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案例教学法在《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发布时间:2023-12-11 02:10

     案例教学是指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互动性、启发性的特点,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别人的思考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已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法学的学科教学中。《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行政管理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会运用公务员制度的相关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储备知识。 
  从教学目的上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仅靠传统的理论授课的方式教学,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运用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观点,并且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中采取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完善案例教学的对策。 
  一、《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正确理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将理论运用到公共管理的实践中去。在案例教学中,由教师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学生在教师创造的案例情境中进行自主思考,利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分析案例、讨论案例以及完成最终的案例报告的整个过程中,其实际应用能力得到锻炼提升。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国家公务员制 
  度》的课程教材多数以介绍我国《公务员法》为基本线索,章节内容主要涵盖我国公务员的基本制度,案例相对较少,对于学生缺乏吸引力,如果采取“满堂灌”的纯理论授课的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各自的观点,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升。 
  (三)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案例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除了要深刻把握书本知识,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案例,还要对案例有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因此,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应用案例教学能激励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时刻关注我国公务员制度出现的新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也体现到案例教学之中,使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不断得到创新。 
  二、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选择合适的案例。第一,选择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第二,选择适合课堂讨论的案例。第三,选择案例要注意“与时俱进”。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实施时间不长,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及时对案例进行补充、更新,以适应公务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了提升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首先,要夯实理论基础。只有对教材、案例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才能选择合适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其次,要增加教学技能。除了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之外,还要积极听取学生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微博、论坛、社区等自媒体平台,让学生在线发表个人看法,鼓励学生更加踊跃地参与到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之中。除了课上的互动之外,在课下,教师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与学生沟通,为学生答疑解惑。 
  (四)加强教学反思。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学生在课上的回应和课后的反馈非常重要,教师要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可以改进的地方。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的反馈,也可以将课堂教学录制成视频,通过课后回看视频,反思案例教学是否解决了预设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应该如何改进等。通过教学反思,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案例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丽娟.《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经济师,2011(5):126-127.

上一篇:中国教育史改革发展作用与贡献研究范式论文(共7篇)

下一篇: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分析