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老师较为头疼的问题。老师不是不重视作文教学,而是不知道如何做好。因此,老师一开始都很卖力地进行作文教学,但效果不佳;后来有的老师积极性受到影响,就在潜意识里不太重视作文教学了。老师往往不是不作为,而是在客观上有点乱作为了。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乱作为的‘综合表现’就是‘以考代教’,从高一开始主要的事情就是练高考或模考作文题,放弃统一性写作规划,跟着高考作文中出现的状况或提倡或纠正,甚至出现流行色、时尚风。随之就有一个‘考场作文模式’出现并作为‘产品规格’来框架教学和评价作文。”这样的乱作为,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学生的作文能力没有得到增强,作文考试成绩也没有得到提高,可谓“两败俱伤”。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最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突破应试教育的瓶颈。本人根据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摆脱高考作文的影响,避免“两败俱伤”
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频繁的考试客观上影响了写作训练的系统性,写作训练不得不围绕考试展开,因为考试成绩在高中阶段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衡量标准。想要短时间出成绩,就只能按照作文考题的要求来进行极具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写作训练缺乏系统,写作指导片面单一,忽视思维的训练,忽视写作内容知识的积累,急功近利倾向明显。结果是既未提高写作能力,又未提高作文成绩,而且这样的恶果很明显。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写作教学的急功近利,必然导致“两败俱伤”。
要想避免“两败俱伤”,当务之急是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广大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思想认识上摆脱高考作文的影响。
高考作文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已形成了写作疲劳,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学生怕写作文的无形存在。“切割学生‘性灵’恶手之一:老生常谈的作文命题”“切割学生‘性灵’恶手之二:论椟不论珠的衡文观”。要想让学生摆脱怕写作文的尴尬,就必须要摆脱高考作文形成的写作疲劳,唤醒学生的“灵性”。高考作文多倾向粉饰太平,学生的写作训练也多朝这个方向训练。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我们的追求,要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和生活的批判。语文教师不能为了高考作文评价的价值取向,而强加学生以畸形的价值观,并以其作为平时作文训练价值评判的唯一标准。这样,教师就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培养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和生活的批判的学生作为我们的担当,文以载道,学生的写作必然会摆脱高考作文的影响。摆脱了高考作文指挥棒的束缚,以我手写我心,学生就能表达更多鲜活的思想,更有表达的欲望,自然就没有了写作疲劳。高考作文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就可以消除,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和作文成绩的提高将不会因高考作文而受影响,也就避免了“两败俱伤”。
二、尊重写作教学的规律,争取“一举两得”
面对“两败俱伤”的困局,我们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必须要作出切实改变才行。我们无法改变高考制度,也无意改变高考制度。制度总有其优劣,关键是执行制度的人,人应该解放思想、创新做法、趋利避害,尊重写作教学的客观规律,既提高写作能力,又提高作文成绩,争取“一举两得”,突破应试教育的瓶颈。
根据应试教育对语文写作的不利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从而切实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
1.题型训练全面化
作文题型有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等。对于这些题型,在写作训练时应根据写作能力培养的需要加以训练。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半命题作文侧重挖掘学生的自主选材、立意能力,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既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多角度审题、立意的能力。而单一的题型训练不仅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还会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通过较为全面的题型训练,学生可以了解各种题型特点的异同,避免在写作某一题型时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全面增强了学生审题、选材、立意的能力,题型训练将不再单一。
2.题材训练丰富化
写作本来就要求题材丰富,这应该也是每个写作教学者的共识。但是因为高考,因为高考优秀作文的导向,作文题材大部分写成人生感悟、哲理,学生写作大多无病呻吟。写作训练应引导学生更多涉足我们所处的社会,尝试写身边的人和事,这应该成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方向。写作题材来自社会生活,生活中的很多人、事、现象都值得写。可以褒扬真善美,也可以揭露假丑恶;可以写忙碌喧嚣的城市生活,也可以写悠闲宁静的乡村世界……写作题材训练的丰富化,避免了题材的单一、思想的僵化。这样的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涉足社会、学会思辨,可以多方积累写作素材,全方位增加人生体验,更好地积累写作内容知识。写作题材将不再单一。
3.文章写法多样化
写文章应学会巧妙运用多种写作方法,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主题更加突出。记叙文写作应要求学生根据文章需要合理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手法,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心理、肖像、语言、行动、景物、场面等描写手法的训练,而不是笼统地指导学生写好开头和结尾,并在行文中常常点题;议论文写作除了训练一般立论文的写作,还要训练驳论文的写作,具体的论证方法也应该有专题训练,而不是笼统地指导学生先提出观点,再论证观点,最后总结观点。文章的写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文章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形式本身也无优劣之分,关键是要能更好地服务于内容。高考阅卷专家推荐的优秀作文是形式服务于内容的优秀代表,但绝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只有这样的文章写作形式才是好形式,才更值得模仿。教师应该带着学生学习、模仿更多不同类型的好文章,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增强写作技能,更好地运用写作策略性知识。文章写法将不再单一。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耗时费力。尽管如此,培养写作能力必须成为高中三年写作训练的永恒主题。写作能力增强了,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高中阶段短短的三年时间,再加上各类考试的冲击,真正用在写作训练上的时间其实是不多的。但是,只要尊重规律,作好规划,明确目标,坚持去做,就一定会有收效。高一、高二学年时间相对宽松,这段时间开展写作教学应遵循上文提及的三个原则,让写作训练抹去应试教育的痕迹,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高三学年依然要抓实际写作能力的训练,但面临的几乎是每周一考、教学围绕考试转的高考备战现实,要想纯粹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已经不太可能。应试训练也必须提上日程,而且也必须深入研究命题导向进而做出针对性的指导。有了高一、高二对写作能力的坚持训练,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有了提高,高三的写作训练在进一步加强写作能力训练的同时兼顾应试技巧的指导,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不仅不会降低,还会因有了应试技巧的帮助而获得较高的作文分数。
高中三年一味地围绕应试要求训练写作,既不能增强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又不能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可谓“两败俱伤”。高中三年始终围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写作训练,高三兼顾应试训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又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可谓“一举两得”。
由“两败俱伤”到“一举两得”的关键是,尊重写作训练的规律,突破应试教育的瓶颈。
作者:陈飞 来源: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