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化学论文

启发式教学在化学实验课堂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05-19 17:1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将更加引人注目。因此,深入研究实验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研课题。启发式教学法要求教师讲究教育艺术,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是以实验为精神和科学态度。


  一、精心设计实验,创设教学情景


  创设教学情景,就是诱发学生急切解决问题、探知事物本质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带着这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参与学习活动。


  如教学“燃烧与灭火”一课时,我先安排两个学生在课前展示两个“魔术”,一个是“烧不坏的手帕”,手帕在70%的酒精溶液浸湿后用酒精灯点燃,发现手帕居然烧不坏;另一个是“玻璃榨点灯”,在用玻璃棒粘取浓硫酸后冉粘少许岛锰酸钾粉末,之后将该玻璃棒放在酒精灯的灯芯处,发现酒精灯燃烧了。这两个“魔术”使整个课堂都沸腾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这时我顺势引导:在第一个实验中,根据我们的生沾常识,手帕是可以燃烧的,但“魔术”中却没有燃烧,也就是--该燃烧的没有燃烧;在第二个实验中,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酒精灯必须要用火来点燃,但“魔术”中没有任何的点火现象却依然能够燃烧,也就是--不该燃烧的却燃烧了。根据“魔术”与学生的生活常识冲突这一思维矛盾,我启发学生思考:到底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燃烧与灭火原理在下课前由同学们自己进行“魔术”的揭秘。在这节课中,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完全调动起来,他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二、改进和创新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如在上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关于二氧化碳制取药品的选取在一般的教学设计中是进行试管实验,让学生们对比实验现象,而我不满足一般的试管实验,使用了多孔白板。在白板的三个孔中上分别放置等质量的两份石灰石和一份碳酸钠粉末,实验前先让同学们观察这二:份样品的形状、颜色、状态等物理性质,之后再让他们向三个孔中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稀盐酸和稀硫酸,随即观察现象。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对比十分明显,学生们立即得出了反应速率不同的结论,之后再对现象进行讨论、思考,以及结合实验室制气的实际总结出实验室制气在选择药品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同时,采用多孔白板也可以避免药品的浪费,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这种做法可延伸用于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通性等实验中。


  三、对实验现象进行环环相扣的思维训练


  在分子和原子的教学中,我先将一个盛有少量浓氨水的小烧杯放在讲台上,并让学生们观察氨水的物理性质,之后让氨水挥发到整个教室,问学生: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学生答:有刺激性的气味。我又问:你们怎么会问到氨水的气味?你看见氨水跑过去了吗?学生们思考片刻后,回答“氨水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构成的”。我接着讲解:“是的,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由于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使我们感觉到氨的气味。我们把这种微粒叫做氨分子。这也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所以,我们才能闻到氨水的气味。”在做大烧杯倒扣氨水和酚酞溶液的实验中,同学们能够观察到烧杯中的氨水没有明显变化,酚酞溶液变红,烧杯外的酚酞溶液没有变红。同学们经过讨论可以得出是因为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的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我随即追问:氨分子在运动,那么酚酞分子是否在运动?学生们回答是肯定的。我又问:为何是酚酞溶液变红而不是氨水溶液变红呢?学生们思考片刻答道:因为氨分子运动得快,所以氨分子先运动到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通过一系列的问答,学生们对“氨水挥发”这一感性认识的层层分析,形成了分子的概念,并且所学的知识更加辩证,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总之,利用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在健康、积极进取的心理驱使下更加主动地学习。


                                                                  郜琪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

上一篇: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下一篇:探究如何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