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路径探讨

发布时间:2015-12-11 16:54

 目前许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低效的情况:课堂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教师重讲轻操作,对课堂中学生玩游戏现象没有很好的引导手段。对于这种现状,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经过研究和思考,就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提出自己的一些初步设想。
  ●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计算机课程中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对于开设好信息技术课,使其“好学”、“乐学”尤为重要。
  1.展示计算机的作用,激发兴趣。给学生介绍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如计算机打字、激光照排的广告等。大量的事实,生动的影音资料都能深深地吸引学生。
  2.精心挑选教学软件,激发兴趣。在内容的安排上,要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丰富的、趣味性强的、具有游戏效果的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学生会兴致盎然。
  ● 探索科学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
  新课程的出现,要求教师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向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转变,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1.情境引入是交流互动的前提。例如,在学习《插入图片》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篇事先准备的图文并茂的文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2.学生自学是交流互动的基础。在新授课之前,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在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方法后,由学生根据任务自学,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3.小组讨论是交流互动的主体。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小组成员由好、中、差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小组长汇报给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做好调控,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解答。
  ●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内化知识技能与方法
  开展由信息技术支持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理解其用途和价值。例中,中秋节来临时,可以先让学生上网收集有关中秋节思念家乡或亲人的文章和诗歌,再指导学生相互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的资料汇编成册,最后再举行资料展览会向全体学生展示。这样一来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学生可以自发地使用各种方法,联系自己使用信息技术的感受和经验,从中得到锻炼,这种学习效果比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要好得多。
  ● 引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常用的信息技术学习方法,可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适时做好详细的示范,使学生掌握其中的要领。第一,活用教材,把教材变成学习的资源和工具。第二,利用软件帮助菜单自学。课堂上,设计必要的环节让学生养成用“帮助”解决问题的习惯。第三,工具栏的使用。工具栏是操作软件的快捷方法,把鼠标放在工具栏按钮上不动,就会出现按钮的名称与功能,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软件快速上手。上述信息技术学习方法不仅会授学生以“渔”,而且让学生学习信心大增,容易养成动手的好习惯,信息素养随之提升。
  如何使小学信息技术课从“忽略”走向“正视”,从“低效”走向“有效”,使小学生从“学习使用技术”转变到“使用技术学习”,是值得每一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深思的问题。依据相关理论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有效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无疑对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使语文课价值发挥的特征分析

下一篇:浅析嗅觉在体验式教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特征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