲战乙“,而是“甲战+于+地名”,或者是单用。《庄公十一年》说,“凡师,敌未陈曰败其师,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得俊曰克。”这是从作战双方的架式和准备情况来规定“战”的用法的,纵观《左传》,凡用“战”之处,既不是秘密性质的偷偷进攻,也无需宣战与不宣,都是有备而来,一“战”决雄雌。
(六)门
“门”,古往今来人们都知道是房舍、围墙的出入口,但在《左传》里,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名词,而是用作谓语动词,特殊场合用于交战,有人作过统计,《左传》里,“门”字一共使用了261次,用在247个语段里面,用作谓语的“门”有33例。 [6]请看:
1、“巴人判楚而伐那处,取之,遂门于楚。”《庄公十八年》
2、“子庚门于纯门。”《襄公十八年》
3、“门于在门。”《襄公二十四年》
4、“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成公二年》
5、“十二月,吴子诸樊伐楚,以报舟师之役,门于巢。”《左襄公二十五年》
6、“逼阳人启门,诸侯之土门焉。”《襄公十年》
7、“晋侯围曹门焉,多死。”《僖公二十八年》
以上句子中,无论是“门+于+地名”,还是“名+焉”,其句式结构和上面讲的“战”相似,但二者又是有区别的。如《定公八年》:“与阳氏战于南门之内”。“战”同时用于攻守双方,但“门”,虽然涉及攻守双方,但是它在一个句子中并不同时用于攻守双方,究竟用于哪一方,要由读者依靠上下文来判断,所以,它的语义是不明确的。
“门”字用作战争动词只见于《左传》,它是《左传》里特有的一个词。在先秦子史典籍中,“门”皆不用作动词。在《左传》里,它有和其他战争动词有相同的用法功能,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性。
(七)袭
在没有“义”战的春秋时代,“袭”更显神秘和不义,让人防不胜防。许慎《说文》:“袭,衽袍。”段玉裁注:“小敛大敛之前衣死者谓之袭。”即“袭”原指给死者穿的左掩襟的外衣,引申为“衣上加衣”,在军事上便引申为有所掩盖,不让对方知道而出其不意地打击,这便是“袭击”。
1、“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隐公元年》
2、“妇人不忘袭仇,我反忘之。”《庄公二十八年》
3、“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僖公三十二年》
4、“夏、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桓公五年》
5、“师还,馆于虞,灭之。”《僖公五年》
无论是野心勃勃的共叔段,还是记仇恨入骨髓的妇人文夫人,都不可能“伐”或“战”敌手,只能是“袭”。
例3中,对于刚愎自用而又占有欲极强的秦穆公来讲,“袭”词简直用得恰到好处,加之有杞子的怂恿,还管它地方之远近呢?“袭”和杞子的“潜”同义相承,刚好吻合了秦国统治者的轻佻心理。
(八)攻
本义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持续而反复地敲打某一对象,从攴工声,攴读pū,敲打,引申为攻打,攻击。
1、“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2、“文子怒,欲攻之。”《哀公十一年》
3、“伏甲将攻之。”《宣公二年》
4、“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桓公五年》
例1、例2用法和“伐”相同,今天还有“攻伐”一说,孔文子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大叔疾,大叔疾派随从劝诱他前妻的妹妹,把前妻安置在梨地而为她造了一所房子,好象有两个妻子一样,孔文子哪能容得这一招,于是用了“攻”一词。例3、例4的用法和上面的“袭”用法相同,正如《孙子·讨篇》中所说,“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总之,战争是《左传》中最为人注意的一部分,《左传》军事词语共533个,仅征战类就有272个词语,[7]本文仅选了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动词进行比较分析,目的仅仅是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当时的战争情况。因为在所有战争动词中,“伐”是一个高频词,故在介绍其他词时,往往和“伐”进行比较。
实际上,除了这几个词外,还有很多征战类的动词,如“戎”、“取”、“讨”、“灭”、“戍”、“师”、“释撼”,因为出现频率不高,且用法单一,在此不一一枚举。
参考文献
1 李梵《汉字的故事》P349,中国档案出版社。
2 广西师大中国优秀硕博学术论文《左传军事词语研究》P1。
3 选自“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左传》(北京燕山出版社),以下选自《左传》,内容与此同。
4 春秋左传注疏》,隐公元年注。
5 春秋左传注疏》,庄公十一年注。
6 左传谓语动词研究》,张猛著,语文教育出版社P149。
7 广西师大中国优秀硕博学术论文《左传军事词语研究》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