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弱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本文主要分析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弱化现象,找出淡化语法教学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语法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语言表达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新课标重视语文的人文性,淡化语文语法教学,导致学生语言水平的整体下降。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语法学习。
一、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现状
新课改后,语文教材的编写轻视语法,以“人教版”为例,必修模块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四部分,四个模块都很少涉及语法知识;选修模块只有《语言文字应用》是专题的语法知识,其他部分根本没有直接的语法教学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语法知识教学形同虚设,初中语文很淡化语法教学,高一、高二的学生没能接受系统语法知识教育,因此,语法知识成了一些学生学习的盲区。
二、淡化语法教学带来的问题
1.淡化语法,学生难以辨析和修改病句。
句子必须符合语法规范,才能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必考点,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语法知识,学生辨析句子往往只凭语感,导致出错率很高,因此,教师要系统讲授句子成分的构成,要求学生辨析病句时,要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和附加成分,然后辨析句子是否结构完整、搭配得当、排序合理、符合逻辑。
2.淡化语法,不利于学生学习文言文。
阅读经典的古文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并能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还要掌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用法,并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语法知识欠缺,教师教学费力费时,学生收效甚微,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淡化语法,严重影响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一篇文质兼美的作文,不但要有深刻的思想、一定的写作技巧,还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但是,由于学生不通语法,导致文章语意不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文章的质量。
此外,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语法受到从所未有的冲击,学生由于没有掌握规范的语法,无形中受到网络语言的不良影响。
三、高中语文语法教学对策
教师要结合本校情况制订一套完整的高中三年的语法教学计划。此外,教师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教学中,也要向学生渗透语法知识,这样学生便能在实践中轻松有序地学到语法知识。语法知识的教学要贯彻以下原则:
1.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相结合原则。
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大都是名家名篇,是写作的典范,也是语言的典范。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随文点拨语法知识,这也是学习语法知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语法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而且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语法知识。比如教学《纪念刘和珍君》中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这一复杂长句,由于附加成分和特殊成分多,晦涩难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主干部分(“事实”“为“明证)”,这样,句子的意思就容易理解了。
2.比较教学原则
比较法是学习语言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语文和英语同属语言学科,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有许多相似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英汉对比、归纳,解决一些复杂的语法问题,比如通过对语文的词性和英语词性的对比,让学生掌握一些复杂的副词、介词的用法。
教学文言文语法知识可以和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古汉语中的特殊句式尤其是倒装句式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它涉及语序调换的问题,如分析定语后置句“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项羽之死》),教师要告诉学生,现代汉语定语一般都是放在中心语之前的,而古文则常把定语放中心语之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翻译时就应调整语序,翻译为“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
3.作文教学与语法教学相结合原则
文章要写得好,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并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才能对文字运用自如,任意创造。所以,在作文教学中结合语法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语法知识。写作中的语法教学主要体现在讲评这个环节,教师要从学生的作文中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病句,让学生借助语法知识修改。这些病句来自学生的作文实践中,是学生常犯的语法错误,更具示范性。
4.语法教学与培养语感相结合原则
语法教学需要一定的语感支撑,而语感的提高则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规范才能实现。从表面看起来,语感是感性的,语法是理性的。其实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不矛盾。平时写作时如果简单堆砌理性的语言,文章就一定枯燥无味,如果仅凭语感,文章肯定就会有许多不合语言规范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能将语感和语法割裂,而要使两者完美结合起来。
作者:陈洁 来源:考试周刊 2016年53期
上一篇: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