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新理念和新要求
音乐教育专业在我国各个高校均有开设,学生自然不在少数,然而全国各地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与要求不同,也是导致学生无法定位自己的原因。本文主要以广西桂林地区的高校为例,讲述传统教学模式的利与弊,提出教育改革,强调教师应有的觉悟与理念,并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提出毕业新要求,以此来改善和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完成学生对自己的定位,毕业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音乐教育专业介绍
各个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专业都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而各高校培养目标又大同小异,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为例:以培养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音乐专门人才为宗旨,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有关音乐教育方面教学的基础知识、群文工作知识、音乐基本理论和音乐实践技能,接受音乐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专业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基本训练,形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
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桂林旅游学院、桂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为例,其课程设置基本相同:音乐基础理论、声乐技巧与演出实践、钢琴、钢琴即兴伴奏、和声、曲式、复调与对位法,舞蹈与形体训练、群众合唱排练与指挥、小型乐队编排、器乐舞台表演训练、中外音乐简史与欣赏、艺术概论、音乐教学法、视唱练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实习等课程。
音乐教育专业实训及就业岗位,就桂林地区高校近十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主要以中小学、少儿艺校、琴行、企事业工会、文化传媒机构、社区文化馆站从事相关的教学、辅导、艺术管理等工作,也有面向相关文艺团体、演艺公司、演出场馆、剧团和基层文化单位,从事艺术表演、创作、培训和社区群众文化的编创普及等工作。
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非常明确,然而这在高校课堂教学实施起来,为何工作难以展开和无法顺利进行呢,这正是高校教师值得深思的地方。
二、现阶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专业转型已然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势在必行,其转型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单个的精英化的教育逐步转变成大众普遍性的教育,二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理念要与现代化社会的结合,三是教育的成果要与市场经济接轨。
在全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下,高校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下,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变:比如在专业技能课的安排上实行了一对多,在教学曲目的选择上实行了古典现代的结合,在对适合社会需求上做了针对性的教学安排,比如流行钢琴的培养,中小学音乐老师的弹唱技能等等。然而这些改变并没有完全彻底的进行下去,也没有形成一个行而有力的条例和法则,对于教师和学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以至于音乐教育改革反复,回归到了原有的教学模式。
1.重理论轻实践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事情了,但是在这里笔者所表达的实践并不是指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多上舞台表演,这个实践是指把理论的知识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比如:基础乐理这门课程,其中有着移调一课,老师教学或者检查作业基本都在五线谱本上完成,学完移调,学生只是会写,真正器乐该怎么移调,钢琴怎么移24个大小调全然不知。这就是典型把知识学“死”,学“死”知识的范例。这个移调完全可以让学生在钢琴上练习,或者拿来乐器移调排练。再比如:和声课堂中的四部和声写作,为旋律配和声,根据教师给的写作法则,每位学生基本能够完成,学生们做题以及教师的批改作业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有没有不良进行,什么平行五八度、声部超越、四部同向、倒功能等等,至于声音如何,学生们并没有去听的习惯,教师也没有用声音评判学生作业的习惯。和声如果没有音响支撑,何谈和声效果?更有意思的是,那些和声学习比较认真,作业完成还算顺利的同学,为一首简单的儿歌配和声却不会了,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平时和声作业都是 8小节,现在这首儿歌太长,完成不了。二是每个音都配和弦,自己做题也心虚了。又比如:学习西方音乐史,死记硬背住了各个时期的作曲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却在演奏他们作品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有何区别,包括风格、调式调性、和声、曲式、触键、踏板等等一概不知。由此可见,这种强调“死”理论的教学是可怕的,不可取的,所有的理论都应该实践,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唯一真理。
