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过程提升课堂实效的方法分析
摘要: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靠传授形成的,而是在数学活动中靠学生去体验的。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提供空间、合作探究,体验数学的形成过程、应用价值、感受成功体验的乐趣。
体验是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参与的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体验,就是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置身于
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和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必须开发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寻找教材中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有趣。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量一量课桌有多长,结果有的学生说大约有8柞长,有的学生说大约有4个文具盒长,有的学生说大约有5枝铅笔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自然产生体验:为什么同样的课桌,大家量的结果却不相同呢?这样,就会感觉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产生学习内驱力。
二、提供探索空间,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方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在探索中学会验证,在探索中学会归纳,在探索中
学会反思,在探索中学会创新。在教学“量长度”时,先引导学生用尺量出一张长方形纸四条边的长,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发现,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了量长度的方法,认识到长方形中分别有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如下问题:如果把这张长方形的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你能量出折痕大约多少厘米吗?怎样折折痕最长,大约是多少厘米?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操作,带着体验去思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发展个性。
三、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已不再是只注重教学结果,而更关注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如学生在学“小数的初步知识”时可以将整
个教学活动围绕教室里模拟的一次超市购物的实践活动展开:(1)请你自由购物,然后按价格标签将所购物品进行分类(把2元、3元、6元等整元的分为一类,将0.1元、0.2元、0.6元等不是整
元的分为一类,从而感知小数)。(2)请你告诉同学,你所购物品的价格(这样就让学生试读小数,当然教师要作出评价判断,然后互读小数)。(3)请你代超市的阿姨写一个价格标签(这样让学生尝试写小数,教师及时作出反馈)。(4)请你说说你买其中一件物品应付多少钱?为什么?(5)请同学一起将物品中的彩带用米尺量一量,并以“米”为单位记录下来(这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学习,真正把教学活动与生活相联系,学生学得很有乐趣,知识掌握得也很扎实。
四、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五、开放时空,让学生体验数学学科的独特个性
开放的数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将教材“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博大,同时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如一个水塘的平均水深是1.1米,小明的身高是1.3米,他不会游泳。如果小明不小心滑落水中,你想会有危险吗?请结合数学方面的有关知识,用一句话说明理由。这题呈现的方式是比较开放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不仅能使有着不同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的学生能展示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而且通过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不同方法,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有个性的。
六、感受成功,让学生体验主动猜想的无穷乐趣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再一次追求成功和胜利的信念和力量。
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认知水平,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条件,想方设法使他们成功。让学生主动去猜想。如在教“圆的周长”时,让学生通过一些学具动手操作提出猜想,一般会想到: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或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这时教师加以肯定、表扬。此时有一位学生说:用绳子量出它的两个直径的长度,看可不可以围成这个圆,在量出三、四个直径的长度?显然这是个了不起的猜想。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猜想。”学生回答“用圆规画圆,半径越大,圆就越大”。所以如果能找到圆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用直径求圆的周长,这样既准确,又省力。通过自主猜想,诱发了跳跃思维,加快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数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体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从事思考研究,而且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反思,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应用素质。
上一篇:做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的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