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的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5-12-13 11:38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浙江省运行了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对教师进行了务实的专业培训。本文从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对策等三个层面,层层递进,阐述了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点认识。
  关键词:教师 专业发展 重要性 对策
  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经历了变革、调整、充实之后,已进入了攻坚阶段,教师的水平与质量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出来,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迫切要求转换教师角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和探讨,下面,本人就自己的认识,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能收到抛砖引玉之成效。
  一、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或者说是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个体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宽其专业内涵的历程,是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过程。
  具体说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也不仅仅是技能的纯熟,而是包括一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意特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是教师成长结果,也指教师成长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又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
  (一)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国
  家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颁布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要求。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在这一背景下,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进行以“专业化”为核心理念和策略的改革,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我国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合格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广大教师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
  (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国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因此80年代后,人们对过去忽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技能提高的做法给予了强烈的批评,教师专业化目标的重心开始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在新的课程结构改革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这些课程要求教师全面更新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
  (三)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为“创造者”。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只有教师专业化,才能达成学生发展的最大化;只有教师专业化,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需要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顾明远教授也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师专业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教师本人的努力,而另一方面有赖于我们的培训机制是否完善和健全。
  (一) 更新教师自身观念
  顾明远教授在《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一文中提出了教师的六大观念:“要在教育理论上创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要树立培养个性的观念;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树立教育国际化观念;要树立网络教育观念;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这些观念正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大力提倡的观念,这些观念为我们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我们应该将这些观念细化在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等各个层面,才能真正使“观念成为行动的先导”。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当成为终身学习者,而教师首先应当成为终身学习者,然后成为研究者,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二) 鼓励教师进行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他在参与行动中开展反思性研究。教师要改善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边教边学,接受校本培训,开展校本教研,不断反思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其背景以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性分析,能够对教学情境做出评估并对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承担起责任,即不盲从未经批判反思的实践经验或原则。《学记》提倡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在实践中去学习提高。“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边教边学,实践反思,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抽身反省与自我观察,探索发现,教学相长,追求新知,不断提高。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阐述了反思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提出教师是反思教学的实践者,是课程建设和教育改革中的专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反思总结经验,教师才会在工作中有所创造,并不断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使教育教学更能落实到实际中,在不断地反省、批判和改进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三)变革教师培训和培养模式
  1、重视职前教育,实行教师专门化训练
  唐代著名教育家韩愈不顾流俗,抗颜为师,作《师说》以倡行古道,提出教师必须“术业有专攻”。在他的教师思想中,与“道”相对的“术业”,绝非指一般的普通文化知识技能,而是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专攻”即指专门训练。在他看来,教师必须是接受专门训练、掌握了教师职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因此,教师在“出炉”前,既要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争取成为一个合格“产品”。现在各县市教育机构都有新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初任班主任教师的培训和在职教师的培训等项目,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模式。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定: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时数。这样的培训,将极大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
  2、重视职后培训,实现教师多元化培养
  把校本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继续教育、研训结合培训与“自修──反思”培训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1)“校本培训”是最为有效的,其内容是各个学校根据各自情况,自主设计培训内容,自行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教材进行培训。校本教研要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对象,强调实践反思、伙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行动研究,倡导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师进修相结合,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教师至关重要,改革落实在课堂”,校本教研工作应以“课例”为抓手,“为有意义的教学而努力。”以学科教学为突破口,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2)“远程网络培训”是凭借信息技术特别是全球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的培训,现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和绍兴市一级继续教育都有“远程网络培训”这一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完善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研训结合”是把教育科研与培训一体化,以科研活动来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培训方式,“科研型学校” “科研型教师”就是这个培训方式下的产物。
  (4)“自修──反思”模式是教师自修教程,在专家及培训者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的目标,对自己已往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用教育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受训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从而促进能力发展的一种培训模式。
  (5)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更是一种好的模式。主要是提供给我省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及所在学校、各级教育局及所辖培训机构四类用户使用的,在此平台上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培训机构的培训项目申报、报名复核、录入培训成绩;中小学教师自主选 报培训科目、评价教学质量;各级教育局审核培训项目,查看报名情况,统计分析年度培训完成情况、分析教学质量等工作。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中小学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的计算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教师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实践证明,扬长避短地运用校本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继续教育、研训结合培训与“自修──反思”培训等多种模式结合,是实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6)
  [2]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学苑出版社,1989
  [4]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上一篇:浅谈幼儿的九种性格气质的塑造方法

下一篇: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创新教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