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教育学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

发布时间:2016-03-29 14:04

       从教育学视角看,教育技术学是一个怎样的学科?包括:教育技术学学科明显区别于其他二级学科的是什么?教育技术学学科与其他教育学二级学科的相互联系是什么?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它被列入教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时,其本身就说明与教育发展的息息相关。顾名思义,教育技术学本质上还是一门跨越学科边界的交叉学科,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蓬勃的生命力在于它是教育告别传统世界而走入信息时代的学科标志。于是,这门学科就不仅具有了物质科学的本质,同时也具有了精神科学的气质,由此成为教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时代标志。

 

  如果要说,教育技术学学科与其他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可以说,它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学科,主要关注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教学发展的整合关系。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它不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简单直接运用,而是强调从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出发,创新教育技术学自身的理论与实践,并不同于一般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创新。因此,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实质上应该姓教而不是姓技

 

  很显然,我并不认为因为教育技术学具有技术属性就可以把其看作是双重属性而双重定位。如果说,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教与学的活动及关系,那么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就应该坚持同一个逻辑起点。

 

  此外,如果说有综合学科的话,应该说没有什么学科比教育学更为综合,因为教育学是研究与实践如何培养人的学科,有什么能够比这种任务更为复杂而更需要运用多学科去加以研究?而这点,正是教育技术学科得以存在的充分理由,也昭示了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使命。

 

  王陆:教育技术学学科对教育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哪些作用与影响?

 

  丁钢:作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站在今天信息社会的角度来看,其对于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从立足本土教育实践的自主创新出发,我们需要强调把高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整合作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新基石的理念和实践。其意义在于使教师在充分考虑IT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中,体验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教学本质的含义,从而使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分享和理解共同的知识,为素质教育的落实奠定可行而崭新的发展基础。

 

  其次,用教育技术的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我们不能只是把教育技术看作纯粹的产品或者是教育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而应该关注教育信息技术服务于基础教育,使教育技术服务融入教育教学之中,成为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支撑点,带动教育现代化。

 

  当然,服务并不意味是一个从属的概念,或者只是将现存的知识和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而更应该体现为加强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创新。这才是教育技术服务的真实内涵。

 

  王陆: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丁钢:在今天的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共识的主流话题,在教育研究和信息技术研发领域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状况来看,相当部分还停留在解决课堂和学校中应用网络的技术障碍,以及利用网络技术或多媒体技术从事课程教学实践的经验研究等方面,对于定位于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还相当缺乏。并且多以经验研究为主,较少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实验研究,以及基于本土实践的理论建构和实验成果。

 

  就拿教学设计来说,教学的实验设计与分析包括了任务分析、合作效应、同伴互助、问题解决工具或脚手架、技能迁移、心智模式、参与度分析、学习环境模型设计、专长发展等相关主题。这些研究聚焦于学习环境中的各种要素、效能分析,同时注重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的理论进行不断的建构。在基于案例的、开放的、基于资源的、学生中心的学习环境的讨论中,技术及其应用技巧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不言而喻的背景并隐含其中。因此,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为研究和设计的问题和重点,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当然,这决不是说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无足轻重,恰恰相反,这里强调的是从教学设计出发而进行教育技术学理论建设和技术研发的重要性,由此形成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并相对独立于其他学科的发展领域。

 

QQ截图20160312113754.png


  再就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而言,网络教学无疑是倍受关注的。例如我国校校通工程中强调主要以利用多种模式进行教育资源的共享为主,这在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的条件下,提供教师替代型的远程教育方式,用网络教学有其现实的需要和价值。但是这种使用取向如乔纳森所言,只是对网络的传播功能的开发,没有反映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的网络和学习之间本质的联系。乔纳森呼吁用网络学”:技术应成为学习伙伴,取代把技术当作教师的观念;学生是用媒体学习而不是从媒体中学习。[1]这一观念转变的核心,是把学生置于学习活动的中心,而不是作为教师或媒体的受体。简而言之,媒体不仅可以在传授型的课程中呈现信息,或者替代教师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媒体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可以成为学习者加工信息、诠释信息和知识建构的一个有效变量。技术的作用由支持个体转向支持关系,转向支持一个新的学习生态系统。

