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力课堂建构

发布时间:2016-07-04 13:49

  创建高中语文活力课堂,应当:设置巧妙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质疑精神;进行合作探究,多元解读文本内涵;使用活教材,扩宽学生知识面;创设良好情境,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注重诵读,以情动人。

 

  一、高中阅读教学呼唤活力课堂

 

  1.活力课堂的内涵。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力课堂提倡的是更灵活、更动态、更高效、更愉悦、更注重学生成长和体验的教育教学形式。简而言之,活力课堂就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即用互动生成的理念来重构课堂,使学生焕发生命力量、全面发展、感受愉悦。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呼唤活力课堂。高中语文课程以阅读教学为主,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都是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必须注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但现实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多方面问题:(1)重知识,轻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为主,重在要求学生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技巧,而忽视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出质疑、举一反三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2)重认知,轻情感。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重认知结构的重建,而忽视情感培养或有下意识地情感培养,但是由于采取的方式不恰当或者情感距离学生太远,导致学生根本理解不了这种情感。(3)重结论,轻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方式为主,而没有给学生自己质疑、理解、探究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重分析,轻诵读。很多的语文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讲解一篇文段,就是简单地分析,让学生去理解去接受,缺乏有情感的诵读,学生理解的层次较浅,整堂课也较枯燥乏味。反复诵读才能以情动人,才能让学生在文段中找到共鸣,得到升华。[1]

 

  3.活力课堂的实践价值。创建活力课堂,推进创新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活生生的情境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课堂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教育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教学内容是创新的源头活水;课堂教学过程是创新教育的载体;课堂教学的变革是落实创新教育的关键。

 

  创建活力课堂,推进创新教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动力。它与素质教育在弘扬学生主体性上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集中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使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教学过程主人的新型教学关系,两者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动态生成。这一要求恰好也是活力课堂所提倡的。[2]

 

  二、高中阅读教学活力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1.巧妙导入,激发兴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认为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可以设计一个引导性材料,构建一个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即导入。

 

  例如,王淑英老师在讲授苏轼的《归去来兮辞》时,选取了苏轼的一则小故事:苏东坡是散文家、大学者。一次,他去散步,问周围的人:你们说说我肚子里有什么?’周围的人说:一肚子学问、智慧、文章。苏东坡说不对。侍妾朝云说:先生,是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微笑着赞成。我们今天要学习陶渊明,他也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也是苏东坡最推崇的人。”[3]这个导入既有趣,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又能凸显陶渊明的思想境界,给学生更深的印象。

 

  2.鼓励提问,多元评价。《论语》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指的是启发式教学,强调在学生面对问题急于弄清而又无从着手时,嘴上想说但又无从谈起时,教师对他进行启发,解开关键点。

 

  例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学生对这篇来自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稿非常陌生,学习的兴趣不浓。于是将1955年美国蒙哥马利公交车上让座事件作为背景资料印发给学生,学生看了材料义愤填膺,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样都是消费者,为什么黑人非要给白人让座呢?”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展开热烈的讨论,推动学生对课文探究,他们注意到了文中《独立宣言》对民权的允诺,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演讲者对平等的期盼之情。[4]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以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顺利地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引领他们学习课文。

 

  3.合作探究,多元解读。新课标的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语文阅读的文本进行探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又可以调动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安徽太湖北中的朱敦亮老师在讲授《祝福》一课时,让学生分成AB两组探讨祥林嫂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当时A组学生认为祥林嫂勤劳、善良、淳朴、聪慧、坚强,有不屈不挠的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这组的观点已接近标准答案,但是B组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祥林嫂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封建礼教卫道者。这组答案与朱老师的教案设置不符,打乱了教学安排。朱老师非常智慧地调整教学步骤,让AB两组学生展开辩论,对这一问题再行研读,实现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5]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深入思考的能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力课堂建构

  4.用活教材,激发能动性。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因此,仅靠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从生活、社会中寻求灵感,开发活教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

 

  例如,以《焦点访谈》为活教材,要求学生抽空收看该节目,并记录和思考。看后写随笔,随后在第二天的课前十分钟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该节目,分析、理解、提高思想认识,丰富作文的题材,加强论证的力度。在教材之外,开发活教材,既能使课堂活跃起来,又能提高高中生的思维境界,使高中生具备思辨能力。

 

  5.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第一,每一个学习者所内化了的知识和策略,是在他们通过同他人的合作活动表征出来,通过亲自汲取他人的视点才得以获得的;第二,学习活动是在社会的文化的语脉中产生的,就是说,所谓知识总是处在必须运用该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情境中的。[6]

 

  例如:在讲授《雷雨》一课时,让学生在理解文章思想内涵的基础上,用课本剧的形式演绎这一作品。表演完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该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总结出小组答案后,再采取辩论的形式,得出结论。最后,由老师对这一课进行小结。[7]创设情境的活动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和学生重点的转移,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课堂氛围活跃,充满活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6.注重诵读,以情动人。语文是一门充满语言美感的学科,需要我们动情地诵读,才能更深地体会。尤其是诗歌教学,更应注重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音律的美感,走进诗的境界,理解其中的情感。

 

  例如:韩军老师在讲授杜甫的《登高》一诗时,先满怀感情、语调低沉地讲述诗歌描述的画面,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这幅画面,再在二泉映月的音乐声中,朗诵诗歌。在这一氛围之下,有的学生已潸然泪下,甚至要求老师再读一遍。这样学生已对该诗的情感有了初步的体会,更容易理解这首诗歌,肯定会对这首诗印象深刻,而且慢慢地开始热爱诗歌,体会诗歌的美。[8]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诵读,能以情动人,使学生思想得以升华,体会到精神的愉悦。

 

  三、创建高中阅读教学活力课堂的思考

 

  创建活力课堂是推进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和实行素质教育的主动力,应该在未来的教学中加以落实。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要有多方面的考虑:

 

  1.不脱离考试,在中创新。在实施活力课堂的过程中,会遭遇高考制度的限制,很多教学安排都得跟高考挂钩,不可能完全自由地去安排教学。因此,在实施中,既要有创新,有活力,也要考虑高考制度的限制,把握良好的度。

 

  2.不脱离语文,在中活动。活力课堂并不意味地无边无际地、毫无目的地开展活动,要保证活动的有效性。有些活动非常新颖,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是不一定适合在教学中使用,可能会影响教学的效率,浪费大量的时间。在开展活力课堂时,还是得紧跟教学进度,不能开展与语文完全无关的活动。

 

  3.不脱离教师,在指导下探究。开展活力课堂的时候,也要注意教师在其中的角色扮演,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一言堂,也不能什么都不管,任由学生发挥,使课堂处于无法控制的状态。这一点,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安排,只有在完整而科学的教学设计指导下,才能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作者:梅娟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18

上一篇:少数民族学生对寄生虫病原的辨别、鉴定

下一篇: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