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品德与社会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11-11 09:31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信息技术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的视觉背景,促进了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还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有效转变,为新课程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改善,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内容,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品德与社会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就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将课程的形态、内容、结构、实施及评价方式等运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以此达到品德学科课程教学过程的最大优化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一是立足于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辅助品德学科课程的教学,以期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二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为实现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整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丰富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最大的资源库,它有着最丰富、涵盖各个领域的各种最新知识和成果。人们所需的各种知识和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易获得,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方式呈现,使教学过程简单化、具体化。
  2.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即欲望,是人们探索、认识事物和学习最好的老师。品德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过程。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创设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视听功能,将呆板的文字变成声情并茂的教学场景,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激发自主学习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将传统的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转变为教学的主导,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信息技术与品德学科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平等的学习,同时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来自主学习、合作参与,探索式和开放式地选择学习内容,共享信息技术的优质教育资源。
  4.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希望发达的不懈动力。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还是学生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情境创设中具有图像逼真、色彩鲜艳、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虚为实、形象直观、生动和感染力强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教学环境中更能享受教学之美,感悟体验教学艺术的魅力,这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入情入境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思维更加敏捷,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留下一点空白,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精神,培养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自身的素质,为将来远程网络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5.减轻教师工作量
  将传统教学中大量的讲解变为有针对性的指导,实现了教师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向主导地位的角色转变,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变得畅通无阻,强化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情感交流和师生间的合作交流。
  6.促进教育观念转变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计算机知识欠缺
  大部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较为欠缺,思想上有负担,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
  2.有效教学资源缺乏
  教师可用的品德课程有效共享资源缺乏,教师多苦于动手设计课件,特别是对于信息技术基础差一点的教师和部分中老年教师,增加了一些教学难度。
  3.多媒体用得过多过滥
  部分教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存在认识误区,过分追求华丽的多媒体形式。
  4.学生教学效果不佳
  部分学生因信息技术图像逼真、色彩鲜艳而精力分散,教学效果不佳。
  三、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整合的策略
  1.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整合,首先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一些必要手段进行学科教学。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只是扮演了一个辅助教学工具的角色。不把握好这一点,将会把品德与社会课程上成信息技术课。
  2.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叠加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合并不是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程简单的叠加或是粗糙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而是一种有机的、系统的整合,也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有效整合。
  3.“精讲多练”仍是整合课的“武林秘诀”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对传统教学法的“优化组合”。虽然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整合有着较强的教学优势,但不能将“精讲多练”这一传统的“武林秘诀”都丢失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和品德课程的整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4.品德与信息技术课整合不是简单电子化
  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整合不是简单的课堂电子化、课件化、多媒体化。信息技术与品德课整合的真正目的是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效益问题。
  5.注重研究整合过程
  必须要注重知识探究过程,将问题解决的过程融入到整合过程的设计中。重点关心的是如何利用计算机,如何利用网络去收集、分析、处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达到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合过程中,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科教师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信息技术为辅助教学手段的原则。从品德学科教学实际和教学需求出发,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思考探索,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有效、高效整合。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监管的方式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中学教学中应用的差异性的实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