2.重传统轻现代
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流传到现在的都是经典,是经历时代检验和世人证明的。传统的音乐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世纪优秀的音乐大师,无论是在演奏事业还是教育事业里,人才济济。正因为如此,传统的音乐教育针对的是精英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的时间战线也相对更长,然而这与我国现代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稍有出入,为此我们不应该一味重视传统而忽略现代。
当代高校音乐教育技能必修课基本实行一对多,以桂林地区高校为例,钢琴必修课只有两年,而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钢琴是白丁,如何做到让学生两年以后能够使用钢琴这门乐器作为自己教学课堂的辅助工具呢?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个现实问题。如果钢琴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恐怕一个手指支撑练习就需要一个学期,按照这个进度,比较努力的学生两年以后能弹到车尔尼849已属不易。试问,这个钢琴程度踏入社会,如何选择容身之地。而且,现在还有许多钢琴老师对于弹奏流行歌曲、克莱德曼感到不屑,也不让自己的学生弹奏学习此类作品,一直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弹奏拜尔、车尔尼、小奏鸣曲等等,难道弹其他就没有用吗?这不仅仅是与现代社会的脱轨,也是对教学法不灵活的体现。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其他技能课上,如声乐、舞蹈、器乐等等,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人,反而限制的人的发展。
3.重单项轻全能
注重单项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全方位的提高也并无道理,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全能发展,其就业岗位也需要学生做到如何全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不是以培养职业演奏、演唱家为目的,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宗旨。简单来说,就是培养能弹能唱、能吹能打、能写会演的全方位实用人才。这与中小学音乐老师的职责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位音乐老师在学校,要负责音乐课堂的弹唱,校园的合唱,舞蹈队、管弦小乐队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如果你不是全能,更本无法胜任。然而,负责这些活动并不需要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即可完成,但一点不懂,则无法入手。由此可见个人全能发展的重要性。全能发展与单项并无矛盾,但首当其冲的是要培养全能,这也足以说明现代高校音乐教育总以钢琴或者声乐、器乐一科来对学生评判的误区。不仅高校教师要走出这个误区,以音乐学院培养职业音乐人的模式来套用音乐教育专业,而且音乐教育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面发展,成为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才是最终目的。
三、教师应有的觉悟和全新理念
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应该本着学生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觉悟和全新的理念。
1.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是针对自己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环境对自己重新认识。现代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专职教师,以广西桂林地区为例,基本都是硕士研究生以及以上学历,毕业出处多半来自国内知名音乐学院或者国家直属师范大学,还有少数国外留学人员,其本科研究生都是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拥有一门专业技能,且达到一定的水准。这些教师,学习的系统是专门培养专业演奏演唱家以及教育家的模式,而这个模式与高校音乐教育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模式完全不同,所以,高校音乐教师正确认识自己,非常重要。
2.正确认识学生
正确认识学生,是指现在的这个学生所处的位置、环境和学习状态。现在的音乐教育学生,就广西桂林地区而言,从音乐教育专业艺术高考科目设置来看,主项附加小三门,也就是视唱、练耳、乐理,这无疑是对音乐教育专业简单化了,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大学招生生源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一是缺失了音乐教育专业弹、唱、跳的特点,二是由于考试简化,导致一些学生借助艺术高考投机取巧,文化差、没有音乐兴趣、没有特长,经过两三个月集训均有机会借助音乐考试圆大学梦,在现在的大学里,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是在这种情况下选拨出来的,音乐知识可见一斑。由此看来,正确认识学生非常重要。
3.正确认识社会的需求
针对现在的音乐教育学生,安排合理的课程设置,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必须要正确认识社会的需求,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为最终目标。就广西音乐教育专业就业而言,多数进入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当然还有琴行、艺术培训、音乐咖啡厅等等,而这些工作岗位对音乐教育就提出了明确的专业要求,专业全能化实用化。
四、学校对教育改革应有的支持
