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教学中的最佳德育时机
所谓德育时机应该是针对特定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客观存在的可以获得最佳德育效能的契机。陶行知说过“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德育时机穿插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间,有时候稍纵即逝,有时候事半功倍。在化学教学中也存在着德育的最佳时机。
1.德育的特点
德育是个常提常新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德标准会发生变化,但是不可否认德育在培养社会人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是一种艺术。只有在人有内在的感受、属于自己的感受时,道德才能在人的心灵中扩散。这种内在起变化的质性特征,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性特征。朱小蔓说过,道德教育的核心主题就是讨论人性向善,是引导社会向善,引导个体人凝聚成一个有秩序、有效率、有整体精神风貌的社会集群。可以认为,德育就是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师生关系把可见的、显性的知识转化成学生自己无形的、隐性知识;把社会所公认的观念转化为个人的独特的缄默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要将人教育成为社会的人。
2.化学教学中的德育问题
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它是以道德的化身在新课程中出现的,是在教师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合一起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可是教学中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教师像讲解知识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因而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产生实际效用。甚至有时候,这种做法会成为学生说大话的潜在的诱导因素。
调査显示,化学教辅图书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作用不容乐观。认为化学教辅对增强环保、爱国意识,形成科学观念非常有帮助的只有7.2%,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31.7%,认为几乎没有帮助的占60.2%。化学教辅是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料,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材料,它在强化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效果也比较明显。所谓温故知新,就是要在掌握化学知i只之时再生成情感态度,而现行的教辅图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方面对学生没有多大作用,这是应该深思的问题。
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背景下,许多功利化的教学随处可见,现今的培训机构和家教又能带给学生多少有益的道德教育?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用化学知识体会到的自然美和感受生活中的美都被解题和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磨灭了。
3.高中生德育关键期的讨论
3.1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是个特殊的群体,是个性张扬和性格逐渐趋于稳定的黄金时期,不同于初中生极其叛逆的心理特点又区别于成人成熟的心理机制,是大脑开发和思想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快乐、幸福的现实感受更加迫切,对周围的事情脆弱而又敏感、易激动又充满柔情,同时还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和较强的自尊心,这时候对高中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个关键期。
3.2高中生的学习特点
高中生学习呈现出自主意识增强、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竞争与合作并存、问题意识增强等特点。高中生的学习认知能力、思维发展基本成熟。髙中生在潜意识当中已经形成自己较稳定的目标价值评价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明辨是非,这与周围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直接相关。同时高中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也大大提高,希望自己和社会价值取向保持一致性。
4.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中的时机
4.1在化学教学中德育时机的出现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通过有关课程模块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明显地将学生的情感教育摆在了首位,而其他模块中则是分散渗透化学科学与个人生活、农业生产、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联系,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握时机进行德育教育。但是德育不是单独地从知识体系中分离开来,它总是以知识为载体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通过教师有意识地点拨,由学生自发地产生内心情感的触动。化学史中著名的爱国人士的事迹和为我国做出的重大贡献都是德育的良好素材,我国近几年特别是建国以来各领域的突出成绩都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表征,这对学生进行国家荣誉感的教育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在鲁教版《有机化学基础》的图1-1-6“有机化学应用示意图”中,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框架图很好地说明了有机化学在知识层面的结构关系,同时也含有德育的内容。有机化学应用在其他领域中还有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医药和农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和制备军用材料等。这正是德育的时机,这时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唤起学生的道德感、国家荣辱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具体事实触动学生敏感的神经,同时为学好化学科学知识确立自己努力的目标。或者有些教师认为这本身和化学科学没有较大的关系,在有限的课时穿插收益不大的德育内容会得不偿失。其实,花一定时间在化学课堂进行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髙中生巳经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所以只有和认知主体的情感发生碰撞的教育才是永恒的教育,也会加深化学知识在各领域的应用的印象,有助于记忆,也利于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知识、兴趣和情感的种子。
4.2要善于捕捉化学教学中的徳育时机
(1)在兴奋点捕捉德育时机
学生在对某项活动或某种事项特别关注时,会激发出其极高的热情,在思想上产生兴奋点。这是极好的教育时机。“金属钠的性质”的教学,通常有教师在导课时引人装有金属钠的铁桶在河中发生剧烈爆炸的片段,这无疑把学生的兴奋点提到了最高,这种兴奋点会伴随着教师整个授课过程,这时候对学生进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责任感的教育,是个最佳时机。学生的责任意识将对学习钠的性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在情感点捕捉德育时机
高中生情感丰富而且敏感,在他们表现出了感情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会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进入实验室时,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违背实验操作规则、破坏仪器或者伤着自身的事故。这时教师应该耐心教导而不宜大声呵斥。只有在友善地引导时,学生才不会感到委屈和生气,这时候的德育才是有效的,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操作的鲁莽和不守规则的后果,从而也让他们意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真正懂得违规总是会受到一定惩罚的。
(3)在求异点捕捉德育时机
高中生也是追求个性的群体,喜欢别出心裁、与众不同。这也是捕捉思想进行有效德育的时机。
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总有自己的想法而与同组同学的思路和方法不同。这是德育的好时机,因为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往往表现在他如何对待别人的反对和批评中。所以教师应该抓住事件的突破点,教育学生要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戒急戒躁、博采众长、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化学科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需要认真的态度和耐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得出科学结论。而在探究过程中也要教育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在任何情况都不要弄虚作假、口是心非。
4.3化学教学中德育的关键点
敏锐地认清社会变化形式,扩大德育的深度。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化学时刻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影响着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更深层地把德育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
生命道德教育关注人与自己生命、他人生命以及与他类生命之间的关系,它至少包括下面3层含义:关爱生命、感恩自然、追求生命意义。享乐主义、去道德化现象已严重冲击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三聚氰胺的事件还余波连连。要在化学课堂给学生上一堂深刻的敬畏生命的道德课,要教会学生清楚地认识化学物质的不当使用对生命的危害。大自然巳经开始向人类发出警告,各种污染和不合理的应用化学品必须得到重视了。
在化学课堂中要根据时事对学生进行感恩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合谐共处的意识。
5.教师的身教重于言传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绿色化学已成为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我们提倡环境保护的同时要身体力行。在教育实习的时候,有的老师天天用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吃完就放在宿舍门口等值日的学生带走。而笔者自己在超市买了饭盒和调羹。化学课上,笔者在讲到汽车尾气排放处理的方法时,穿插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号召大家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所以老师自己买了饭盒!”一个调皮的学生叫了出来,笔者冲他笑了笑,笔者知道自己已经给大家做好了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德育的教材,只有化学教师本身做好环保,学生才能信服你上课的内容。
6.化学教学中的德育也需要教学机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用心理效应,优化化学课堂。“南风效应”告诉我们,快乐的积极情感有助于学生的各种操作认知活动,而悲哀恐惧的消极情感是阻碍学生的认知操作活动的。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方式,要善于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捕捉兴奋点、情感点和求异点进行德育。过多的语言有时候会成为一种累赘,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教学机智,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恰为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然,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很重要,除了在课堂上教师有意地给学生德育外,还要引导学生多多阅读好的图书,在阅读中自我领悟、自我建构、自我教育。
陈丽琴,胡志刚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福州350007)
上一篇:基于案例教学的化学教学案例库建设
下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