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培养
化学主要是从微观角度研宄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其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定律和原理构成的。化学知识繁琐罗列、零散庞杂易学难记;物质性质千差万别,运动形式复杂多变,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是用专门的化学用语来描述;化学反应林林总总,实验现象纷纭繁芜,所有这一切表面上没有情感因素在里面。因此在传统化学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更注重的是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如定律的形成条件、使用范围,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等等。因此,化学知识记忆量很大,这是化学学科学习的一大特点。化学学科的教学由于其学科的原因,本身就有其抽象的一面,如果不注意情感的投入和趣味性的引入,势必让学生感到化学难学难懂,从而丧失学好化学的信心。化学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与人类的文化发展进程、人类情感的文明进步等因素密不可分。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情感因素有着比其他学科更为广阔的天地。
一、化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化学学习过程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它们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发生、交互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发展施以重大影响。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化学学习活动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而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忽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的积极作用。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心理学的研宄表明,人的智力水平相差无几,学习成果的好坏更多的决定于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意志、性格等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情感因素,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可以优化化学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化学教学观念对于非理性的情感因素未给予应有的重视,造成了教育的种种缺失。因此,重新认识情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13。我们可以将化学教学中的各种情感因素归结为三种:
1.道德感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为敬佩、崇敬、热爱、自豪、责任等。化学教学中有许多内容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结合介绍黑火药和造纸术等中国古代的化学发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化学家的事迹,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结合硫、氮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介绍化学对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以及环境保护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硝化甘油”的教学,介绍诺贝尔及诺贝尔奖,培养学生的荣誉感等。
2美感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来感知客观事物、人的行为及艺术作品所产生的一种美的情感体验。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通过主体的情感体验,以情感人。在化学教学中存在许多美育教育的内容,如化学教材设计的艺术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化学物质的结构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和谐美、化学物质性质的变化美、化学定律的简洁美、化学产品的用途美、化学家内在的心灵美等。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揭示美、欣赏美、体验美。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学习动力。
3.理智感理智感是人们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自信心以及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这种情感体验是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学中介绍化学家在化学发现和发明过程中对科学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探索,介绍化学在社会发展、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科学的热爱;利用化学知识分析一些社会生活现象批判人们固有的偏见、谬误、迷信和巫术,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体验科学发现和创造的欢喜和自豪,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创新意识,最终自发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比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一节时,我们可在介绍元素发现历史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不屈不挠、执着奉献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二、情感因素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情感因素始终伴随着认知过程。教学活动是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明确指出:在教学活动的开始阶段有作为情感进入特征的情感因素存在,在教学活动的结束阶段又有作为情感结果的情感因素存在,也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情感因素伴随认知因素而出现14。教育者(主要是教师)要努力去激发学生内心的积极强烈的对于化学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从而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化学学习中的情感是在认知化学事物时,对学习行为起制约作用的一种内心体验。常常表现为对化学事物或者化学学习活动的好恶倾向和心理感受,带有冲动性,有较明显的外部表现,强度较大的情感通常成为情绪。情感对人的发展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化学教育而言,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情感,健全人格
情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培养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因此它也是完成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积极的情感、态度、行为、就不能形成学生的健康的个性,就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行为15。化学科学发展的每一步都和化学家息息相关,凝聚着他们勤奋探索、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光辉品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一些榜样的教育,让他们了解化学家对科学事业孜孜以求、不计个人得失、持久不衰的热情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逐渐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及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让学生认识化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及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通过这些认识,学生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积极情感,完善道德品行,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对待人生,明确自己对社会的责任,真正具备化学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努力学习化学知识,以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国家和社会,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2增加学习动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肯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情感因素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研宄也充分证明,愉悦、欢快的情绪能够使学生减少疲劳,活跃思绪,提高效率;而压抑紧张的情绪往往导致学生大脑疲劳,降低智力活动水平,影响学习的效率。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化学学习的动机和态度在不断发展。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化学知识量的不断积累,趣味性对于学生学习化学动机产生的作用逐渐减小,而情感的作用逐渐占优势地位。在化学教学中,注意情感因素的培养和运用,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合作与交往的社会意识与能力,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挖掘。
3.融洽师生关系,调节教学过程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调动情感因素来缓解课堂的紧张气氛,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动力和效率,促进情感认知和谐的发展。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越喜欢老师,越喜欢学习。教师应主动亲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平等相待,沟通师生感情,运用情感因素打动学生的心扉,以情感人,以情促人,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调节认知过程,提高认知加工水平
化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现代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积极的情感不但能激发认知者强烈的学习兴趣,能长时间保持、迀移和深化这种兴趣,还能提高认知加工的水平和效率,促进知识内化水平的发展,对认知活动发挥一系列积极的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情感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教师影响和调节学生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的重要方法。科研和生活实践都证明,积极的情感体验往往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觉醒”状态,从而增强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在化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将情感融入语言、表情、行动中并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作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认知加工水平。
三、化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培养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进,非智力因素的教育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传播,对化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视和运用创造了越来越有利的条件。然而,对于如何积极有效地利用情感因素促进化学教学,广大的教师更多地停留在思想认识基础上,对于实际中如何操作,仍缺乏明确的认识,实践活动也才刚刚起步。我们认为,要积极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使之与化学教学结合起来,并进一步促进化学教学。这就要求我们的广大的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备教材,备学生,研宄教学策略,融化学教学与情感教育与一体。要充分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培养学生情感,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为祖国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显形的和隐性的)
化学教材是化学科学家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是基础化学教育的经典。其中有许多人文化、情感化(化学发展史、化学与人类、化学与生活及化学与社会等)的内容。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情感分析、发掘,积极地挖掘和充分利用化学学科自身的情感因素,科学准确、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化学教学的活动中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化学教学。例如,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科学的情感;结合我国的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宄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信息,适时、准确的揭示它们的情感价值,促进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化学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的基础。
2教师要提高情感素养,保持持久稳定的情感表现
教师自身要充满激情,应该具有博大的胸怀、顽强的意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接纳、理解、宽容的表情、愉悦的心情、真挚的爱心等。教师具有了良好的情感素养,才能更好地把教材内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而展示出来,才能饱含激情地进行化学教学,将自身所具有的积极的情感因素传递给学生,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3.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良好的教学气氛,不仅能使学生增强记忆力,而且能活跃思维,充分发挥认知潜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情感的作用而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创造和促进宽松的、热烈的、兴奋和谐的、全员参与的有效学习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接受教师对他的感染,也可以使同学间相互感染。
在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欣赏学生,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重视课堂情感交流,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并随时注意学生情感的变化,抓住有利时机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使学生产生持久、良好的学习动机,避免学生学习化学的一时性。尤其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科学的情感.
化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以及世界观的形成,我们化学教师要在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恰当的运用情感因素,化学教学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化学科学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用真才实学报效祖国和人民,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田晓梅1,陈经涛2,周青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