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利用创新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校育人效果

发布时间:2016-06-15 14:55

  利用新课程实施带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有效提高中学创新教育实践活动育人效果的研究,创新活动教育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创新,展现自我,完善自我。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活动的德育功能得到极大发挥。

 

  当前,新课程实施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它要求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自主德育,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方式的科学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前,我国基础教育普遍沿用旧的教学方式,学校课堂内外教学活动方式多是满堂灌、命令式,学生被动参与学习和活动,校园、课堂活动氛围沉闷,学校育人效率低,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要提高学校育人效率,就必须改革教育活动方式,激发师生全面自主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就能极大提高育人效果。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春风,特别是新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带给我们师生更多的自主活动空间,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创新教育活动方式,全面提高实践活动育人效果。

 

  二、问题的解决

 

  ()利用新课程的实施开启学生自主活动之门

 

  1.明确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学习活动课程。主要由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四大板块构成。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机会,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为我们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手段和广阔的实施空间。

 

  2.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我们根据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具体开设各个年级的课程内容。开设课程的内容主要按国家制定的标准版本教材进行,实行时间为每个学期的第15周,为下一步实施校本教材打基础。

 

  (2)结合自身实际,开拓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在按规定教材上好起始课后,学校结合本身实际,挖掘本地资源,建立校本实践活动课程,自主实施。如石井中学,确立石井升平社学文化探究为综合实践活动年级研究课题,学生自选主题,自选课题指导教师,约30人成立活动小组,采用学生自己提出活动题目和教师列题学生选择的多种形式,学生自主确立课题,在教师指导下,从文学、历史、艺术、建筑、科技等多种角度进行实践探究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应师生个性发展,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探究和创新意识。

 

  (3)升华提高,创新课程活动内容和实施模式

 

  校本课程的实施极大地激发广大师生的活动参与热情,活动的内容与实施模式得到极大创新,育人功能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在实施学校校本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具体的课程调查、探究,收集调查数据和资料并及时分析汇总。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长的带领下完成课外调查,为后续的课堂汇报交流打下基础。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汇报,自主交流,科学评价,在自我展示中,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例如,创新成果突出的石井中学,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完成了石井地区土特产调查研究、石井河污染状况调查研究、石井地区民间传统曲艺发展状况调查研究、城中村科学建设调查研究等校本课程的探究和实践,并在课堂上热烈交流探讨。其中的成果曾荣获市首届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成果一等奖第一名。完善创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选题课、开题课、方法指导课、结题报告课等多种课型教学模式。成果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奖励,起示范作用,受到了省、市教研室的肯定和表扬。

 

  ()开展彰显特色的学科周活动,激励学生自主发展

 

  在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同时,我们积极利用课程成果进行学科周活动,以综合实践活动为龙头,以点带面开展各科活动。润物细无声,德育收实效,师生共同参与,能力和素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有了质的提高。

 

  1.全员参与,精心制定活动计划

 利用创新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校育人效果

  每个学期初,学校科研中心制定好整个学期学校的学科周活动方案,然后要求每个科组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之后按计划依次准时开展学科周活动。特别要求每个科组在学科周活动开展前两周,确定活动时间、内容,制订活动方案,提前一周上报科研中心,同时做好学科活动海报等,最后学校公布学科周内容及安排,各学科按活动方案自主开展各项活动。力求创新活动模式,吸引师生主动参与。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做好准备

 

  在制定好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各学科的特点,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前的准备:认真调查、准备器材、编好手抄报、做好训练、精心准备展示和竞赛材料,为一周的活动展示以及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3.彰显学科特色,实施具体活动

 

  各学科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项目切合学生特点,既有娱乐性又有知识性,还有能力要求,吸引各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获奖。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享受快乐、感受成功,进而将活动的激情带进学科学习中去。我们的实践中,以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引领,各科组从活动前资料准备、活动过程安排,到活动后的评价表彰、详细安排,师生人人参与,突显学科特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素质以及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利用激情互动的创新教学活动促使师生教学相长

 

  1.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

 

  学校利用综合实践和学科周活动的契机,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及时进行相关自我展示活动,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如成立综合实践、科技、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艺术、计算机等科技活动兴趣小组,把课外活动延伸到社区,组织学生到社区、交通道路、家乡河流、城中村进行实地考察,使常规教学与科技活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他们很自然地学会调查、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发明、学会创新。

 

  2.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校园创新活动的展开促使教师只有不断地开发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教育活动。这过程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自主专业化发展。教师积极创新,大胆改革,争当名师,科学育人,为学校科学育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

 

  ()利用不断创新的教育活动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1.促使科组良性发展,优秀建设显成效

 

  由于创新教育活动对科组有整体要求,迫使学校各个科组只有共同合作,完善自我,完善集体,才能更好地完成活动任务。各科组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周活动的开展,抓好教学、德育改革,积极申请省、市级等课题,全面开展研究,重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德育改革等科研成果的推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创先争优,共同进步,保证了育人实效。其中,石井中学创新活动期间,学校物理科2次、化学科和综合实践科各1次被评为市优秀科组。

 

  2.促进教育管理科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教育实践活动方式方法的创新更促使学校改进管理。管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从而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校教学成绩、教育质量名列省市区同类学校前茅,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3.全面建设校园,建设品牌创特色

 

  创新教育活动的大力开展,能使与时俱进的高端校园文化自然形成,学校建设必然成果丰硕。校园建设走向全面,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创新特色学校品牌自然形成。由此形成的特色品牌学校必然会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赏识和社会的肯定。学校实现特色育人、素质育人、全面育人,学校办学形成特色,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师生健全发展,学校建设走向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评价与反思

 

  从对学校、师生实验研究前后的调查数据知道,通过这几年的创新教育实践活动改革试验,学生的德育素质和创新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师生全面发展,校园特色建设硕果累累。

 

  1.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成绩喜人

 

  学生创新发明连获国家发明专利。学生获国、省、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二、三等奖共计195人次,51人次获科技创新比赛辅导教师奖,张明璐和袁芷薇等学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获省市科技大赛最高奖,名列省市前茅。教师多次被评为省、市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园丁),学校荣获省、市科技大赛优秀组织奖,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彰。

 

  2.教师成名师

 

  教师专业化成长,名师从无到有。其中,实践学校石井中学,作为城郊普通初级中学,就有中学正高级教师、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省优秀教师等省、市优秀教师19人,区德育工作者一大批。为学校科学育人提供了大量人才保障。

 

  3.校园品牌成名片

 

  校园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实践学校被评为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健康学校、德育达标学校,首批特色学校、毕业班工作特等奖、科技创新市长奖,成为附近地区学生向往的首选学校。

 

  实践证明,创新活动教育方式,彰显学科活动特色,能激发学主动参与,积极创新,展现自我,完善自我。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活动的德育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的德育育人、科技育人、全面育人就会水到渠成。

 

  创新育人,育人创新,教育就会充满希望,就能收获成功!

 

  作者:张耀佳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5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的科普教育活动

下一篇:继续教育智能生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