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怎么改,如何改,这是改革的实质性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所谓改革,就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拘一格的气度。学校在改革的态度上也应该给予肯定和支持,这样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才能施展拳脚,摒陈出新。
1.课堂教学改革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堂必须强调创造性、实用性。比如:和声的课堂上,我们不应该把重点放在为课后习题配和声,完成于作业本上,而应该强调为歌曲配和声,完成于实际音响中,或者根据所学的和声序列,完成歌曲的旋律创作。乐理课堂上,不仅仅是对于指定的旋律,判断调式调性,而应该根据指定调式调性,写作旋律。曲式课程,不是纠结于某首器乐作品是奏鸣曲式,还是回旋奏鸣曲式,还是变型奏鸣曲式,而是应该多关注声乐作品形式,分析并创作类似结构的作品。钢琴教学,不应该是天天练习曲、奏鸣曲照谱弹琴,而应该是具有指导性的练习不同类型的作品,更多更好的方式是学会应用钢琴的弹奏方法,做到活学活用,愉悦自己的同时也取悦别人。
2.结业考试改革
考试是检验一门课程学习如何的试金石,考试形式的呆板导致教学内容的无聊烦闷,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所有理论课程的结业考试基本都是试卷,或者以论文的形式,这种形式的结果只有两种:一是纸上谈兵,毫无实用;二是考前备小抄,考试抄袭,对于知识并不知所以然。实质考试完毕,根本没有学到任何专业知识。而这些理论专业课,在音乐教育专业学习中又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专业技能课息息相关。所有考试应该都在实践中完成,应该和以后的就业相结合。比如:视唱考试,不是在视唱书上抽,或者自己出题然后调号越多,临时升降号越多,音程跨度越大越好,而是应该拿当代活生生的歌曲配以歌词,不管什么风格,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这首歌曲,这才是硬道理。再比如:听音,不应该是在钢琴上一个标准音,一串毫无关系的单音联系起来,或者毫无关系的和弦,应该是一条完整的旋律,或者良好的和声进行,我们训练听音,主要为了学会听音乐,都不是音乐了,还在听什么?钢琴考试也是如此,有些学生弹到肖邦、李斯特,却奈何不了一首简谱儿歌,钢琴学习的目的何在?音乐教育专业优势何在?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想必一目了然了。
3.毕业形式多样化
现在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形式还是十几年如一日,保持以几千字的毕业论文作为唯一的毕业方式,可以说这是音乐教育学生离实际培养方案和目标差之甚远的“罪魁祸首”。一是,毕业形式太单一化,二是,这些学生毕业后即将是一线的工作者、战斗者,在这大学的最后关头,学校不在技能上面把关,却一味强调书面的形式,未免有点粉末倒置。毕业形式多样化,强调音乐会的重要性才是重点,技能演出和书面文字比重安排尤为重要。
五、学生毕业要求舞台化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首当其冲的是要具备全能的教育技能,并不是不需要音乐研究的头脑,但没有教育何谈研究。相对音乐教育学生而言,掌握教学技能的重要性明显高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那么为何不能用技能展示代替本科论文的写作来衡量能否毕业呢?
1.毕业汇报强制性
毕业针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大学四年,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本领,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而不是一篇毕业论文能够蒙混过关的。每位本科生毕业必须开一场汇报音乐会,音乐会内容与所学音乐教育专业相关。这样的毕业汇报一定会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此来衡量学生是否合格,能否毕业更为合理。反过来看,有毕业汇报这么最后一关,想必大学前三年的学习会更加努力。会在教育专业技能方面越走越好。
2.汇报内容可从单一到多样化
汇报音乐会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其形式内容却千变万化,这也方便了高校音乐教育的分流教育。汇报音乐会,主旨以在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弹、唱、跳、指挥、排练等为主要参考对象,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汇报音乐会以多种音乐形式呈现。如:一场汇报音乐会,内容应包括独唱、钢琴伴奏、或者合二为一自弹自唱、合唱以及小型乐队排练及指挥、舞蹈、独奏、说课等等,内容固定而形式却可以多种多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音乐会是绝大多数学生毕业的必经之路,而针对少数单项技能比较突出的学生,则可以分流对待,比如:有的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钢琴学习,在演奏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天赋,那么这类学生则可以按音乐专场汇报演出完成毕业,至于曲目安排需达到学校的底线,如练习曲程度、复调、奏鸣曲、乐曲等等,其他专业以此类推。
音乐汇报是毕业的重头戏,并不意味着不写作论文,论文的写作是跟随着自己一身的,只是此时毕业论文写作只需围绕自己汇报音乐会的思路或者设计、感想、目的等等进行阐述即可。
六、结语
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正确认识音乐教育专业,明确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本人从教学改革、考试改革、和毕业改革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尤其是毕业改革为重中之首。
作者:龚苏俊 来源:音乐时空 2016年12期
下一篇:打造科学教育的特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