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素质教育下的中学美术教育教学之初探

发布时间:2016-05-23 16:29

目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是"以绘画性为目的",一味追求纯粹的技法训练,应付考试,以此 来充当"升学率",带有强制方法将成年人的规范模式压给学生。千篇一律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 过45分钟,还有的地区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

 

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 力培养,违反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导致了学生个性扭曲,这种现状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 目标相颉颃。具体而言,"以绘画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对象本质特征的分析和审美概念的表述。

 

其结果必然是:整体上成为被动刻板的模式,审美教育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脱节;不符合《九年义务教育 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要求的直观性、系统性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有碍于创造想象和视觉记 忆发展及中学生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缺乏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其结果仅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 因素保持着美术的兴味,而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基本毫无效果。如此无功而劳,实在可悲,岂容延续。

 

  如何完成美术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中心任务,使 之成为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有机因素。笔者认为,不仅要开设开展好美术课程和各种课外活动 ,更要加强对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克服以往美术教育中诸多弊端,确立新理念,探索新方法。

 

教学方法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道德品质,从而达到培养合格人 才的目的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它 不容许有千篇一律的现象",教学中 最忌"在课堂教学的结构方面,在教学和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的应用方面的教条主义和死板公式",何况时下是一个个思想、性格、智力、技能均不 同的青少年,家庭、社会、学校的多种影响纵横交错,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综合的效应,因而对他们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个固定的模式。

 

笔者认为从"美术是视觉艺术,艺术本身是创造,艺术就是感情"这些 本质因素出发,引导学生对生活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使眼、脑、手协调并用,建构合理的、动态的、发 展的、多元化的、开放型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来全面完善素质教育,这将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1.重感知的升华,让学生在直观感觉中提高"眼力"

 

  眼力,即观察事物的能力,捕捉审美对象的艺术美能力,也即""作品的本领。

 

  人的智力结构主要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活动力等因素组成,其中观察力是人们全面、 深入、正确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是思维的先导。它又是视 觉艺术最基本的活动,也是美术教学训练的起点。面对年龄小的中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觉处在无意识性、情绪 性比较明显时期,还具有好奇心、好胜心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从制定每一单元的 教学计划到安排教学内容、范画教具等,都要从他们便于观察记忆入手,从外形的美感到内在结构,由表及里 、由简到繁的艺术分析,指导他们会""作品的方法,在直观感受中让他们获得艺术美的享受,激发起学习 美术的兴趣。

 教育教学

  当然,对于对美术尚处无知或知之不多的教育对象来说,这种""是需要引导的。帮助引导他们直接地 凭视观察、亲自体验,增强形象的概念。对物象形成心灵感悟和建立某种精神意味。使他们亲身对作品的感知 思维得到珍惜。教师应根据《大纲》内容安排一些静物、工艺作品和有审美价值的优秀绘画作品作为教具,让 他们从真实的作品里获得结构、体积、色彩、质感、比例等艺术语汇的感知,在此基础上,使他们进入理性的 分析,进而通过心理心灵的感悟,以获取对象的精神意味。这种教学生""的教学方法的过程,是从生动的 审美直观到对应的语言表述的过程,是让学生从对象个别特征到整体形象的把握过程,从而提高他们运用形象 表达对美的感受能力。

 

  2.发挥欣赏教学作用,培养学生情感能力

 

  情感是每个心理健全的人都必须体验的心理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美好行为的内在升华同道德相依存,情感 溶化在知识与道德之中。

 

  经调查表明:中学生背诵一篇欣赏文章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让他们从美学角度谈论一件作品,那是难乎 其难。因此,开设欣赏课,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增强情感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美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情感构成了艺术的审美主要特征。如何激起中学生的情感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在 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手段上,安排欣赏课这一环节,利用幻灯、电影电视、讲座、参观等现代化教学途径,利用 文学性的语言表述,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他们既陌生又有兴趣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像毕加索、塞尚、凡高、马 蒂斯、夏加尔、杜尚等各种流派,各种造型语言的既抽象又具体的名作,让他们理解到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色 彩变化、笔融、肌理、素描等美感效果,挖掘他们的想象潜能,拓展思想,通过提高欣赏能力,从而达到在耳 闻目睹的情境中将自己的情感自觉的倾注在技能训练过程中。

 

  3.素质教育下合理发展美术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美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美术教育要想走的越来越好,就必须要根据新时代下素质教育的特点来合理改善教学。

 

3.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教育下的美术教育一定要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来进行,学生在中学时期的创造力还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在教学中长期让学生临摹,学生可能会感到无聊,缺乏学习动力。

 

这样的美术教育将缺乏一定的成效。所以现在的美术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自由的进行创造,并且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创意指导,对于学生的图画点评不应该是按照呆板的标准来进行,而是要看到学生图画中的独特之处,这样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在美术教育中获得乐趣,并且培养创造能力。

 

3.2利用现代化技术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在美术教育中教师也应该把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美术教学中重要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学会从欣赏种体会到美术的魅力。

 

在进行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图画,并且可以通过启发式思考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学习乐趣。比如在让学生了解图画发展的过程的课上,教师可能会存在资料匮乏的问题,但如果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获得充分的资料,甚至可以下载一定的视频资料,这样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可以有效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新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应该从塑造人的角度来探索,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发展,挖 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开拓精神的创造性思维。" 笔者认为以上观念具有其可行性:(1)以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品质和各种审美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2)使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审美教育紧密结合;(3)既适应于办学条件有限的城乡,也适应办学条件好的 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学生因人而异,自备简易道具,因地制宜,在教室里扩大审美空间。

 

  作者:徐燕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 20164

 

上一篇:体育课教学中应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下一篇: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