 

  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在2002年发布的一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要报告中指出,对课程、教学、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和评估,应依据是否促进了理解性学习,并根据20世纪90年代后学习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理解性学习的七大原则。按照理解性学习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的特征中,就包含以一种真实的或模拟的方式包含结构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从他们的个人经验和真实世界应用中提取出的情境中体验问题解决和探究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因情境和学生能力不同提供适当程度的说明;认识学生加工不同符号系统(语言、图像、数学表征等)时的不同偏好和能力,在教学中使用多元表征方式;将学习环境有效地结构化,使学生能够合作地学习,从而学会像学科专家进行思考和谈话,在此过程中获得经验等。毫无疑问,网络将在这样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当中承担重要角色。网络技术在教学领域的适应性开发和应用应当支持这种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基本观念。

 

  进而,在开发教师学科教学虚拟环境实验研究与应用成果方面,迫切需要建立教育教学的虚拟现实技术实验体系,充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特点,将其建筑在当代学习科学的基础上,促进教学人员构建一种全新、多变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并且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可以进行交互、直观、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方式,多方面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有理由认为,如果相对上世纪在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学习革命,应用VRDVR等最新信息技术推进教与学两方面的变革,将是一场真正的革命性变革。

 

  由此看来,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迫切需要形成一支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团队,这将既有助于教育技术学科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也必将使教育技术学科本身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建设获得实质性的快速发展。

 

  王陆:教育技术学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丁钢:我国对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教师专业化的澄清和专业地位的获得,而非教师专业发展本身,特别是缺乏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效能的研究。所以,如何通过对高效能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探索,寻求迅速提高我国教师专业水平的具体方法,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和优秀的在职教师,提供全新的发展平台,借助技术环境而获得教师专业的迅速成长,便成为一个新的而且必要的学科视角。

 

  这需要在理论上对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效能的新途径提出新的理念。第一,关注将教学的专业经验通过技术环境转化为可以分享的公共知识的途径,借以推进教学的专业知识积累和创新,重新确立教学专业知识的基础。第二,将教师教育的规范性训练与个性化体验相结合。前者强调教师专业知识的有效形成,后者着眼于教师的默会认识,把教师素养中可编码的有形知识和不可编码的默会知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并融入先进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有效专业发展的路径分析,实现从实践者知识到专业知识的转化,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换。第三,为让教师体验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过程,学会系统观察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的教学生态系统;并为课堂教学分析系统的建构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通过中小学课堂生活的体验,与师生共同会诊,反思课堂教学问题,形成切合我国实际的课堂教学分析系统与各学科课堂教学分析系统,提出一套为教师辨析课堂教学效能的技术系统,形成内在支援和帮助教师在日常课堂学科教学实践中的自我持续专业发展和有效教学反思的技术平台。

 

  因此,我们需要系统组织不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合作的整体方案,尤其在教师教育技术环境和技术平台的设计构想等方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完整的技术支撑。

 

  就此而言,我们乐意看到博客与教育叙事的结合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学校中教师叙事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式。通过博客叙事,教师们可以彼此敞开心扉,分享专业经验,促进共同反思,这已不仅仅是一种日常的校本科研方式,并且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从以上的思考出发,从实践教育技术学者的使命来看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建立面向未来、面向素质教育实践的教师教育实验新系统,提供突破性的全新发展平台,同时也需要为中小学教师创设IT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发展模式。

 

  因为,从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而言,信息技术不只是可以利用的技术工具或手段,其在与教育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必将推进新的教育技术的产生,教育技术将在与教育的融合之中形成整个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力量。

上一篇:论教育技术批评

下一篇:知识管理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