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再审视

发布时间:2016-06-27 13:38

  从互联网+教育这一特殊视角看,互联网作为一种载体,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对青少年的自主学习及知识传播、品德养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现行教育教学中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标准化的评价方式构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撼动了教育教学的根基。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必须加强实践与反思,提高自身素质及网络课程设计、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的专业能力,来应对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教育革命的到来。

 

  互联网+”时代,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来讲具有不同的意义,需要从各自的视角进行新的审视、界定和诠释。从互联网+教育这一特殊视角看,互联网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诉求。

 

  一、教育视角下互联网+”的相关概念厘清

 

  目前,大多数人对互联网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认为把现行的课堂教学搬到互联网上,将现行的教学模式、内容、工具、方法等用互联网的手段复制一遍,简单地把线下搬到线上,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实际上互联网教育强调的是在认识教育本质的基础上,用互联网的思维重塑教学模式、内容、工具、方法,改变了几千年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教学过程的重构,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1]

 

  1.网络课程。互联网与传统课程的融合,不仅仅产生网络课程,更重要的是它让现行的学校课程的组织结构、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由于互联网提供的大量课程资源,才使得各学科课程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拓展与更新,很多传统课堂无法讲授的前沿知识能够借助网络的形式及时地进入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课程内容的技术化、艺术化及生活化也变成了现实。

 

  2.网络教学。大量的网络教学平台及教学系统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借助各种网络教学资源、教学软件、教学视频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手段,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素养,也使得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赋予了新的内涵。以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为特征的翻转课堂开始出现在中小学的讲台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流于形式,通过网络平台,突破了传统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网络学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移动式学习已经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移动式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随时随地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代表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借助网络平台,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摈弃了传统课堂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寻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与价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形成了网络时代课堂教师与学生的特殊关系,即双主体对话式互动交往关系。

 

  二、互联网+”对现行教育教学的冲击

 

  1.教育方式的持续更新。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高等教育从工业时代带到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慕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和建设起来。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大MOOC平台—CourseraedXUdacity已汇聚了上万门课程和数百万的注册学习者,且数据每天都在更新。教育专家预言,MOOC有可能重塑整个人类社会习惯已久的教育方式。[2]

 

  2.教师角色的重新塑造。在课程上线前,教师需完成课程设计,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参考资料、作业、试题等。技术团队负责摄像、灯光、照明、剪辑等工作,通过相互协调、紧密配合来完成任务,教师在该环节中承担着编剧的角色。在现场录制阶段,教师授课、与学生交流、研讨问题,做好场面的调度,实则是影片导演的一部分工作。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同时还有教学展演的任务,集编剧导演演员等角色于一身,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责任重大。

 

  3.学习方式的日渐混合。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学习充分利用网络的教学系统和资源,学生可进行讨论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学习,还有传统和围绕网络开展的自主学习。

 

  4.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在当下的每所学校里,利用网络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评价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专家、家长等都是评价的主体,社会各阶层的人员也将利用网络来介入对教学的评价。尤其是对教师的考评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将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的利用网络搜集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资源、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互联网与他人共享的程度等,都将纳入教师考评的指标体系当中。

 

  三、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再思考

“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再审视 

  ()教师素质的新内涵

 

  1.教师语言的新内涵。网络课程制作中对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求较高,它是一种实用性功能很强、即兴成分很高、灵活性很强的口语表达,尤其是教师的简短开场白,形式类似于新闻节目中主播的口播呼号

 

  2.教学理念的新内涵。教师要思考对于众多水平不一的学习者来说,怎样传递和表达最有效,哪些课程资源最适合,怎样帮助学习者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并将其用于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营造积极学习和深入学习的氛围。

 

  3.教师人格的新内涵。教师在性格上应该比较柔和,注重与技术服务团队的合作与共享,包括与技术人员协调、沟通,最大限度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自己的教学设计。此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张扬个性,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教学特色吸引更多的学习者,从而确立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课程设计能力的新内涵

 

  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师关注的是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关注知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教师授课的流畅性。网络课程的设计从让学习者行为产生变化的目标出发,精选教学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内容,还要具备将的知识、思想设计的学习者体验,也就是设计课程形式。

 

  好的课程还要有好的逻辑。课程开发需要搜集大量的素材,还要具备将这些素材制作成课程脚本课程菜单的能力,尽量精确到分钟的单位,使课程内容合理完整,脉络清晰。

 

  ()教学设计能力的新内涵

 

  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一定区别,为了使在线学习者对课程保持一定的注意力,要考虑课程的可听、可视性。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戴维·梅瑞尔教授提出了五星教学设计思想,把教学过程分为五大基本环节:一是聚焦问题。强调教学要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让学习者找到课程对他的价值。二是激活旧知。强调要有效激活学习者与所授新知相关的旧知识经验。三是论证新知。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习者展示、论证要学习的新知,而不只是告知。四是应用新知。即安排学习者对所传授的新知进行应用,新知同时也被学习者强化。五是融会贯通。学习者将新知融会到自己的信念系统中去,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应用,甚至能够运用所学进行探索、发明、创造。

 

  ()教学管理能力的新内涵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管理主要是在学校内、课堂上完成的。教师课前制订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计划,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很快进入到学习情境中。课后教师还要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上述这些教学管理环节在网络化的时代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学习者可以在网上查看自己的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学时、课程内容简介等信息,并在网上上传与下载作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讨论问题,还可以检查学生的作业,监督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间等。

 

  四、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再追问

 

  1.是否具有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路径。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学习,给我们提供的最主要的变化是教室不再是学生安静学习的场所,而是学生做作业、教师负责答疑的场所,教师与学生交谈、讨论的时间增加。教师传统的传道、授业的角色转变了,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语言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对于那些不善言谈和与人交往的教师,其专业能力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教师的专业能力成长必须是基于自身素质的发展,传统的外部培训提高与教师自身反思相结合的专业成长路径是否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呢?是否还有借助于网络平台的更好的专业发展路径和方法呢?

 

  2.如何利用教师自身的特点,加速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进程。教师准确的语言表达、稳定的情绪、得体大方的体态语言等自身素质是网络时代课堂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需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自己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互联网时代哪些特质是自己的长处,哪些特质要求是自己所不具备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弥补。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特点与外部提供的条件如何统一?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3.如何发挥制作团队的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在网络课程制作过程中,教师虽然是课程的主体,但是也要与制作团队形成最佳配合,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讨论。如何组建设计团队,是否有可借鉴的模式和路径?团队的人员如何构成才能实现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网络时代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我们要走的路还任重而道远。

 

  作者:陈莉欣 程婷婷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24

上一篇:浅谈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的发展研究

下一篇:本科护生护理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