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16-08-08 17:37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从广义上将,凡是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水平的活动,都具有教育的作用。而狭义上,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然而心理教育一直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人的发展的,即使是学校教育教学也一直缺乏比较系统的心理教育理论。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而健康的心理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健康的心理是促进人生不断开拓进取的催化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心理教育才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重视。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通过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创造出一套既能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在同一层次、接受需求在同一层次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还要创造出一套可以能针对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还要创造出一套可以能针对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和谐地、愉快地、幸福地学习成长。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最基本的途径

 

  这是因为学生知、情、意的心理发展和行为的表现都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去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的观念,改变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使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各种素质的目标得到实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说,是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从尊重人、帮助人到发展人。比如,学生在书桌上乱写乱刻行为属于违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不良行为,而一位班主任则从中看到了一种课桌文化,想到尝试把学生的心理潜能从桌子上引导到白纸上,于是让学生在纸条上书写名言警句或者座右铭,贴在书桌右上角,并开展了竞赛评奖活动。因势利导的方式,有效地满足和激励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的心理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不良的倾向,改变违反学生学习规律的做法,改变教师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造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服务和帮助。

 

  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根本差异在于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要对全体学生负责,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公平、公正,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全面的、完整的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对象是全体学生,教育内容是学生心理成长发展的知识和经验,教育要为全体学生得到符合自己需要的帮助,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给予帮助,要为学生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给予帮助。比如著名演员王刚,小的时候是一个捣蛋鬼,经常挨老师的批评,在孩童阶段,有些孩子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对于老师的批评充耳不闻,后来他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没想到毛主席给他回信了,信上说好好学习,定能成为有用之才。学校老师知道此事后,也给予了他更加多的关注与鼓励,这是以前经常挨老师批评的他所得不到的,从此他便努力上进,有了优良的表现。这件事给予了我们启示,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按每一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给以必要的教育、辅导和训练,在健全人格,发展个性的同时,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


  三、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人生打基础的时期,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从小抓起,要通过基础教育为健全学生的人格,奠定健康良好心理品质打好基础。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为学生建设具有正确的、坚定的、理性的认知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基础;促进和发展学生个性能力的基础,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长大、成熟,提高学生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不同学校应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所以遇到有问题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维护和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据调查:"41.0%的中学生认为健康教育的最佳形式是广播;37.2%的中学生认为是黑板报。21.8%的中学生建议开设健康教育课。"因此,学校要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等宣传工具,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中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2.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中学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他们都希望自己获得成功,得到成功,教育应该创设一切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实现成功。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师懂得,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而不是包办代替强行灌输;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才能实现素质教育。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始终坚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调控自己,实现自己。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鼓励学生具有自觉的不断创造的精神,指导学生体验学习生活的愉悦,培养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作风,最终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作者:任绪珍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10

上一篇:学科教学也可渗透安全教育

下一篇:高职英语教育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