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中word教学探讨
摘 要:采用任务教学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任务教学中的成败则取决于良好的任务设计。本人在学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多年,该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特点是“内容多、范围广、实践性强”,属于实践类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基础》以培养学生具有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二是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三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本人根据在这门课中的授课心得,谈谈Word教学中的相关内容,不足之处请多包涵。结合我校今年“振兴中华,人人有责”这一活动,设计了《振兴中华电子板报》制作这一主线,在任务的安排上实行了分层,评价跟进上也做了改动,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振兴中华;信息技术;word ;教学
1.明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和制作 “电子板报”,让学生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WORD”一章的各知识点。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 “电子板报”:a、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复杂图文排版。b、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 c、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b、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c、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我校计算机教材教学内容是围绕着word的认识、使用和word的应用操作来学习的,教材的内容按部就班,从初识word开始到了解word,会word的文本编辑和字形字体的设置,接着学习版式设置和word绘图、艺术字,再到插入表格制作课程表。这些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新意,知识有点陈旧,特别是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对word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认识。
经过一段时间Word模块的学习,学生对Word操作己经有了一些初步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文字进行排版,但一篇成功的版面设计,不但要文章精彩。还应该有漂亮的图文混排。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利用“艺术字”来美化、修饰文档。总体教学目标:初步学会制作艺术字的操作方法;中等目标:根据样张独立完成艺术字的编辑;较高目标:发挥学生创造思维,利用“艺术字工具栏、绘图工具栏”设计不同艺术字样式美化文章;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开学初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就在想。当我看到学校宣传板报时我就有了主意了,我们的教材都是一出就用很多年的,不可能每年都跟着时代来变,但我们老师教学可以跟紧时代的脉搏,扩充修整教材内容,让教材融入时代的新鲜感,不至于乏味无趣。何不结合学校开展的《振兴中华,人人有责》活动,以制作一份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电子板报来贯穿整个word教学呢?这样不仅在振兴中华中 “添砖加瓦”,还为自己制作下一份融入鲜明的时代特征又特别有纪念意义的礼物,相信一份份漂亮的板报一定能吸引到学生的眼球,产生想创作的欲望和冲动。行,这学期初就先提出总任务:《振兴中华,人人有责——电子板报》作品展。
2.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WORD是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兼有完善的排版功能。熟练运用WORD软件,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WORD软件的应用领域是文字处理和排版,当然WORD的软件的教学之重点也就是这两点。文字处理包括文字的录入(这有涉及到汉字输入法的知识)、编辑、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特殊格式);版式设置包括页面设置(纸张、边距、缩进、间距、边框、背景)、对象(图片、文本框、艺术字)插入及版式;表格制作包括表格插入、修饰。教学重点:格式设置(文字、图片)、表格制作教学难点:版式设置(页面、分栏、文本框) 教学重点:设计和制作电子报刊的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综合运用Word中各项功能的操作方法,能根据主题正确进行“文字及段落格式、文档背景、图片及艺术字、超级链接、文本框、自选图形、页面边框”的设置;2)了解电子报刊的一般制作过程,学会制作简单的电子报刊;能力目标: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电子报刊,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2)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素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与传输信息的能力。任务提出以后,教学内容就不能死板的跟着教材走了,要重新调整教材内容,这并不容易,首先我得把这学期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统统列出来,然后把教材内容打散,再重新拼装。
这册教材基本上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排序教学,教学技能目标是学会word的文本编辑,字体设置,版式和页面设置,艺术字的使用和表格的应用等。教材里知识技能目标找出来了,牌理自然就找到了,要依据我校开展的“振兴中华,人人有责”活动,制作一份迎振兴中华电子板报来贯穿整个的word教学,就要打散教材,重新对教材进行裁剪拼装,最后再进行实际教学。
任务准备阶段:在尊重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异质分组和自由分组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个人兴趣、特点,小组成员具体分工、性别、个性差异、能力强弱等情况进行分组,每组10名学生,指定一名学生为组长,负责本组学习,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确立任务主题。课前我让他们去参观了各班的迎振兴中华黑板报,并分组讨论哪班的板报最漂亮,漂亮在什么地方?你喜欢这份板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要你设计这份板报你将怎么设计?哪些可以用文本框、图片、艺术字来编辑制作,复习相关知识。叫他们根据自己上节课的设计做一份手抄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设计一份作业时先有一个统筹的安排和考虑。我告诉他们你们设计好了,就可以用计算机把你们设计的板报制出来。
3.创建宽松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去学习;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是引导者,不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振兴中华,人人有责电子板报》做为我教学主线,各节课的学习知识点和教学任务又有所不同。
比如在机房上课以后,我还是没有按教材的第四章《word文档排版》这课技能知识点来教,而是把学习word中插入表格这一知识点提上来让学生学会先做一个电子板报的表格框架。目的是让板报先
有个总框架,以后的课时再把标题、板报内容、小插图等等小任务一步步的填充到表格里来。
教师在巡视辅导过程中,密切注意各组对各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及时在学生自学过程中穿插讲解。以往在教学中往往一个任务的抛出,操作差的学生半天还没有完成,操作好的学生又觉得任务太简单没挑战性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不爱学,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现在这种任务的设计可以让操作能力弱的同学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出简单的框架,完成这一任务,不至于掉队,跟不上下一个环节的教学,避免造成恶性循环,保证了大部分学生学习不脱节;而那些自己家有电脑,操作又比较熟练的同学可以自己探究学习的方式把框架设计更有层次性更漂亮一些,不知不觉中也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索的能力。
4.星空里礼花朵朵绽放——评价是成长动力。
完成了每节课的小任务,我都预留有一小部分的时间给同学们展示作品并做一些简要的点评。作品的展示和作品点评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很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这个环节中即有一种竞争、比赛的气氛同时也是他们展示才能体验成功的时候,也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述和思辨能力的时候。
评价前,我会先告诉学生这节课应掌握的几个操作技能,叫学生在观察评价时要看看这个同学是否达到了这个技能要求。比如《艺术字》这课,学生能插入艺术字并放到相应的位置调整好大小,就已经达到了这节课的技能要求可以给满分,对于艺术字的其它方面比如阴影、颜色的渐变等不属于这节课的技能要求的,他加进去能使他的艺术字起到更加突出美观的效果,可以作为创意给予鼓励。我会随机展示一个同学的作品,先由作品本人说说自己的设想和创作意图,大家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来帮他点评,做个示范的作用,最后互评,课堂总结时再随机展示学生一些作品和评价表的成绩以此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在最后的板报展示中就经常会听到这类评价:他的创意非常有特色……这个边框是我做不出来的,我希望有机会向他学习……他这个插图可以做的更小点,这个字体设楷体比较漂亮……这里如果可以加个花边就更漂亮了等等。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学期的锻炼中有了很大的提高,表达能力也有飞跃式的进步,评价中我看到了学生的成长。
通过设计任务、创设情境、引出任务、分析任务、提出问题、展开探索、完成任务、展示交流、评价任务、归纳总结,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教师设计一堂好的课堂任务才是提高整个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丁爱萍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模块) 北京出版社 2009.
[2] 鲍祖尚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復旦大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